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传播技术对传统出版产业的影响研究

2020-07-23杨雅云

新闻传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出版产业链

【摘要】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出版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产业的格局发生改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对数字传播技术对传统出版产业的影响研究尤为必要。通过对当前传统出版产业现状分析得出,数字传播技术加剧了传统出版产业资本规模缩减、改善作者在传统出版产业中的弱势地位、推动传统出版产业内部产业链重构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出版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关键词】数字传播;出版;产业链

传统出版产业是依靠相应的传播媒介对各类信息内容的大量复制和广泛的传播实现社会活动,在该行业运行的过程中也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到某一阶段的重要产物。当人们具备制造纸张和印刷的技术后,传统的出版模式形成,同样当人类可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时现代化的数字传播技术得以形成[1]。当前数字传播技术对传统出版产业的影响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因此数字传播技术对于传统出版产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对此本文通过对当前传统出版产业的现状分析,开展数字传播技术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加剧传统出版产业资本规模缩减

传统出版产业的资本规模从表面上看是由三大主体在产业中的资本投入以及所承担的出版相关的经营风险所决定[2]。通过对当前引入数字传播技术后的产业领域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加剧传统出版产业资本规模缩减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传播的技术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当传统机械复制技术出版产业建立在数字传播技术上,必定会使传统以出版商为核心的出版产业的从业资本规模发生改变。

当前,电子传播时代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当中的第四个阶段,同时更是人类文化创造以及文化传播的崭新阶段,核心的文化传播技术由传统出版模式转变为了数字传播技术形式,是通过与对应的信息化设备结合的方式,将图片、文字、声音以及影像等各类信息转变为统一的二进制数字“0”和“1”的数字化信息。凭借相关的信息化设备再对其进行转换、识别、存储、传播等操作,最终实现对“信息一数字一信息”模式的转变[3]。早期的数字传播技术主要以光盘、硬盘等硬件设备作为介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传播领域当中。图1为近年来应用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版产业趋势分析图。

从图1应用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版产业趋势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在未来几年,数字传播技术出版的成果从整体上看形成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传统出版产业成果反之会受其影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与其他相关行业相比,传统出版产业的资本规模较小,但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对其严格控制使其形成了坚固的行业堡垒,更使得出版形成了压倒性的资本优势。但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出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实体书籍出版的书号限制。长此以往的发展使得传统纸质书籍出版成为了数字传播出版产业的延伸,而并不是原有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这样的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出版产业的资本规模缩减,整体上表现出了明显劣势,可能会造成传统出版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二、改善作者在传统出版产业中的弱势地位

从出版行业中的作者角度分析,融合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的出版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者在传统出版产业中的弱势地位。在以机械化复制作为核心的传统纸质出版时期,缺少出版商的支撑,大多數的作者很难将自己的作品向出版产业市场推广,吸引读者和受众,还需要支付不菲的办税费用,并被动接收出版厂商的反复剥削[4]。进入到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的数字化出版产业时期时,传播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且畅通,以网络技术作为载体的传播形式其传播成本完全可忽略不计,作者也可以通过大量网络平台的形式将作品进行上传和传播,避免产生缴纳大量税费的问题。

从出版厂商的角度分析,数字传播技术对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革命性冲击,既包含有利的一面,同时又蕴藏着潜在的危机。在传统机械化出版产业模式下,出版厂商最大的经营风险在于资金的投入上,最大的隐患在于厂商自身印刷的图书无法卖出的问题出现。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大量的出版产品以电子书的形式发售,不必再通过纸质印刷的形式出版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资金的零投入,消除上述风险和隐患。但与此同时,数字传播技术也使得作者以及不具备出版条件的企业可以绕过传统出版产业中相关部门设立的法规高墙,不必通过繁琐的环节申请书号就可以产生与纸质商品同样的经济利益。作者通过电脑、电子书以及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可直接将电子版的作品上传到各个网络平台出版,在其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数字传播技术削弱了传统出版产业对作者的控制能力,使得作者在传统出版产业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并为传统出版产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竞争对手。

三、推动传统出版产业内部产业链重构

在传统出版产业内部,产业链的形成是根据出版的价值链为基础,但现阶段将数字传播技术引入出版产业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出版产业的内部产业链重构,并实现了更加方便的跨地区、跨领域多媒体兼营,将出版产业中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并形成增加集中式的发展集团[5]。出版产业还可与其他相关传播媒介共同合作,形成拓展性更强的全新产业链结构。

在对传统出版产业的内部产业链中各类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引入数字传播技术建立一体化、多元化的数字化出版产业内部产业链,将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信息更加快捷、简化地出版和流通,使出版产业具备双向性互动的信息传递模式,提高出版产业的地位,使其成为现代化互联网服务业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从本文上述总体研究可以得出,当前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出版产业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数字传播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与传统出版产业呈现出共同发展的局面,因此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并不会完全消灭传统出版产业形式,而是为传统出版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基于数字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市场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以出版行业为例,本文从3个方面,开展了数字传播技术对其行业发展影响的详细研究,分析了传统出版行业的主要构成元素,对其商业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定义,并基于社会营销模式及行业销售渠道调整了内部的产业链结构,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对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出版产业势必会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步向网络层面转型。针对技术创新对行业盈利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设计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商务新模式。总体来说,数字化趋势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方向,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切合实际地加大技术的应用力度,积极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发展新模式,以此为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提高行业在经济市场的占有率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黄也平,任航.“二次传播”:主流新闻传播的“历史变局”——关于自媒体时代媒介融合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20,47(04):150-155.

[2]衣彩天.数字经济力提升路径——基于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武汉)重点实验室案例[J].中国出版,2019,57(04):043-046.

[3]李月,黄雪.融媒体中心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9,52(06):013-015.

[4]胡正荣.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传播体系建设的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67(09):068-074.

[5]董琦.基于载体变化浅析摄影数字传播相比摄影艺术出版的新特点[J].科技传播,2018,10(07):027-028.

【作者简介】杨雅云,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出版产业链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接龙小说“出版”,开学大家嗨起来!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