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三省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发展对比研究

2020-07-23史琳

科技风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科研机构改革

摘 要: 科技是提升一国竞争力的有效渠道,科研机构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从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东北三省的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现状,找出其共同点及共同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东北三省

中图分类号:G31

科技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渠道之一,科研机构在其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三省对省属公益型(含农业类)科研机构进行改革十分重视,但与其他科技先进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对比分析东北三省省属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情况,分析三省改革的共同点及共同存在的问题,为东北三省省属科研机构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1 吉林省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发展情况及改革现状

吉林省省属公益类(含农业类)科研机构在20余年的发展建设中数量和规模都在持续提升,按有关标准运行的公益类科研机构达35个,总编制为6315人,在职人数5329人。具体改革发展现状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初现。吉林省公益类科研机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部分科研机构融入或直接转制为与科技相关的企业;部分科技人员脱离原单位,按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开展科技工作;第二,引导科技融入经济建设。目前,吉林省拥有常设技术市场12个、生产力促进中心3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4个,有效使科技融入企业;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科技集聚效应;第三,科研机构内部机制改革。根据综合能力、业绩、亲和力公开聘选中层干部;实行多元工资组成结构;第四,扩大科技涉及领域及开放度。如吉林大学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acDiarmid合作共建实验室,使其科技水平始终保持在国际前沿,还与乌克兰合作进行干细胞工程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产值可达50亿元。

2 辽宁省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情况分析

辽宁省省属科研机构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至今经历三个主要阶段,期间在科技拨款体制、管理机制、政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科技体制改革。辽宁省对省属科研机构,按类别进行区别管理;定期召开相关汇报会议、深入基层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国家指导方针,在2000年9月30日前完成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调整;第二,创造有利政策环境,着力向市场开放,以“少而精”为原则,着重培养一支集聚多方面能力,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让大部分社会公益型机构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走入市场;第三,创新科研模式,提高创新能力。针对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提出“开放实验室”的构想。省属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也取得了较多科技成果,如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发的生物农药梧宁霉素已经推广至多个省份以及俄罗斯等地区。

3 黑龙江省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情况分析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机构改革重点是整合科技资源、优化技术创新能力分布结构、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革现状具体如下。

第一,根据国情调整研究方向和机构设置。黑龙江省对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重点单位效率低下、职能重复的单位进行整合或撤销,将优势突出的单位进行丰富深化。省农科院经调整后成为首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科研机构,构建了12个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第二,研究课题方向转向经济建设。黑龙江省在2012年共承担科技研究课题1908项,其中关于科学技术领域的课题有1559项,2/3的课题与产业的高端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相关,科研机构为全省创造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00亿元。第三,充分发挥公共部门的服务职能。科研機构开始走进市场,加强与企业合作;科研机构能够积极根据上级政策方针制订科技工作计划,为政府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开始共同研制开发和引进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专业技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公益与服务职能。

4 东北三省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对比

从上文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有以下共同点:第一,着力体制改革。科研机构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并持开放态度走入市场;积极调整拨款制度;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科技活动,提高自身公共服务职能;科研机构进行重组调整;第二,向经济建设倾斜。科研机构的课题项目以及研究方向都向各自省内经济建设的相关领域倾斜,努力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并投入实际生产,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综合三省科研机构改革情况,能发现三省也存在较一致的问题:第一,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标准不科学。有些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下属单位会向社会提供准公共物品(有偿的公共物品),导致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投入得不到保障;第二,科研资金不足。目前科研机构自主创收能力较差,对经费的利用不够合理;第三,缺乏激励机制。相关奖励机制没有系统的建立,使得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第四,高端技术人才匮乏。科研机构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高端专业人才的流失,制约了科研机构的深化升级。

5 政策建议

针对东北三省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共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明确省属公益类科研单位的类别划分。以“公益性”为标准,根据具体科研方向和内容对各单位进行划分,将行政类和经营类科研机构与公益类科研机构清楚区分开,有效利用政府投资发挥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第二,调整财政拨款制度。应在政府财政拨款制度上进行改革,如加强预算管理,对公益类科研机构需要的科技经费进行合理预估,按照逐次顺序高效配置资源;第三,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科研成果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给予不同奖励,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第四,增加人才培养经费。科研单位应以同市场价格相匹配的价格吸引高端人才的加入,还需要加大对年轻科技研发人员的培养力度,为他们的创新行为提供宽松有利的环境条件,有效促进科技创新的发生。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引导计划项目:吉林省省属科研机构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0687)

作者简介: 史琳(1981—),女,吉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创新理论。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科研机构改革
数字经济赋能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测度与路径研究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逆行者的武汉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障碍因素分析
浅析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