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包装绿色化法律回应及制度构建思考分析

2020-07-23黄婷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绿色化法律制度

黄婷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也催化着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快递包装过度,材料不环保,快递废弃包装随机乱扔等问题,衍生出了很多环境污染和生态威胁等境况,造成诸多的“快递垃圾围城”现象。环保问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所以物流包装的绿色发展是必然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文章针对当前物流包装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的物流回收经验和法律,制定出全面的制度体系,从而不断的促进物流包装的绿色健康发展。【关键词】物流包装  绿色化  法律制度

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对于全面推进物流包装绿色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购”全面兴起的这一时代,既给物流公司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庞大的包装数字上,没有建立与子相对应的物流废弃物回收管理制度,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考验。物流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就需要从制度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依托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自身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提升包装的绿色和环保性。

一、物流包装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包装回收率不高

电商行业兴起的速度非常之快,与之相辅相成的物流行业也是迅速兴起,还处于急速发展的阶段,但是配套的设施和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存在着断层的现象。也就是物流行业过于注重发展和竞争,忽视了对于包装这方面的回收和处理,很多包装垃圾都被随手仍到街边的垃圾桶,回收率不到20%,很多造成污染的类似胶带,泡沫这些附属物的回收率更为低下。无论是垃圾焚烧还是掩埋,这些垃圾都会造成很大的生态污染,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

(二)物流包装绿色化存在法律问题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物流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快递暂行条例》中也只是用“鼓励”这样的字样去倡导物流企业进行包装的回收,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和监督效应,对物流公司没有什么约束性。此外负责管理快递行业包装绿色化的部门涉及环保部门、商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海关检疫部门、市场监督部门及邮政管理部门等,具体谁负责,谁监管缺乏责任主体,导致实际监督和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加上物流包装的回收不仅涉及到物流公司,还涉及产品的生产商,电商平台及消费者等,都需要进行科学处置,明确责任。但是现行的法律中,并没有对这些主体进行责任划分,大家无论从意识还是行为上都难以付诸实践,只能成为一句“口号”。

二、国外对于包装回收物流相关法律经验借鉴

(一)德国《包装废弃物管理法》

德国的物流发展较早,并且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尤其是在环保这块尤为的注重,并且率先将生产者责任延申(ERP)的制度理念运用在《包装废弃物管理法》中。建立以《循环经济法》为核心的,《包装废弃物管理法》为准则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物流环节中,生产者,经营者,物流公司及消费者各自之间的责任。按照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科学的处理,确保包装废弃物对于生态环境的勿扰。同时建立二元回收体系。各地方政府实时对当地的公共生活环境进行监督,构建垃圾回收系统,负责处理各地集中回收的包装废弃物,形成有序的回收再生的回路。

(二)日本《容器包装回收法》

日本很早就致力于进行物流包装的绿色回收和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工作,早在20世纪末,日本就出台了《容器包装回收法》,并以此为基础,先后推出了《容易包装回收利用法》、《包装再生利用法》等等法律规定,形成了完善的法律回收制度。加上日本民众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回收意识也非常的强,政府,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责任划分明确,法律的践行度很高。并且日本还细致的将物流包装废弃物的材料划分为17类,进行严格的分类回收,而我国除了上海试点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其它城市大都市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三、我国物流包装绿色化的法制制度构建

(一)明确各环节主体责任

建立物流包装的绿色化制度,就必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细节,首先从政府层面出发,明确监管的主体部门,落实监管的内容和条例,监督和引导包装回收工作有序开展。其次是明确快速包装生产者的责任,确保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无毒无害性,是能够回收或者降解的材料,从根源上推动快速包装的绿色无污染性。第三是夯实物流企业的责任,快递企业身为包装材料的应用商,應该从本质上选择和使用可循环,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切不可为蝇头小利损害大利。同时在各个快递点建立相应的回收点,切实增强回收效率。另外电商商家和平台,同样具备很大的责任和义务,应从平台开始加强包装绿色化管理,主动采用简约的,环保的包装材料。最后作为消费者同样需要增强自身的环保责任和意识,加强回收的意识,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二)建立全面的法律体系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体系可知,法律制度是推进和优化物流包装绿色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笔者认为物流包装法律体系可以细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从而建立有效的预防制度,包装监督制度及包装污染惩罚制度。通过对三个阶段的各个责任主体进行责任划分,行为监督,从而确保物流包装从材料的生产,使用到回收都处于监督管理之下。优化各个环节的资源和结构,坚持将包装材料的回收作为法律的核心,辅以科学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责任主体进行利益或者是名誉的鼓励,反之,对污染生态环境的企业或者平台进行惩罚,从而全面促进物流包装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总结:21世纪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而“网购”的大浪潮下,物流企业的包装绿色化发展已然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当下很多物流企业在包装回收上的意识并不强,在责任主体的划分,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还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制约着物流包装绿色化的发展,也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文章正是基于当前物流包装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法规和经营,从而构建出科学的制度体系,帮助促进物流包装的绿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良.推进我国快递包装立法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8(03).

[2]窦海阳.环境损害事件的应对:侵权损害论的局限与环境损害论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25(10).

[3]季林云,韩梅.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探析[J].环境保护,2017(20):52-56.

猜你喜欢

绿色化法律制度
绿色环境管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构建研究
河北经济发展绿色化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研究
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发展及其意义
论“土十条”对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影响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和微型化的渗透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