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可及性与子女数量

2020-07-23江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江涛

摘要:近年来低生育问题受到中国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义务教育可及性角度,尝试部分回答中国生育下降问题。中小学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导致学生上学距离变远、教育可及性变差,这使得家庭获取义务教育资源的成本上升,提高了家庭增加子女数量的边际成本,客观上抑制了家庭生育需求。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数据(CEPS),结果表明,平均来讲上学时间越长或者距离学校越远,家庭子女数量越少,该结论对于一系列内生性干扰仍然成立,这意味着教育可及性变差抑制了家庭生育。

关键词:上学距离;义务教育可及性;子女数量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C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20)04-0069-07

一、引言与研究假设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社会老龄化和劳动供给人口不足等现象逐渐严重,中国低生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文献注意到养育成本上升(例如住房、婚姻和教育)对生育的抑制作用。Dettling和Kearney(2014)研究发现美国房价上升10%将导致有房者的出生率上升4%,无房者的出生率则下降1%。Pan和Xu(2012)表明中国城市房价与生育率负相关。Alfano(2017)通过印度反对女方嫁妆法律(anti-dowery law)改革,发现禁止女方提供嫁妆降低了生育女孩的成本和男孩的收益,从而使家庭关于生育性别决策趋于无差异。这些研究表明婚姻和房价成本上升对生育具有负向影响。Yasuoka和Miyake(2012)研究表明当儿童保育服务可获得时,子女质量与数量替代性较小;当不可获得时,收入上升没有提高生育率,而是提高子女教育投资。德普克和齐利博蒂(2019)指出高生育率的法国和北欧国家拥有便捷、价格适中的幼儿看护,而低生育率国家通常缺少幼托设施。陈友华和苗国(2019)发现家庭通过择校费、出国费和学区房支出,竞争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提高养育成本,进而对生育产生抑制作用。这些文献注意到从托幼、竞争入学、住房到婚姻等人的基本生命历程中的各类成本上升对生育的影响。然而鲜有文献分析撤点并校导致上学距离变远——义务教育可及性变差引起的成本上升对生育的抑制作用。

撤点并校后,小学服务半径增幅为43%,平均达到4.23公里,特别是西部地区270个县的小学服务半径增幅为59%,平均达到6.09公里。上学距离变远导致远距离走读、寄宿和陪读现象日益普遍,这促使小学教育成本大幅提高。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2013年第2号)显示,在7.2万名乘车上学的走读生中,17.3%的学生(约1.25万人)交通支出占其家庭年均收入的10%之上;在19.99万名校内寄宿生中,约16.9%的学生(3.36万人)食宿费支出占其家庭年均收入的30%以上;3.28万名校外租房学生年人均费用支出(8046元)是其家庭年均收入的36%。此外,上学距离变远0导致部分家长难以陪伴和照顾孩子,从而面临较高的心理成本和情感损失,特别是在交通不便地区或者天气欠佳时,路途风险高,家长心理成本和精神负担居高不下。鉴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上学距离变远——义务教育可及性变差,将抑制生育需求。

本文使用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分析上学时间对子女数量的影响。其边际贡献与意义在于拓展教育可及性文献和中国低生育原因文献。一方面现有研究义务教育可及性文献较多关注提高或降低教育可及性的因素(度量指标不一定是上学距离)对教育和幸福感的影响。Mu.ralidharan和Prakash(2017)发现给学龄女孩发自行车,使距离学校较远家庭的女孩减少上学时间和上学成本,会提高她们的入学率。汪德华等(2019)研究表明新建或扩建小学与初中校舍等,增加教育可及性,使受益儿童成年后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陈前恒等(2011)指出农户到最近的小学和初中的距离变远,会降低农户主观幸福感。然而,这类文献并未分析教育可及性对生育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生育文献忽视了上学距离变远、义务教育可及性变差对生育的作用。本文结合这两方面文献探讨教育可及性对生育的影响,其意义在于,在当前低生育率背景下,增加教育可及性,降低上学距离,有利于释放生育需求。本文后续安排为:第二部分是数据、变量与模型;第三部分分析上学距离(时间)对子女数量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穩健性检验;第五部分是结语。

二、数据、变量与模型

本文利用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提供的学生上学方式与上学时间、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所在地和家庭财富等信息,分析教育可及性(上学时间)对家庭子女数量的影响方向与大小。模型设定如(1)式:

其中,num_childi是被解释变量,代表家庭i的子女数量,timei表示家庭i的子女以通常主要方式从家到学校(单程)花费的时间。主要上学方式为走路、自行车、电动车/电瓶、摩托车、市内公交、长途客车、私家车、火车、船和地铁。β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系数,预期符号为负。α是常数项,xi是控制变量矩阵,包括家庭特征变量、班级特征变量和指示变量,它们既有影响家庭子女数量的变量,又有与教育可及性相关的变量,例如家庭财富、是否与祖父母生活、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和是否领取低保等变量。ui表示干扰项。模型回归分析涉及主要变量如下:

住宅类型可以反映财富状况。经济能力有助于家庭选择学校的位置和去学校的时间,同时影响家庭养育孩子的数量。住宅类型变量为指示变量,依次为7类:1表示工棚;2表示地下室;3表示农村平房;4表示农村楼房;5表示城市平房;6表示城市普通楼房;7表示城市高级住宅。不同的居住地意味着家庭与学校距离的远近,且反映不同的家庭财富情况,而这又与家庭子女数量相关。居住地区为指示变量,依次为5类:1表示市/县城的中心城区;2表示市,县城的边缘城区;3表示市/县城的城乡结合部;4表示市,县城区以外的镇;5表示农村。由于职业类型既与子女数量相关,也与上学距离相关,因此设置父亲职业变量为指示变量,共分为13类:1表示政府机关领导/干部;2表示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领导/干部;3表示科学家、工程师、大学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4表示医生、律师、中小学教师;5表示会计、护士、软件程序员等技术性工作人员;6表示一般职工、办事人员(如秘书、银行出纳、图书馆馆员等);7表示商业与服务业人员(如售货员、中介、厨师、理发师、美容师等);8表示技术工人(如司机、水电工、机械修理工等);9表示普通工人(如搬运工、生产线工人等);10表示农民、牧民、渔民;11表示初级劳动者(如保洁、保安、保姆、环卫等);12表示个体工商户;13表示退休、无业、失业、下岗。模型依据这些变量进行分组回归。

家庭特征变量:使用经济条件与是否领取低保度量家庭经济能力。经济条件变量为指示变量,分为5类:1表示非常困难;2表示比较困难;3表示中等;4表示比较富裕;5表示很富裕。低保变量表示是否领取低保,是为1,不是为0。住宿变量是指示变量,指周一到周四的晚上,寄宿为1;不寄宿为2。父亲教育程度变量和母亲教育程度变量为类别变量,分为9类:1表示没受过任何教育;2表示小学;3表示初中;4表示中专/技校;5表示职业高中;6表示普通高中;7表示大学专科;8表示大学本科;9表示研究生及以上。独立书桌变量用来反映家庭是否具有重视教育的态度,拥有独立书桌的家庭为1,没有则为0。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有助于降低家庭养育成本,例如降低养育过程中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不与他们共同生活则意味着家庭养育成本更高。因此与祖父母共同生活设为1,没有则为0。班级人数是类别变量,共分为5类:1表示太少了;2表示有点少;3表示正合适;4表示有点多;5表示太多了。电脑与网络变量是指示变量,共分为三类:0表示都没有;1表示有电脑、无网络;2表示有电脑和网络。如果一个家庭既没有电脑又没有网络,则表示该家庭经济能力很差。这些变量的基本统计信息见表1。

三、上学距离(时间)对子女数量的影响

(一)基本回归结果

本节以家庭子女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单程上学时间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家庭所在地区或者住宅类型很可能代表不同类别收入或财富的家庭。这一方面影响上学方式和上学时间,另一方面影响家庭生育,例如,家庭距离学校远,可能表明偏离经济中心或者人口集聚地,家庭养育能力较低、难以支持多孩支出,进而少生育。故本节根据家庭所在地区或者家庭住宅类型进行分组回归,计量结果见表2。

表2第(1)列~第(5)列按照居住地区类型以市县中心城区作为起点地区,逐步向外围扩展(表2第4行),并结合可能的上学方式进行回归(表2第5行)。第(1)列上学方式仅限于步行。在此样本中,上学距离可以反映家庭与学校的物理距离。回归表明上学物理距离越远,家庭子女数量越少。但是,随着地区逐步向外围扩展,可能的上学方式种类增加,上学时间增加难以精确反映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物理距离增加。但是,上学时间长短在总体上可以反映上学距离远近和成本高低。第(2)列-第(4)列结论表明上学距离越远,家庭子女数量越少。第(5)列不区分上学方式,直接使用上学时间度量上学距离,发现在上学时间超过40分钟的农村地区家庭,上学距离越远,家庭子女数量越少。

不同住宅类型可能反映家庭财富拥有量、收入甚至机会成本的差异,而它们对上学方式、距离和家庭养育成本均存在影响。表2第(6)列和第(7)列根据住房类型进行分组——从城市(平房、普通楼房和高级住宅)到农村(楼房、平房、工棚和地下室)(表2第4行),并结合可能的主要上学方式(表2第5行)。结论仍然表明上学距离越远,家庭子女数量越少。

(二)反向因果讨论

考虑到多子女家庭为孩子教育也许更易将家迁往学校附近,因此我們在样本中尽可能排除搬迁者家庭,选择经济能力较低而难以搬迁的家庭,计量结果见表3。第一,在父亲职业方面区分经济能力高低。第(1)列和第(2)列不同地区、第(3)列和第(4)列住宅类型与经济能力较低的职业,显示孩子上学时间越长,家庭子女数量越少。第二,通过家庭是否有网络和电脑区分经济能力高低。第(5)列和第(6)列报告了在既无电脑又无网络的家庭中,上学时间依然与子女数量显著负相关。第三,从重视教育态度方面区分是否会为教育而搬迁。选择孩子在初中阶段仍无独立书桌的家庭作为样本,第(7)列和第(8)列仍然显示上学时间与子女数量显著负相关。故上学距离越远,家庭子女数量越少。

四、稳健性检验

本节稳健性检验包括两部分:第一,将解释变量上学时间换为上学方式,不同上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上学距离远近,也反映上学交通的难度,从而反映教育可及性程度。计量结果见表4。上学方式类型平均来讲,步行上学距离(步行=1)或者难度<骑自行车上学距离(自行车=2)或者难度<使用两轮机动车上学距离(电动车、摩托车=3)或者难度<使用四轮机动车上学距离(公共汽车、地铁、长途汽车和私家车=4)或者难度<坐船上学距离(=5)或者难度等。随着上学方式数值递增,上学距离越远或者上学越难。表4第(1)列-第(5)列,上学方式系数显著为负。随着以中心城区与市县边缘为中心,逐步向市县城乡结合部、市县以外镇、农村地区扩展,上学方式(交通工具)数值或者难度越高,家庭子女数量则越少。同时,随着向外围地区扩展,上学方式系数绝对值下降,且显著性也在下降。第(5)列将城区以外的地区作为样本进行回归,仍然发现上学方式数值越高、难度越高(上学距离越远),子女数量越少。

第二,更换被解释变量。将被解释变量子女数量替换为家庭弟弟数量。因为我国普遍存在“男孩”偏好,不少家庭想生育男孩。尽管如此,本文发现上学距离越远(系数是-0.008,p值为0.005),家庭弟弟数量越少。而且该结论不存在地域区别。第一孩性别为女孩,即使是在农村地区,结论仍然支持上学距离越远,子女数量越少(系数是-0.0028,P值为0.087)。

五、结语

长期的低生育率和低生育需求将带来严重的人口安全隐患,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低生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数据(CEPs),从义务教育可及性角度,尝试部分回答中国生育下降问题。结果表明上学时间越长,家庭子女数量越少——即支持本文研究假设。这一结论意味着小学义务教育可及性变差是引起生育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学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导致学生上学距离变远、教育可及性变差,使得家庭获取义务教育资源的成本上升,增加了家庭多养育一个孩子的边际成本,从而抑制家庭生育需求。因此,在当前人口日益集聚的背景下,政府应增加人口流入地小学数量,降低上学距离、提高义务教育可及性,这将有助于释放家庭生育需求。入园难、入园贵意味着学前教育成本上升,在义务教育可及性变差、教育成本上升抑制生育逻辑的思路下,幼儿园供给充足与否,将影响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物理距离远近,进而影响养育成本和生育需求。这也是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