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7-23韩兴国

价值工程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

韩兴国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市场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是当前企业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管理体制、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及审计报告阶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保障机制方面进行对策探讨,为解决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at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should achieve fair and orderly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How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a fiercely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 is an issue that companies need to discuss urgently.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quality control,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planning stage, implementation stage and audit report stage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quality control,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rom improving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 personnel,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audit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guarantee mechanism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olving the internal audit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quality control;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9-0070-03

0  引言

随着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继续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突出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经营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的作用[1]。

①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经营结构。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舞弊等问题,维护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使企业部门各司其职,最终达到企业预期的管理目标;

②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够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内部审计,能够使企业部门和管理层联系更加紧密,确保能够得到客观、真实、可靠的消息,以便管理层合理、及时、有效的做出管理决策;

③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内部审计人员要自觉履行执业准则并且接受相应的监督,从而能够有效的激励内部审计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和道德遵守,每年定期参加审计专业技能的培训或继续教育来充实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更好的胜任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1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引起的质量控制的问题分析

1.1.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国内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种类繁多,但往往都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部分企业只是将其作为“摆设”。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①内部审计机构归属于企业的财务部门,由会计主管领导。在这种设置下内部审计机构和财务部门扮演了相同的角色,由于这种从属关系的存在,导致审计工作的范围极大受限,对企业各部门的约束力度甚微,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严重受损。

②內部审计机构设置平行于其他职能部门,由总会计师领导。在这种设置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是内部审计机构监督的关键所在,原则上财务部门是最直接的监督对象。而内部审计机构要服从总会计师领导的这一弊端,使得内部审计机构仍旧无法将自身独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到极致,导致审计工作范围受到限制。

③内部审计机构由地位和职权较高的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在这种设置下,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审计监督。总体来说,内部审计机构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主要负责人的重视程度,两者呈现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1.1.2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①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具有完善的知识储备及娴熟的科技手段是企业培养审计人员的重中之重[2]。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掌握的审计知识结构不成体系、毫无新颖,业务素质缺失。

②职业道德缺陷。忠诚度是衡量个人工作态度和道德观念的一种标准,忠诚度的缺失会使内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地位和威信、经济利益等利诱而丧失职业操守,而且由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健全、惩罚措施不完善等弊端,导致内审人员舞弊的可能性加大。

1.2 计划阶段中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 审计项目的选择无法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目前,报表、账簿、凭证等仍是主要甚至全部的审计对象,审查范围的大小与其独立性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大部分企业仅重视财务和会计责任的审计,很少或从未涉及经营责任、管理责任、社会责任、法纪责任的审计。

1.2.2 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未对具体审计计划产生影响

严格来说,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实质性测试中根据评估结果的不同来作出相应的调整计划,有些企业的审计计划只是“摆设”,缺乏通过具体审计计划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目前大部分企业开展的审计工作目标不明确,也未将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因素考虑其中,违反成本效益原则,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存在很大随意性,内部审计质量无法提高,效果甚微。

1.2.3 缺乏内部审计前期工作的深入调查研究

①进行风险事前防范,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当前大部分企业内审工作的开展未对管理环节和业务流程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导致无法正确识别风险,找出风险控制点。

②内部审计责任追究不严格,责任规章不规范。企业可能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或者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只是“表面工程”,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或者内部审计实施过程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导致在发生审计缺陷时无法追踪到承担责任人本身,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

1.3 实施阶段中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3.1 审计工具及审计方法落后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使得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3]。当前审计工具和审计方法的创新应用程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重要问题,从而导致无法突出审计重点、审计关注点与风险点严重脱节,审计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1.3.2 审计证据缺乏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证据是审计结论的基础,是判断内部审计报告有效性和结果公正性的关键所在。当前企业在内审取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取证方式单一化,仅注重实物证据的采集而忽略环境证据;②在涉及矛盾证据的处理过程中,凭经验和感觉,未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调查取证,分析结果带有主观性;③审计证据缺乏相关性,证据数量不合理,取证成本高,导致取证质量和内审效率降低。

1.3.3 工作底稿編制存在不合理性

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当前企业由于内审证据的采集和处理中缺乏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质量程度受到直接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完整性、记录清晰性、标识一致性、格式规范性和结论明确性缺乏严格的三级复核制度考核。

1.4 审计报告阶段中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针对重大的审计问题处理中存在严重妥协性,回避重大风险,无法为管理高层在企业决策管理上提供突破性意见;由于企业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潜在弊端,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4],导致无法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合理的审计意见,进而影响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2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

2.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2.1.1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独立和客观的进行而不受外界干涉以及管理层的压力,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管理当局的重视程度和赋予其权力的大小。一般而言,负责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次与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大小呈现正相关关系,所以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企业的较高位置是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关键所在。

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我国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保证内审机构模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及特点、管理体制模式、人员素质以及企业环境等方面相适应。从现实和发展的观点来看,为了维护其独立性,应将其设置于企业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为了增强内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将其设置于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之下更加具有针对性。

2.1.2 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是英美等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必须设置的机构,相比于国内企业而言,国外审计委员会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该委员会只需对董事会负责,一般由3-5名独立董事组成,与董事会随时保持联系。通过复核并校准内部审计章程、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形式、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主管的任命及撤换、审计成果等环节,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审计效率[5]。

2.1.3 加快内部审计规章的完善进程

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要严格履行国家审计署以及审计协会所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内部审计规定、工作准则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以及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准则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问题,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规章制度的控制。

2.2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2.2.1 健全审计从业资格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国内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个人技能和能力的评分较低,并且在相应的内部审计流程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所以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的甄选要严格把关,按照知识、技能、经验、职称资格等方面进行考核[6]。明确审计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和具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熟练相应的计算机技能,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或相关执业考试等方式,能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与管理技能;建立岗位责任制,将审计项目分工落实到每个审计人员,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其责任意识;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要健全责任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公开透明,规范企业审计的内部监督,降低审计风险。

2.2.2 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培养具有高水平业务素质与复合型职业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仍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有计划的安排一些岗位学习,以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审计执业准则以及强化内部审计执业的法律知识,鼓励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要加强新型审计工具和审计方法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的创新应用,在审计技术上,要改变传统的翻查账簿凭证的审计模式,建立健全集数据采集、计算、查询、排序、筛选等为一体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7];在审计方法上改变仅检查报表、账册、凭证的传统方式,充分做到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投资分析、流程设计等数字加工技术方法相结合,搜集各种数量化和非数量化、定量化与定性化相结合的审计信息或证据资料,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针对性[8]。

2.2.3 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流动性

内部审计人员的适时、合理流动,能够将优秀的企业人才推荐到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同时也能使潜在优秀人才融入内部审计队伍中,进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保障机制。而且还可以降低或避免内部审计人员因长期在内部审计岗位上发生重大问题妥协的可能性和影响独立性的潜在威胁。

2.3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机制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贯穿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以及审计结论形成的全过程,针对审计过程的环环相扣,要通过对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来加强内部审计控制过程的保障机制。

2.3.1 加强对审计项目选择的控制机制

①审计项目选择体现成本效益原则,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以最低的成本来追求收益最大化,如果一味追求审计目标的实现而不考虑审计成本,就无法判断审计质量的优劣[9]。

②甄选领导关注、员工关心、社会重视、大量资金的项目;选择发展潜力较大,有较强增值空间的项目;选择有足够的胜任能力并且存在客观衡量标准的审计项目;考虑拟审计项目对管理层等产生威胁的风险因素等。

2.3.2 加强工作底稿编制的控制机制

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在审计证据的获取上采取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采用审计日记的方式来留下相应的文字记录并签字,以保证获取资料的真实性;建立健全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就是以审计项目负责人、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内部审计委员会作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已经存档的审计工作底稿要严格按照企业审计档案保存制度进行妥善保管,其调用或销毁需要经过企业内部审计最高负责人的批准[10]。

2.3.3 加强内部审计报告撰写、复核的控制机制

①撰写审计报告时,内部审计人员要更多地使用可量化的、客观的术语表达审计发现,做到语言准确、表达简明和内容清晰[11]。

②审计报告重在揭露问题、提出建议,要对调查获取的大量审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提炼,在内容上突出审计重点,考虑企业审计需求,以便与管理高层在重点审计领域达成共识。

③审计报告的报送对象要恰当,若涉及揭露较高管理层的审计意见需报送更高一级的管理层;对重大事项审计报告处理除报送最高管理层外,还要送至董事会。

3  结语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完善组织的管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2]。国外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已经走向成熟,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健全中国式全方位立体化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使内部审计真正服务于组织管理。本文围绕内部审计的各阶段性环节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对策,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一步完善提出创新性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耸.新时代内部审计问题及创新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228-229.

[2]张荣荣.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9(10):22-23.

[3]赵婷.内部审計质量控制研究[J].纳税,2019,13(24):163,166.

[4]陈治文.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03):78-79.

[5]陈汉文,张志毅.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18-20.

[6]陈佳.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9(01):96-97.

[7]叶陈云.公司内部审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344.

[8]郑敬枝.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221-222.

[9]毕秀玲,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审计研究,2005(03):25-29.

[10]刘爱东,张欠欠.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现代金融,2013(10):236-237.

[11]潘新元.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建议[J].审计月刊,2017(7):42-43.

[12]郭彦君,杜丹.以内部审计改革提高企业治理效率[J].商场现代化,2018(5):103-104.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