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介入对中国壁画平面性特征的影响
2020-07-23赵晓东
赵晓东
摘 要:中国壁画在西方透视学的介入下仍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壁画的平面性体现于透视法的特殊选择上,以及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下。本文以中国传统壁画到首都机场壁画的时间跨越,简要论述透视学的介入对中国壁画平面性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壁画;平面性;透视学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透视学的选择不同,导致壁画所承载的精神不同。16世纪末,透视学才从西方传入到中国。中国壁画是否因透视学的传入而发生重大变革?是借鉴还是顽固闭塞?根据中国壁画的透视学选择与人文精神简要论述。
一、中国壁画“平面性”发展起源
1、平面化特征概述
“平面”简单来讲就是一种基本的二维特征。壁画是墙壁上的绘画,是各类传统壁画的统称,是二维的平面的艺术。浮雕壁画、雕塑是超二维艺术,不在本文讨论范围。透视学是将三维实际物体或景物描绘在二维图面上,并表现出三维景物的立体感与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关系,给人造成视觉假象。最具特征的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以焦点透视创造三维空间。中国的壁画大多采用散点透视,画面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
2、材料技法的延展
中国古代壁画一般为干壁画,虽然在绘制过程上相比西方湿壁画要便捷些,但是在绘制前期对于墙体基地要求并不简单,从最底层需含有麦秸和稻草防止墙面开裂,到涂抹细泥,加固沙泥,最后刷胶和黄土层使墙面极为平整。如此讲究的底对于绘画“线”的表现十分有利,例如北齐画家曹仲达,开创了稠密细线的画风,如“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的唐代吴道子并称画史。
自机场壁画兴起以来,壁画的材料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除了传统的重彩画、水墨画,发展到陶瓷板烧制、马赛克镶嵌、腐蚀玻璃画等等。但是壁画整体的呈现仍然是东方的一种平面化形式。如张仃《哪吒闹海》、李化吉《白蛇传》、宵惠祥《科学的春天》等。
二、东方韵味的透视学选择
威廉姆·安德森对东汉晚期的《中央楼阁图》画像的风格作出了总结:“等距透视,极少案例显示出该艺术形式处于线性透视的初级理解阶段。在这些例子中直线仍然是平行的,消失点位置也是错误的,对于距离的描绘反映了艺术家缺乏对现实社会的透彻观察。”德国学者路德维格·巴赫霍夫在1931年撰写的《公元后一千年间中国绘画的空间概念》一文中提到了,中国孝堂山河武氏祠画像的特征是大量的正、侧面形象和对重叠表现的缺失,属于“空间意识尚未形成”时期。很显然,这些评价都是在说世界各地的艺术都是研循着共有的进化模式发展的,在这些学者眼中只认为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才是透视的主要法则。如今看来,这种结论无疑是可笑的。在巴赫霍夫提出如此观点时,就受到了西方学者的质疑,例如本杰明·马奇和其他学者认为,汉画像中貌似原始的空间描述方法是出于具有特殊目的的选择而非无知。
中国人是真的不懂透视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敦煌莫高窟172窟壁画中可以看到远处的建筑有明显的焦点透视出现。在看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面高潮之后的一组船,所有的船都朝向一个方向,画家对每一条船都做出了严格的透视处理,船的每条线都是曲线,难度要远远大于建筑的透视处理,画家完全可以将透视处理的更好,然而中国的艺术家还是放弃了焦点透视。归根溯源还是中国文化影响了画家的选择,画家在视点上并不是固定一点的,且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自身需要多视点进行观察。将不同点所见,选择性组织在画面中,这就是中国的散点透视。
三、人文精神的影响
从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各种石窟壁画来看,都呈现出中国人文气息浓厚的人文气息,平面性十足。东方对于空间的表达有独到见解,与西方利用透视体积形成空间视觉假象不同,东方多用线的叠壓来造成空间错觉,古代不存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前后却存有叠压关系,使得画面富有独特韵味。例如敦煌壁画偏向扁平化风格是十分典型的艺术特征,如莫高窟272窟中庭发披萨菩萨,没有大的景深效果,而是在人物中间,利用肢体的前后遮挡来传达明确的空间关系,但画面整体仍然呈现出壁画的平面感。包括敦煌壁画中人物的描绘,都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追求圆融,中庸,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
从中国现代来讲最具代表性的首都机场壁画来看,殷双喜在《装饰与现代性——回望首都机场壁画》一文中提到了首都机场壁画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理想。例如,《哪吒闹海》表现了“我命由己不由天”的奋斗思想;《白蛇传》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科学的春天》歌颂了青春与创造,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走向现代化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东方追求意的审美影响,不同于西方再现自然,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有审美差异。东方更倾向于心的艺术,散点透视的运用仿佛在绘画中加入了时间的因素,甚至上升到了超越二维的高度。对比中、西方,西方的画面处理仿佛是一扇窗,只能通过固定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画面仿佛是一扇门,行走于山水之间,打开一道门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本质追求要置身于其中。高速发展的现代,多视点的散点透视仍被广泛的应用到地铁、机场等交通要道。空间受限,狭长的通道,让散点透视充分展示了自己,流动式观察方式正契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观察方法。不论是驻足观赏的人们,还是赶行程的路人,壁画如同展开的长卷,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四、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壁画的平面性特性正是中华文明的体现,无论是散点透视的观察方式还是审美方式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的焦点透视在再现自然方面固然更科学、更真实,但并不符合中国的审美诉求与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巫鸿.“空间”的美术史[M].钱文逸,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2]殷双喜.装饰与现代性——回望首都机场壁画[J].装饰,2019,(12):20-21.
[3]张敢.中国现代艺术的转捩点——重估首都机场壁画的影响[J].装饰,2019,(12):22-24.
[4]王桂芸.浅析中国明代壁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绘制方法与材料的异同[J].书画世界,202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