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欺凌研究综述*
2020-07-24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网络欺凌概述
(一)网络欺凌的定义
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又称为网上欺凌、网络霸凌,是互联网迅猛发展下的新产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关于网络欺凌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定义。石国亮认为网络欺凌是欺凌(Bullying)是在科技与网络发展下的新形态[1];Smith指出网络欺凌存在权力的不平衡,认为网络欺凌是欺凌的一种形式,也是侵犯行为的一种[2];Lucie Corcoran对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进行对比与回顾,主张把重点放在更广泛的网络攻击,认为网络传播的独特性导致网络欺凌的定义无法全然置于传统欺凌的理解框架中界定[3]。本研究将网络欺凌定义为“通过电子手段实施的反复且恶意地针对某个人或者群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
(二)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
网络技术的便利性、匿名性等特点,导致网络欺凌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播。Smith发现短信欺凌、电子邮件欺凌、电话欺凌、图片或影像欺凌等是主要的网络欺凌类型[2],其中图片或影像欺凌相对其他网络欺凌形式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陈钢从表现形式对网络欺凌进行了划分[4],主要包括语言攻击、网络骚扰、网络诋毁、网络伪装、隐私披露、在线孤立等几大类。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欺凌还会出现更多样的表现形式。
(三)网络欺凌的影响与危害
1.网络欺凌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比传统欺凌伤害更严重
陈美华指出,相比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生,因而引发了众多的不安因素[5]。孙时进指出[6],相对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更加频发,危害更大,受欺凌者轻则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重则产生自杀倾向[7]。Litwiller等人指出网络欺凌对自杀行为的直接影响甚至要大于身体欺凌的直接影响[8]。
2.网络欺凌对网络环境和风气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扰乱现实社会秩序
李云心指出,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将欺凌行为的发生范围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9]。刘绩宏认为,网络谣言等网络恶性行为恶化了网络生态,扰乱了网络秩序,阻碍和干扰网络空间的观点交流和意见表达[10]。
3.网络欺凌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一大障碍
朱鹤等对中国部分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11],发现39%的被调查者参与过网络欺凌,不利于学生健康网络行为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魏骊臻指出,网络欺凌对大学生的身心会造成严重且持久的伤害,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一大障碍[12]。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参与网络欺凌事件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重视。究其原因,发现大学生的以下特点是诱因:
(一)大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在线时间较长
与其他学生群体相比,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能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更多。从学习上说,随着在线课堂的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在线学习。从生活上说,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拥有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且日常使用不会受到管束,接触网络的时间和机会远大于中小学生。因此参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更大,这与Carter[13]、朱鹤[11]的研究结果相符。
(二)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受情绪影响大,容易感到迷茫、压力大
大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是人生的迷惘期,也称为心理断乳期。这段时期学生的心智不成熟、易冲动,处事欠考虑,是自主性与依赖性、独立性与不成熟性交错并存的矛盾期,尚不能正确对待或处理自身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大学生已经成年,开始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可能面临独立成长、人生选择等新难题,各方面交织在一起容易产生各种无形压力。李艳玲认为[14],部分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容易产生负面心理或情绪。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需要发泄,而匿名的、强互动性的网络正好充当了这种媒介,成为大学生情绪宣泄的主要场所之一。易旭明对参与到网络欺凌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心态不成熟、是非观和道德正义观的缺失也是大学生参与网络欺凌的原因[15]。
(三)大学生社会性尚未成熟,未形成科学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处在由青年向成年跨越的一个边缘阶段,情绪波动性较大,社会性尚未成熟,还未形成科学的“三观”。由于生活经验的欠缺,他们的思想和抱负往往不被成年社会理解和接受,而网络世界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使得他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成为他们宣泄倾诉的场所。因此,在面对纷繁的网络世界时,他们很容易受到诱惑和欺骗,成为受害者。另外,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把其当成社交用语,不分场合时间随意使用。因此,他们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有网络失范行为,不经意地参与到网络欺凌中,成为施暴者。
三、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收集中国知网中关键词为“网络欺凌”,时间间隔为2010年至2020年4月的中文文献共265篇。文献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欺凌的研究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网络欺凌作研究热点分析。在CiteSpace中,将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其余均为默认值,得到如图2所示的共现网络分析图谱和表1所示的频次和中心度统计分析表。可以看出,当前网络欺凌研究的主要人群集中在青少年,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CiteSpace的“引用历史”(Citation History)功能,根据高频次和高中心度关键词所在的施引文献,选出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可得出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研究热点如下:
(一)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现状调查
本研究热点对应关键词“问卷调查”“现状”等,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包括:孙晓霞对山西两所高职医学院97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16],结果显示网络欺凌、受欺凌、欺凌-受欺凌发生率分别为9.95%、9.23%和3.28%。赵甜静对550名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发现[17],24.9%的学生受过网络欺凌,7.5%对他人实施过网络欺凌。男生不管作为受害者还是施暴者,发生网络欺凌的行为均高于女生。朱鹤对781人进行调查发现[11],39.18%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欺凌,其中142人(46.41%)既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Yehuda对638名以色列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18],57%的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体至少经历过一两次网络欺凌。
图1 网络欺凌研究文献刊发数量
图2 网络欺凌研究热点共现网络分析图谱
(二)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理论探究
本研究热点对应关键词“关系”“影响”“成因”“暴力”等,具体包括:
1.特征与表现
大学生网络欺凌主要表现为语言攻击和排挤行为。如,刘琳通过深入调查则发现[19],大学生实施网络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比实施网络权益欺凌要多。大学生自身网络欺凌的对比也显示出许多不同的特征。如:①网络欺凌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多位学者的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有更频繁的网络欺凌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应对网络欺凌的方式也有不同,男生中选择忍气吞声或者以暴制暴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女生中选择告知老师或家长、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的比例高于男生[17]。②网络欺凌的发生与地区也有关系[20]。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对网络欺凌的了解程度更深,城镇大学生使用社交软件的比例高于农村大学生,因此网络欺凌发生概率也较高。
2.成因分析/影响因素
内因上,人口学特征影响大学生参与网络欺凌的频率。尤阳[21]、赵甜静[17]等人的研究均显示,男性大学生较女性大学生更容易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究其原因,男生通常具有较强的个性,在交流中更易引起摩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高晓萌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22],发现网络欺凌行为与宜人性、责任感与开放性呈显著负相关。马嘉琪发现,孤独感对实施网络欺凌、受网络欺凌行为起正向预测作用[23]。
外因上,媒介建构思想认为,任何一个个体在媒介上的表现都是其自身与媒介现实及社会现实之间互动的结果。于是,Adoni和Mane提出了一个三类现实互动建构模型,这三类现实分别是:媒介现实(或称符号现实)、社会客观现实以及个体主观现实。它们互为前提、相互作用,最终对个体发生作用,促成网络欺凌行为[24]。目前,众多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对网络欺凌的外因进行了有益分析。例如田苗[25]、陈亮[26]发现,儿童期是人成长过程中初次接触世界的关键时期,如有受虐待经历会增加其日后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风险。另外,网络的固有特点,如匿名性、不良沟通等,也有可能导致网络欺凌的发生[6]。
表1 网络欺凌高频关键术语频次和中心度统计
3.测量评价工具的量制
目前国外已有的网络欺凌测量评价工具形式非常多样,并没有专门用于大学生的工具。例如Topcu和Erdur-Baker修订了网络欺凌清单并检验了它的基本心理测量标准[21]。而国内的测量评价工具大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且多侧重心理学与人格特质方面。例如刘琳编制的网络欺凌情况调查问卷包括网络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权益欺凌3个维度共11个项目[19],许莎完成了大学生网络欺凌和受害两个分问卷的编制[27]。
(三)大学生网络欺凌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本研究热点对应关键词“对策”“启示”等,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包括:保红霞分别从大学生主体层面、高校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提出多方综合治理策略,并根据高校特点提出“监察校园网,加强本校学生网络链接的过滤和筛查”的建议[28];冯建军认为开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网络欺凌的发生,提出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两者并行[29];魏骊臻认为中间群体在大学生中更能形成情感认同,能够联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各群体优势,实现对网络欺凌更有效的文化防治[12]。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首先对网络欺凌的定义、表现、影响与危害、各国应对措施进行概述,然后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个性特点。接着,基于知网数据库收集大学生网络欺凌研究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共现网络分析,梳理出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研究热点。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和启示:
(一)网络欺凌时有发生,危害较大
目前,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去中心化、虚拟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点,为信息传播和追踪带来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上目前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属于“数字原住民”,没有系统地受过数字公民教育,对很多网络失范行为毫无意识或防范之心,极易成为网络欺凌的施暴者或受害者,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其身心健康也造成很大伤害。网络欺凌不仅影响着社会中的个体,对网络生态、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会产生较大的破坏,影响健康网络文化的形成,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见,网络欺凌与我们息息相关,时有发生且危害较大,必须加以重视。
(二)大学生心智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未形成正确的“三观”,且在线时间长,极易成为网络欺凌的施暴者或受害者
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现有调查研究发现,曾经经历过某种网络欺凌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由于其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在线时间较长,加上大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未形成科学的“三观”,因此极易有意或无意参与到网络欺凌中。无论其在网络欺凌事件中处于何种角色,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网络欺凌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一大障碍,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国内目前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有所上升,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关研究仍有所欠缺。
(三)防范和治理大学生网络欺凌应该教育、监管、法治“三管齐下”,按步骤有序推进
通过上述研究综述可以发现,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公民素养的缺失——虽然生活在信息时代,但大学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如何安全、规范、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因此滥用、误用、乱用信息技术的案例比比皆是,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其次,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监控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欺凌的泛滥之风。最后,相比现实世界,数字世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很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真空地带,违法成本很低,这就容易出现各种欺凌行为。
明显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单靠个别的立法、或单纯的网络媒介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只有构建切实可行的、标本兼治的综合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基于我国当前现状,并参考国外做法,我们认为,防范和治理网络欺凌应当“内外兼顾、三管齐下”:首先,大学生需要在数字世界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如何教育自己和他人、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故应当尽快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数字公民教育[30]。必须通过系统的数字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使他们能规范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其次,高校应当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开发适合校园网络的监测工具,或者制定适合校园规范的监管制度。例如,对校园内的网络环境进行检测,增强侮辱性词汇的检测过滤程度;对在线行为有异常的IP实施监管,或采取措施针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后,政府应当尽快健全法律法规,针对当前网络欺凌的现状,明确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网络欺凌行为的措施或处罚。只有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三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欺凌问题,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培养合格数字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