司马懿用兵的“急”与“缓”
2020-07-24李孟远
李孟远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权臣,毛泽东曾称其“多谋略,善权变”,他在军事、政治方面具有极高造诣,一生的成就为西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然而,在司马懿的戎马生涯中,他的指挥常常呈现出“急”与“缓”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急:兵行如风 促击制胜
司马懿用兵之“急”体现在他主动出击时,异常追求以快克敌。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事例为新城之战。曹魏新城太守孟达,曾在蜀汉为将,降魏后魏文帝曹丕对其礼遇有加,委任他驻守魏国西南战略要地新城,但孟达却心怀鬼胎,暗中与吴、蜀来往。不久魏文帝驾崩,与孟达交好的桓阶、夏侯尚也相继去世,孟达内心更加不安分。这时诸葛亮已自南中平息蛮族叛乱后回到了蜀国,正在策划北伐事宜,频繁与孟达书信互通。公元227年,诸葛亮急欲对曹魏用兵,派遣郭模向与孟达有矛盾的魏兴太守申仪诈降,故意泄露孟达怀有二心的事情,希望以此逼反孟达配合诸葛亮的北伐作战。在孟达即将起兵叛乱之际,司马懿突然来信,称此事系蜀国的离间之计,并好言宽慰,意在使孟达犹豫不决,迟滞其举兵行动。其实,司马懿早已否决诸将“宜观望而后动”的提议,要在孟达“相疑”“未定”的时候“促决之”,于是不待朝廷答复,秘密行军、日夜兼程,仅用8天即兵临新城,大出孟达“一月间”的预料时间之外。在分兵抵挡吴、蜀援军的同时,考虑到己方粮少兵多、难以久持,司马懿兵分8路强攻新城,并诱降孟达部下李辅、外甥邓贤开城策应,16天急攻擒斩孟达。
平定“淮南一叛”王凌之役是又一著名例证。太尉王凌因心怀不满,谋划立楚王曹彪为帝,公元251年春,吴国军队填塞涂水,王凌上表请求朝廷发兵,意图借此谋取兵权发动叛乱,却被早已获知消息的太傅司马懿拒绝。司马懿对王凌佯下赦罪书,而在四月份突然亲率兵马乘船沿江,9天到达甘城,王凌没有想到大军来得如此之快,准备不足而无法抵挡,只好赶到武丘面缚请降。另外,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中,已近两年“卧病在床”、70高龄的司马懿抓住政敌曹爽与天子外出祭拜之机突然发难,迅速封锁京内各城门,严控官员及其家眷出入,占领武器库,掌控诸要点,屯兵洛水浮桥,并得到永宁太后的诏书,用计诱降了尚在彷徨迟疑的曹爽,其指挥军事行动迅疾老辣的特点得到了淋漓体现。
司马懿深通兵贵神速的原则要义,经常通过快速行军和隐蔽欺骗等手段,以“急”兵造成敌人猝不及防之势,从而夺取作战胜利,显示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难怪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其“兵动若神,谋无再计”。
缓:非利不动 立于不败
司马懿用兵之“缓”,体现在长计远虑,不打无把握之仗上。作战准备阶段,司马懿极其重视经济建设和战略储备。在魏国建立之初,他提出“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认为应以长期发展农业塑造优势,建议“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面对与蜀吴三足鼎立,短期之内无法统一的形势,司马懿策划在上邽、陈仓及淮南淮北等前线地区屯田。灌溉数千顷农田,使魏国粮食储备逐渐殷实,这些粮草在后来与吴、蜀的战略相持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与被后世列为“武庙十哲”之一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两次直接对抗时,起初司马懿是想要演绎自己疾如风、掠如火的雷霆之势的。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围祁山,司马懿率兵救援,这是二人的首次战场较量。司马懿“卷甲晨夜赴之”,意欲在诸葛亮收割上邽的麦子之前赶到战场与之相拒,但不仅未能阻止蜀军抢粮,还在初战中遭受了挫败。面对这个从未遇到过的强大对手,司马懿聪明地选择了“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以此减缓战势,与蜀军打起了消耗战。当年六月,诸葛亮粮尽,只好退军。3年后,司马懿再次率兵抵御蜀军北犯,在渭水及武功水流域据守持重、以待其变,诸葛亮数次挑战,甚至派遣使者赠送妇女服饰羞辱他,但除却表演了一番“千里请战”以服众心外,司马懿并没有被真正激怒,始终不予理睬。百余日后,诸葛亮患病死于军中,司马懿仍然谨慎非常,不想再犯3年前因追击而中伏的错误,缓步进逼,又一次成功地“耗”退了蜀军。常年随父作战的两个儿子似乎也学会了司马懿的“缓”兵诀窍,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和文钦的“淮南二叛”之役中“深壁高垒”,使其渐渐瓦解;司马昭在平定诸葛诞的“淮南三叛”之役中,以“长策縻之”,围困寿春长达半年后战而胜之,二人可谓继承了司马懿“缓”兵之精要。
缓兵而用,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谋求以某一领域的优势弥补另一领域的劣势,或是以拖待变,在降低作战风险的同时发现、创造和利用战机而制敌,正所谓“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整体上看,司马懿用兵,能够准确拿捏“急”与“缓”的程度和转换,做到收放灵活,从而“出奇应变,奄忽若神”。
(摘自《学习时报》)
蝗蟲之灾
◇ [澳大利亚]达伦·波克 陈荣生/译
一只蝗虫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但一场蝗灾会摧毁整片土地。
一只蜜蜂采不到多少蜜,但一箱蜜蜂采到的蜜能装满很多罐子。
一只牛羚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成千上万只牛羚迁徙却是非洲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一次行动并不能让你接近你的目标,也不会特别引人注目。
孤立地来看,这似乎不值得付出努力。但是,如果把一个行动和几十个、几千个持续不断的行动相加,你就可能改变世界。
(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