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7-24陈新瑶
陈新瑶
(湖北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1]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外发布。该文件具体阐释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六大组成部分,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培养合格的21世纪人才,大学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应因时而变,改掉原有的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与品格教育的不良状况,真正为培养合格的21世纪人才服务。只有围绕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合理建构相关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质量标准以及课程教学实施等方面作出具体的变革,才能对大学生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引领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大学文学课程的人文性特色与社会功能。
一、优化与量化大学文学课程的课程目标
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规定,各教育机构必须“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2]。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传统的大学文学课程教学,偏重于对文学史、作家作品与文学流派的知识讲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品格提升训练力度不足。鉴于此,大学文学课程的课程变革一定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品格发展,合理设计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化,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要掌握的具体知识,需要培养与提升的能力以及学生个人品格的培养都应该有具体的体现。
(一)针对学生的品格培养,优化课程目标
什么是品格?《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品性、品行。品格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善良、勤奋、踏实、自律、包容、执着等,这些均为人的优良品格。一个人品行的优劣,事关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不容小觑。古人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句话讲的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20世纪后半期,西方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将品格教育纳入到教育改革之中。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所标注的六大素养及十八个基本点中,大部分基本点都是围绕一个人的品格生成与发展来进行定位的,如: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乐学善学、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上海的何玉海老师认为:“将‘养成品格’作为课程目标要比‘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全面、科学与合理且具有操作性。”[3]他还谈到,课程目标应定位指导学生生成与发展的8种品格,如:勤奋、能干、自律等。何老师的建议非常有道理。事实证明,在当今时代,对学生进行品格培养与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样重要。品格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大关键,也应该是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近些年来,我国高校陆续发生的学生恶性伤人事件以及较为普遍的论文抄袭事件,其实都显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对学生品格培养方面的缺失。
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制定标准一样,各门文学课程也应围绕“学生的品格培养”来细化相关课程目标,并将之在课程大纲中予以呈现。在制订课程目标时,相关教师应根据文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具体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品格培养制定具体教学目标。譬如教师在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时,可将培养学生养成批判性品格与理性精神作为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落实。以此类推,在每一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乃至于每一节文学课堂上,教师都可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来推动品格教育的开展,为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
(二)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细化与量化课程目标
无论是哪一门课程,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化。由于文学课程的人文性特色,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方面,相关文学课程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重合性。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三门课程,其相似性较大。这几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知识能力方面,可遵循一个总的课程教学目标,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艺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教育观,使学生具有科学、独立、完备的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具体而言,这几门文学课程可以设置以下具体目标,从不同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坚持阅读文学作品的好习惯。课程学习期间,培养学生能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以此来培养学生自律与独立的品格,并促进他们文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2)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针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提出个人见解,并能围绕个人观点做出具体阐释。以此来培养学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的品格。
3)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比较、评价不同作家间的文学创作差异及其艺术成就的高低。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理性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用理性与开放的眼光,与持有对立文学观点者进行有效对话,并将观点论证过程以小论文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开放、独立的品格,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
除此之外,相关教师还可以在数量与质量层面对学生的文学阅读进行进一步规定,例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一学年的学习期间,可要求学生能完成不少于60篇小说作品的阅读,能背诵不少于30部诗歌或散文作品的全文或者精彩片段;能独立完成8段不少于500字的阅读赏析文字或读书笔记;能独立完成4篇及以上的课程小论文。诸如此类,各门课程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可采用上述行为性目标或结果性目标对其进行呈现,以便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和考核。在设计一段文学史或一部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时,教师也可以在知识与能力、情感和态度、个人品格、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做一个设定,并在具体教学中予以实施。如对相关文学作品经典片段的背诵、复述以及对作品内容的评价、谈论个人学习收获等,只有在课程设计中细化每一个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落实,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效果,学生的综合素养才会有所提升。
二、完善与有效实施大学文学课程的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主要目的是用来检测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达到的程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4]鉴于文学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对于学生的品格发展与能力提升,文学类课程必须在质量标准上对其有所规定,并在考核成绩之中表现出来。
(一)完善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质量标准的制定一定要全面,因为这是检验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尺,更是检测学生能力发展与品格养成的一个标尺。鉴于文学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对于学生的品格发展,文学课程必须在质量标准上对其有所规定,并在考核成绩之中表现出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天天与各种文学经典、与古今中外先进文化思想打交道的青年学子,在课堂之外,他会是一个冷漠自私、愚昧混沌之人(特殊案例除外)。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个人品格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只能说明任课教师在学生品格教育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当然,对于学生的道德、心智、情感、情绪的发展变化,教师没有必要通过专门的试卷对其进行评测,只需将其纳入课程质量标准中即可;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升与品格发展有机融合起来。教师可通过课堂开展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及课外读书笔记、小论文写作等形式来考核学生,一方面可借此来提升、优化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方法,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对其品格发展情况进行分级评分。在相关的课程考核中,为学生的能力与品格发展状况制定一个分级标准非常有必要。
(二)课程质量标准的具体实施
在制定分级标准时,我们可以根据考核内容的具体情况,专门划定一定的分值来对学生进行评测。譬如,在文学课程的考卷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试题:“请结合具体材料,从不同的层面来说说你对某一作家的创作认识。”如果这道题是15分,我们可以按照知识、能力与品格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每一考核层面分值均为5分,采用分级评测的形式来进行评分,分级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文学课程考核分级评分标准
由于分类、分级考核在操作上较为麻烦,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大多是以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考核为主,以对他们的能力考核为辅;至于对学生的品格发展情况的考核一直都未能给予明确的考核标准。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回答上列类似问题时,多以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作为答案,毫无自我的见解与主张,尽管所给出的答案在知识点方面没有错误,但明显看出其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在具体判分时,教师常常会忽视这一点,过高评估答案;如此以往,就会助长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惰性,不利于他们的学科素养的提升。
学生对一个作家或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与他的知识、能力、品德修养紧密相连,与他个人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文艺观、历史观密切相连,尽管教师很容易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品格发展状况做出判断,但只有将其纳入到切实的考核标准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对“养成优良品格”的重视,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个人品格修养。
三、大学文学课程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阅读与评价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体上均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中文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岗位之后,无法胜任一些文字编辑或是语言沟通类的工作,这些都从侧面显示出大学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鉴于此,在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对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于文学阅读对于人的自我塑造的重要性,北京大学的贺桂梅教授对其有着极深的理解。她说:“从18世纪开始,阅读,特别是文学阅读,变成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行为,其目的是要塑造具有人文主义理想和情怀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是阅读者的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和自我境界提升的过程。而‘文学’在现代社会里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因为其特质简单地说是一种情感经验的表达。”[5]生活是复杂的,是多元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受到周围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文学内外的人生莫不如此。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常常发现,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一些同学无法“进入”作品,他们对文学作品中的部分生活现象无法理解,对作品的主题无法把握;还有些学生,因受个人人生视野的限制,他们无法“走出”作品,无法“走进”生活。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文学阅读训练,引导学生从文学走向生活、走向人生,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文学阅读的兴趣点与疑难点进行指导与训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人去阅读会有不同的收获。抓住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点”或是“情感触发点”,是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关键。从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一个情节、一个意象或者一个人物入手进入作品,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是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文学作品,从一个小的切入口进入文学作品,效果非常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指引学生围绕这些“兴趣点”来谈论个人对阅读感受,帮助他们更好、更全面地“走进”作品。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训练学生的信息捕捉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对于学生的口头发言或者相关的文字陈述,老师均应该给予具体的评价,评价其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后面的学习。这样的一种训练方式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大大推动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文学阅读的疑难点,引导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很多阅读疑难点。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教师在讲授文学课程时特别注重对文学史、文学作家、作品的讲解,往往忽视了学生文学阅读中存在着的疑难点。这些疑难点有些与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不足有关,而有些直接与他们的生活感悟能力不足有关。对于那些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的疑难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带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真正能从文学阅读当中感悟到某些人生哲理、学习到生活常识。以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为例,在初次阅读完这篇作品之后,很多同学大呼作品难懂,一些同学对作品中“吃人”一事感到费解。这个时候,老师应该结合具体的资料,从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落后的封建思想对人精神上的摧残与压迫等方面进行引导,还可以学生曾经学过的文学作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死来佐证“大哥吃掉妹子的几口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对作品中“吃人”的真实含义有了清晰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注意到学生文学阅读的疑难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点,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提升
近些年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部分高校大幅度削减一些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这样一来,尽管给学生增加了实践学习的机会,但在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学生因为理论水平不足而无力进行知识转化的不良局面。特别是中文系的学生,如果他的文学阅读量不够,文学理论水平不高,再加上个人阅历有限,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文学课程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些情况,大学文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采取措施,一方面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书籍的阅读与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关节点”来提升学生的知识的转化能力。
精心设置学生知识转化的“关节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这个“关节点”的设置,要将老师的课堂引导与课中、课后对学生的常规训练结合起来,从多方位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例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伤逝》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成因,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对他们今后的爱情选择与婚姻生活做出指导;老师还可以布置“写阅读心得”等类似的课外作业,加强学生对该作品的学习领悟,更好地引导他们从文学走向生活。另外,在知识转化方面,老师应精心设置一些学习任务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复述长篇小说的故事梗概、背诵短篇作品或者长篇作品的精彩段落、运用文学理论知识来分析与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等,或是以讨论、演讲、辩论、小论文展示等方式来呈现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讲等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如果所有的文学课程教学,都能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各门课程教学之间形成一种合力,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与品格培养相结合,如此这般综合训练,学生们一定是受益多多,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指日可待。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了能够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21世纪人才,相关教师必须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中心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