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情 戏画人生
——国家大剧院藏水墨戏曲人物画撷英
2020-07-24张媛媛杨学晨
□ 张媛媛 杨学晨
图4 马书林 穆桂英挂帅国画 144×350厘米 2013年
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与绘画艺术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都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二者都历经岁月而焕发新生,并因都追求写意传神而意趣相通。水墨戏曲人物画是20世纪中期以来,将中国戏曲与中国水墨画贯通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伴随中西文化融合的大潮而生,关良先生开创了中国写意人物“以戏入画”的先河。
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不但为戏曲艺术提供宽广的舞台,还致力于延伸舞台艺术的展示空间。戏曲的内核是“以歌舞演故事”,绘画则是对“故事”二度创作的过程。画家对于戏画题材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其审美理念、生活意趣以及价值取向。基于此种理念,国家大剧院收藏并持续关注水墨戏曲人物画,征集到一批精品力作。国家大剧院通过多年的收藏实践发现,戏画创作在题材方面呈现了一定的聚集性,部分民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得到了画家的特别青睐。本文以水墨戏曲人物画的题材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赏析国家大剧院藏戏画佳作。
一、琴瑟合鸣
爱情是戏曲创作中的重要题材。正如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说“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情深”,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讴歌与向往,对于动人爱情的慨叹与传颂,千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舞台上的爱情或甜蜜活泼,或凄美哀恸,在艺术殿堂中无一不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也让水墨戏曲人物画家情有独钟。
1.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这四部剧作都描绘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美好爱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画家在绘画时,常将其成组创作,国家大剧院收藏的作品有冯远《昆曲西厢记》《昆曲桃花扇》《昆曲长生殿》,韩硕国画《昆曲牡丹亭》《京剧西厢记》等。
潘裕钰的国画《桃花扇人物》(图1)即是此中代表。潘裕钰,1944年出生,苏州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潘裕钰出生在苏州,自童年起就与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戏曲艺术的滋养,以及青年时代在苏州京剧团从事舞美工作的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创作灵感。这幅作品画面中李香君手持剧中的关键道具—折扇,折扇上朵朵桃花点染于象征香君坚贞爱情的血痕之上。面部妆色与折扇花色相应,桃花倚面,面若桃花。而画中最为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微闭的双目,未启的朱唇,似有魔力般吸引观者与香君共同沉醉在美好爱情之中。作品线条多变,墨色相宜,以灵动率意的笔法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昆曲的婉约、含蓄之美。
2.项羽与虞姬的故事
西汉末年楚汉相争的故事中,西楚霸王项羽与爱妃虞姬的爱情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文学家、艺术家。《霸王别姬》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最初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
王德惠的国画《霸王别姬》(图2)即描绘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王德惠,1924年生,曾任教于内蒙古建筑学院、温州工艺美术学校,并曾任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这幅作品淡化了对人物行头、体态的描摹,使观者聚焦于项羽与虞姬的深情对视,并从中感受生离死别的悲怆与不舍。以简洁的笔法传神达意,可谓是“笔不周而意周”。
图1 潘裕钰 桃花扇人物国画 70×70厘米 2015年
图2 王德惠 霸王别姬国画 33×33厘米 2015年
图5 苏鸿升 三岔口国画 136×68厘米 2013年
国家大剧院藏品中还有马书林、韩硕、李延声等名家所作《霸王别姬》,可见画家对此题材的偏爱。
二、忠义智仁
戏曲演出素有“高台教化”之称。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精英教育,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戏曲“寓教于乐”的形式能够深入百姓生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教化的功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念、伦理道德、人生智慧,通过戏曲故事代代传承,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家喻户晓的戏曲故事也为水墨戏曲人物画家的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一个个令人无比动容而又给人无限回味的故事在纸上生动上演。
1.三国故事
三国故事是备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题材,其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更能给人以启迪。这类题材也激发了众多文学家、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京剧《赤壁》即取材于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赤壁之战”,而在国家大剧院的藏品中,三国题材的戏曲人物画亦不乏佳作,还曾举办过专题展览。杨慧生国画《华容道》《芦花荡》,于明诠扇面《击鼓骂曹》《空城计》《草船借箭》,马忠贤国画《空城计》《长坂坡》等作品让家喻户晓的经典三国故事在艺术家们的画笔中焕发了别样生机。
李岗的《赤壁结盟》(图3)取材国家大剧院原创京剧《赤壁》。李岗,1960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幅作品生动描绘了赤壁战前诸葛亮与周瑜共商战术的情景。画面中诸葛亮手挥羽扇,似要指点江山,坦荡从容的身姿仿佛其对结果早已了然于胸;周瑜睥睨而向,颇有傲慢之姿,然手抚衣袖的动作又使其紧张心态一览无余。两边的随从同时亮出“火”字,二人不谋而合,中间的鲁肃双手举拇指称赞,激动、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右上方题有“赤壁结盟,诸葛亮献计欲用火攻,与周瑜不谋而合”。作品以洒脱流畅的线条、轻松活泼氛围展现了戏曲故事中的丰富内涵,定格了火攻计策亮相、瑜亮不谋而合的精彩瞬间。
2.杨家将故事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穆桂英等人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剧中所传扬的家国情怀和无上勇气深受民众喜爱,各大剧种都有很多杨家将剧目。其中穆桂英以女性身躯担负起护国重任,传统女性的柔弱形象与残酷激烈的战争环境形成鲜明反差,尤为引人入胜。穆桂英“巾帼不让须眉”的昂扬气势和飒爽英姿,受到民众和艺术家的特别偏爱。国家大剧院的戏画藏品中,就有马书林国画《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韩硕国画《穆桂英与杨宗保》等。
马书林的《穆桂英挂帅》(图4)是一幅难得的大尺幅佳作。马书林,1956年出生,中国美术馆原常务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六至八届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第十届至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从关良画戏曲人物始,戏画多为小品,而马书林的作品却以巨大的尺幅著称。尺幅上的延展丰富了画面内容,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实现了绘画语言的创新。这幅作品画面正中偏左的位置即是主角穆桂英,她左手持枪,画面的左右两侧为杨门女将群像,望向穆桂英。以侧面群像烘托穆桂英的正面像,使观者的目光聚焦于画面的中心人物穆桂英,既实现了画面的平衡,又展现了穆桂英的统帅风范。在造型方面大胆解构,使得人物形象夸张变形;而在用色方面不拘法度,枯湿浓淡的墨色中不乏明丽的色彩。画面下方以墨色表现起伏连绵的群山,联结了画中人物,展现了画面的整体性,使人不禁生发出穆桂英率军出山却敌的豪迈苍凉之感;而山水画的意象又营造了些许文人意境。左侧人物群像旁题有:“穆桂英身穿女硬靠,头戴七星翎子挂孤尾,足穿彩薄底,穆桂英,杨家将中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二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典型的巾帼英雄。”整幅作品酣畅恣肆而又不失章法,使人颇有“从心所欲不逾矩”之感。
三、动静相宜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包含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打戏是戏曲中的精彩环节,摄人心魄,夺人眼球。戏画将激烈的打戏定格在画面上,可谓是“以动入静”。这对于画家的表现力与想象力是一个挑战,吸引了相当多的画家去再现舞台上的精彩对决。
图3 李岗 赤壁结盟国画 67×136厘米 2010年
经典打戏《三岔口》取材于《杨家将演义》,是一部传统短打武生剧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深得艺术家的喜爱。剧情描述的是焦赞在被发配到沙门海岛途中,居住在刘利华开的客栈,见义勇为的刘利华与暗中保护焦赞的任堂惠发生了误会,由此在深夜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正当双方斗的难解难分之时,刘利华的妻子救出焦赞,众人相见,解除误会,最终同奔三关。在大剧院的藏品中,有诸多以《三岔口》为题材的作品,如韩硕国画《京剧三岔口》、杨慧生国画《〈徽班徽宅〉水墨系列之〈三岔口图〉》等,艺术家们以画笔将他们心目中的《三岔口》表现得栩栩如生。
苏鸿升国画《三岔口》(图5)即描绘了剧目中经典的打斗场景。苏鸿升,1953年生,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原馆长、艺术总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客座教授、上海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画师。此幅作品还原了戏曲舞台上的角色特征,以突显人物特色。画面中,位于左侧的人物鼻头粉白,可知其为丑角刘利华,位于右侧的人物则是武生扮相的任堂惠。二人腿部交叠,持刀比武,而眼神却并无交流,生动描绘出夜间比武的场景。作品借鉴民间美术的风格,夸张生动,率意自由,稚趣盎然。画作上部题有“三叉黑风口,都说路难走。常有刀客过,就是不失手”,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
水墨戏曲人物画结合了戏曲艺术与绘画艺术,将舞榭歌台之上的千般姿态,幻化为腕底粉墨的百态人生,可谓是方寸之间尽显戏曲艺术之魅力。国家大剧院在2016、2018年,举办两届“戏韵丹青”展览,今年将推出第三届。该系列展获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欢迎,为水墨戏曲人物画在新时代的创作与创新提供了展示平台,在普及传统戏曲文化、引领公众审美品位、增进剧院艺术典藏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期待新时代的艺术家们,在丰富多彩的题材中撷英咀华,不断借鉴与融合、突破与探索,依托“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艺术,创造出更多美不胜收的“歌舞”,及引人入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