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

2020-07-23周享楠

科技风 2020年19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互联网+

周享楠

摘 要: 本文首先从教学理念、教学风气、师生关系和职业技能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面临的冲击与挑战,然后简单分析了这些冲突与挑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互联网+”给高校教师带来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

关键词: “互联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开启之后,互联网技术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其先导性和前沿性地位突出,受“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最快也最直接。高校教师作为教育阵地的一线工作者,身负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方面受互联网影响深刻,“互联网+”这个新态势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对高校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兴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当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一)“互联网+”给高校教师教学理念带来冲击

互联网汇聚了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文化、宗教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客观上包含了有益于提高人素养的信息,也有阻碍甚至伤害人身心的信息,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交流方式,高校教师也不例外。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无法适应“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故步自封,无法吸引学生;部分青年教师又过于依赖网络,对课堂教学和课下答疑等传统手段重视不够;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评价结果,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不掌握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失去对课程的信心。

(二)“互联网+”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气

相对于基础教育来说,高等教育现有体制下,除了课堂上的交流和课下的辅导,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原本就很少。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的方式,使师生关系更加疏离,从而导致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对学生思想的关注不够,容易产生思政上的缺失;与学生交流时间少,了解学生不够,无法因材施教;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学生在选择网络信息资源时容易接触到低价值,甚至糟粕的信息。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继承高校教师的教学传统,过于重视网络,对于传统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互联网+”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形式的引入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渐渐走入高等学校。这些新的教育形式虽然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互联网+”时代下的很多技术手段往往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传统的师生价值观。一些教师不能接受学生对老师的质疑和对等对话的态度;一些老师无法接受掌握最新的技术手段和信息落后于学生,出现老师向学生学习的情况;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无法回答学生的问题,不配为人师……这些情况都是反映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新事物、新手段、新理念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的客观现实。

(四)“互联网+”给高校教师职业技能带来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急剧加快,学科交叉融合逐渐深入整个科技领域。作为知识传播者,高校教师在职业技能上面临巨大的冲击。比如说,如何能够及时更新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带到课堂上以吸引学生;如何在慕课、SPOC等网络教育资源的冲击下把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如何把最新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融入自己的课程中……这些都对高校教师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情况是,一些教师面对五花八门的新技术、新手段,往往选择充耳不闻、故步自封,还是原始的课堂讲授模式的教学,知识更新速度很慢,久而久之,课堂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一)受整个社会价值观影响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如社会价值的功利化取向,全民向“钱”看等。一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缺失,缺乏团体意识和奉献精神,凡事只看利益,丧失了教师的行业操守。

(二)高校对教师的培养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高校教师入职高校后,除了入职培训外,在职培训非常少,高校教师自身缺少能够全面提升自我的平台。二是高校的管理机制也存在问题,行政管理缺乏专业性和民主性,导致高校教师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成长路径。三是高校对科研要求高,一切指标都以科研为主,客观上将高校教师的精力导向到科研上,对教学和课堂的关注自然下降。

(三)高校教师自我学习不够

由于信息更新快、学科交叉多,加上当前的在校生都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信息素养很高。很多教师能力更新跟不上,就存在懈怠、找借口的现象。高校教师由于科研压力很大,只关注自身科研领域的发展情况,不注重与所教课程的结合,客观上导致自我提升的缺失。

三、“互联网+”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高校教师的培养体系

各级主管部门、高校应当顺应时代要求,从各个层面上为高校教师搭建在职学习的平台。在入职培训中加入“互联网+教育”的内容,在职培训要加入固定的互联网教育模块,定期聘请“互联网+”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项培训,全方位帮助高校更新教育领域、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努力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水平。

(二)健全高校教师的评价管理机制

各级主管部门、高校应当努力研究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加强高校教师整个生涯周期的管理。为了鼓励高校教师对“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习的热情,可以建立管理评价体系,对于积极主动把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取得一定成果的老师,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对于产生良好课堂效果,并将成果应用到其他领域的老师,可以考虑与职称评审挂钩;对于规定期限内不使用新技术到课堂的老师,考虑取消年底评优资格。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互联网+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试论高校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修养问题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