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化学科素养目标改进语文教学流程探赜

2020-07-23潘水英

成才之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流程预习学科素养

潘水英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科素养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从知识和能力素养培育方面展开教学工作。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重把握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实践三个环节,优化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接触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平台,逐步实现学科素养培育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素养;知识与能力素养;培育;教学流程;预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0-006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与语文学科素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而教学目标存在一致性,2011年版的課程标准内容同当前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学科素养内容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语文学科素养培育目标不仅重视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的积累,还强调对学生思维模式、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语言知识可以依靠教师讲解来获得,而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学生亲自实践、亲身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改革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因此,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要求,语文教师需着重思考如何将知识与能力培育目标渗透于课前预习环节、课堂讲解环节和课后实践环节,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饱满,教学形式更加多样。

一、语文学科素养培育目标

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具有层次性。其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品质、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是支持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动机、态度、意志及习惯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动力;学生的语文知识、感悟、技能及思维是完成语文学习的核心和关键;听说读写技能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具体培育目标如下。

(1)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理解为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积累、归纳和整合的方式积累词汇与语句,总结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丰富个人语言运用方面的经验。基于该素养的培育目标,语文教学应同时关注学生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两个方面,打牢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为今后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2)思维发展能力。思维发展能力是一项重要技能,不仅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帮助,对其他学科学习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探索等方式逐渐培养起来,表现为学生看待问题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和辩证性,能够从朴素的语言中发现问题所在,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并能将这些能力运用于学习与生活。

(3)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鉴赏和评价等方式丰富学生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个人品位。阅读教学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能够在字里行间看到美好的画面,从中领略到人情美、文化美、情境美等。

(4)文化传承能力。文化传承的前提是对文化的理解。语言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课文素材囊括了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在内的各种优秀品质,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品读这些课文能够逐渐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目标优化语文教学流程的途径

教师需要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剔除不合理的语文教学流程,梳理并优化教学流程,让学生学习更多语文基础知识,有效落实语文学科素养培育目标。

(1)强调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许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预习的方法,面对新知识点时无从下手,在课堂上学习也缺乏针对性,同时又无法做到查漏补缺,所以最终学习效果不佳。为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以布置任务的方式为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和实践获得新知识。例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叙事性文章,教师考虑到学生刚接触短文阅读,因此让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预习课文。首先,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念”“级”“裤”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学习,在课下掌握其读法和写法,并能够造句。其次,对于课文脉络,学生可以先自主阅读课文,划分段落,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如果学生无法完成该任务,就可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1)课文中所描述的老虎有什么特点?2)这只老虎有哪些本领?3)为什么说这只老虎很“窝囊”?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学生就会更加仔细,就会主动思考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从而理清文章络脉。

(2)凸显课堂目标性,增强自主探究频率。语文学科素养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得,更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两两合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新知识,从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取长补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教师应参与到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与学生相配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思维碰撞。自主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即使是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小组内部也要明确分工,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能得到锻炼。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出如下思考问题:文中写道“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看似前后矛盾,谁能解读一下吗?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总结出主要观点,并找出支撑观点的理由。以下是某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点评。学生:我认为这句话不矛盾,因为作者是从两个角度看待地球的。首先,地球是一个蓝白交错的球体,在宇宙中仿佛一位穿着纱衣的仙子,给人的感受是可爱、美丽的。其次,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人类的某些活动给地球造成了伤害,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无法修复,因此地球又是脆弱的。由此来看,作者是想将地球的这两个特征都展现给读者。教师点评:这位同学思维逻辑非常清晰,提炼出两个观点,并找到充足的理由予以支撑,还用到了“首先”“其次”“由此来看”等关联词,思路很清晰。通过这样的回答与点评,学生们明白了如何思考一个新问题,如何从多角度理解课文中的语句,以及在组织语言时可以运用哪些词语让自己的语言更有逻辑性,这些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收获。

(3)关注语文实践性,适当开展实践活动。课外调研活动与课本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延伸,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例如,学习完《北京的春节》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课外调研活动:调查本地的春节习俗,以实例展示和文稿展示方式做汇总报告。首先,学生需要理清思路,思考从哪些方面入手展开调研。其次,学生需要考虑如何调研,采用挨家挨户走访的方式还是从网上搜集资料等。最后,学生需要汇总整理调查内容并形成书面报告,并制作成PPT。调研活动对学生的考验比较大,学生也可以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课外调研活动的适当开展,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与人沟通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素养不仅强调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指引,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着重于书本知识点的讲解,还应有意识地创造学生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依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从中发现自身不足并改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怡.着眼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浅析高中诗词鉴赏教学[J].现代语文,2017(11).

[2]高桂芳.基于语文素养的听说读写思训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3]赵国庆,熊雅雯,王晓玲.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概念、要素与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8(07).

猜你喜欢

教学流程预习学科素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流程探究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