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小说与“龙”文化

2020-07-23汪江欣

知与行 2020年3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文化

汪江欣

[摘要]中国的“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深深烙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与灵魂深处,自然也体现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中。金庸的小说在书名、人物角色名和武功名中有很多带有“龙”字,大部分都寄寓着中国传统文化。金庸使用“龙”这一传统意象,内里蕴含着儒、道、佛等多种思想文化,这本身也表明了“龙”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与积淀的多重内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独立与进取——儒家“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与和谐——道家“天人合一”理念;包容与创新——佛家“胸怀万物”思想。“龙”文化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深处的烙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以及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的力量源泉。“龙”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民族集体记忆,是促进和维系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情感纽带,更是激励每一个中国人自强不息、为民族奋进做贡献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得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精神之基。我们不仅要保护、继承、发扬“龙”文化的精神,更要促进“龙”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关键词]“龙”文化;金庸小说;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胸怀万物

[中图分类号]I2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3-0061-05

“龙”是一种神秘的神话动物,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物,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中国的“龙”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与灵魂深处。金庸是中国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凡有华人处,皆有金庸迷”,这样的高度称赞可以概括出金庸的武侠小说成就。金庸的武侠小说,蕴含着他想要传达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意图。金庸在2008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过这样的感言:“我写这个小说,不过是把中国的文化,把中国人心目中所希望的做到好人的(愿望)表示出来,所以今天给我这个奖,是给中国人全部的。我这个小说,人家都很喜欢,我小说里表现的情绪,都是中国人的感情。所以,今天这个终身成就奖,我个人是不敢当的,不过,我们属于中国人全部,是大家一起拿到的。我特别要感谢北大,北大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代表。今天这个奖在北大举行,我觉得非常好。也特别希望,中国的哲学,中国的文化更表现在我的小说里,跟大家一起分享”[1]。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中,也自然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龙”文化。

一、古籍中的“龙”

“龙”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与历史典籍中是有迹可循的。《周易》中多次提及“龙”:“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2]《礼记》中“礼运”篇有云:“麟凤鱼龙,谓之四灵。”[3]龙与鳞、凤、鱼,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灵兽。《山海经》中也有关于烛龙、应龙、夔龙、蛟龙等多种龙的颇多记载,如《山海经·大荒经》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4]。《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龙:“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5]许慎所理解的龙,是一种鳞虫,可以幽明、细巨、长短变化,春分时能飞升上天,秋分时则会下潜深渊,可以见出龙乃是一种神物。《文心雕龙》中说,“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6]。其中提及龙与凤的彩色花纹呈现出祥瑞之兆,可见,龙与凤被视作祥瑞的象征。除此之外,《后汉书》等历史典籍中也可见记载,如《后汉书·五行志》 曾记汉灵帝光和元年事:“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7]。

古籍中对于“龙”之形象说法不一。有的说其身形细长,覆有鳞甲,体长数十丈;有的说其人面蛇身,头有须角;还有的说其长有四足,马首蛇尾……绘画界则有一个“龙有三停九似”的说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三在记录了这一说法:“《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川王符言其形有九似: 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项似蛇,腹似唇,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声如戛铜盘。口有须髯,领有明珠,喉有逆鲜。头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8]“三停九似”说最先是五代南唐时画龙高手董羽所著的《画龙辑议》提出的,后北宋中期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将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李时珍等后人接受的正是郭若虚总结的新“三停九似”说。“九似”,意指龙是一种兼备多种动物形貌特征的异类。而关于“龙”的种类的说法也很多。比如,身披鳞甲的称为蛟龙,背有双翼是为应龙,头上戴角的名为螭龙,无角的则为虬,身躯较小者称蛟,大者称龙……也是依据传说中龙的不同形态而得的名称。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曾这样指出:“龙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复合体。”[9]

在神话传说中,“龙”能呼风唤雨,遁天入海,变幻体型,无所不能,是海洋世界的统领,是天神;在民间,“龙”则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它能够行云布雨,是一种能够保佑人民避灾趋福、心想事成的神明,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美好与向往,是受人喜爱的吉祥物;封建时代,“龙”更是被认为是帝王的化身——“真龍天子”,因其威严的形象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命皇权的象征,“龙虎之气”一词也成了人们对帝王之相的代称。可见,“龙”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

二、金庸小说与“龙”

金庸的武侠小说足有上千万字,表征众多,内涵丰富,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龙”的联系,明显地体现在书名、人物角色名和武功名这三个方面,且在其小说的思想内涵中也有“龙”之精神。

(一)书名中的“龙”

金庸的武侠小说共十五部(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是其十四部长、中篇小说的书名首字拼凑而成的,还有短篇小说《越女剑》并未包括在内),有两部直接在书名中就出现了“龙”字:《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10]。

“天龙八部”一词,来源于佛教,金庸在本书修订版的前言部分《释名》中就向读者解释了此书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悲喜。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現世人物……”[10]可见,金庸借用佛经中的名词来给这部作品命名,意在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非人”,但经历着尘世的大喜与大悲,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角色都经历了“大悲”,也寄寓了作者的“大悯”,整部小说因此流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希望以佛家思想来使人获得超脱。因而《天龙八部》这部小说的书名着实与本文讨论的“龙”扯不上什么关系,而是蕴含着佛家思想。

至于《倚天屠龙记》,此书名盖因贯穿全书的两把神兵利器而起,一为倚天剑,一为屠龙刀,书中有二十四字口号,“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然而,与这句话所勾勒的令无数江湖人士痴迷的屠龙刀者便能称霸天下所相反的情形却是:得到了屠龙刀非但不能“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反而会招致众多争夺与残杀,小说中一度成为屠龙刀主人的谢逊一直漂流海外,仍被武林中人记恨,其回归中土后更是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中。“屠龙刀”中所屠之“龙”,其实与前文所论的“龙”并不相同。“屠龙”是各个民族都有的一个神话和文学命题,在这里,“龙”是凶残的、罪恶的,人类屠龙,是生存所必需或者为了禳祸除灾。西方故事中的“龙”,大多是有罪的存在,象征暴力和邪恶;而在中国,除去大多数民族的“崇龙”“敬龙”行为外,也有着恶龙的形象,比如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就有不少屠杀恶龙的故事。“屠龙”与“龙的传人”两种母题都是存在的,在中华文化中,则更多地表现为后一种。金庸在此使用“屠龙”一词,并非想要传达西方的“屠龙”概念,事实上,“屠龙”一刀,非但没有带来权势与和平,反而招致了无休止的祸患和杀戮。而结局时,小说主人公张无忌重铸了断裂的屠龙刀,以其劈开皇宫中的龙椅,预示着人民起义最终战胜残暴的元末朝廷统治,在此屠龙刀变为了正义的象征,盖因张无忌忠厚无私、仁者博爱、心怀大义、全无邪念。这一情节,表现了金庸对于张无忌品性的肯定与赞许,以及寄寓了金庸对于民族大义、忠孝观念和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宣扬。

(二)角色名中的“龙”

金庸小说中有不少人物的名字或者江湖代号都带有“龙”字。最为著名的当为“小龙女”,《神雕侠侣》一书的女主角,“古墓派”传人,杨过的师父与妻子。“小龙女”是一个受到一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不仅因其美丽脱俗、纯洁清冷,仿若天仙,不食人间烟火,且因其武功高超,擅长“玉女心经”“九阴真经”“全真剑法”等多种功法,双剑合璧罕有敌手。“小龙女”的姓名未得而知,但可据书中内容推测出其应当姓龙。还有一个人物,史火龙,《倚天屠龙记》中的丐帮帮主。史火龙身负“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两种强大的武功,虽在书中并无太多戏份和亮眼的表现,但其武功不弱,武当七侠之一俞莲舟曾说“史火龙是条铁铮铮的好汉子,江湖上大大有名”。此外,还有不少英雄的代号中带有“龙”字。如,“紫衫龙王”黛绮丝,《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首,即后来的“金花婆婆”。黛绮丝擅长游泳,水上功夫了得,可算作顶尖高手。如,“鬼门龙王”沙通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人物,完颜洪烈手下五大高手之一,水上功夫极为了得,江湖上人称“沙龙王”,其武功高过柯镇恶些许。如,“风火神龙”封万里,《侠客行》中“雪山双杰”之一,武功不弱。再如,“飞天神龙”柯辟邪,《射雕英雄传》里,“飞天蝙蝠”柯镇恶的哥哥,颇有侠义之心,但武功不高。再有,“八爪金龙”司徒横,《侠客行》中长乐帮的原帮主,一个未曾出场只出现在他人讲述中的人物,可知其武艺不高。还有,“小白龙”韦小宝,《鹿鼎记》的男主角。韦小宝并不会什么武功,“小白龙”也并非什么江湖称号,而只是一个胡诌的名号。除去这些,还有一些带有“龙”字的,但并非什么重要角色,在此不一一赘述。

纵观以上列举出的这八个人物,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武功都不怎么高强,尤其是韦小宝,可以说是不懂武功;他们的品性也与“龙”难以联想到一起,如柯辟邪,根本没有“飞天神龙”的神通。只有“小龙女”,武功出众,品性高洁,却从不欲沾惹是非、呼风唤雨,遇事也能有自保之力,勉强可与“潜龙”相比。这是耐人寻味的,要么他们中的一部分,给自己取外号时,正是因为武功不太高,却想要有所成就,便起了个带有“龙”字的响当当的名号来予以自我激励或弥补,这颇有点中国传统的“以形补形”“缺什么补什么”的意味;抑或是他人为其起称号时,因着尊敬或者鼓励之意,使用了“龙”字。这都说明,“龙”在金庸小说中,包含着一种美好的向往和期盼。

(三)武功名中的“龙”

金庸的小说中,与上述的人名带“龙”字不太一样,含有“龙”字的武功大都是名副其实、威力巨大的神功,大致包括以下九种。其中金庸的读者们最为熟悉的当属“降龙十八掌”,这门武功在《天龙八部》及“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中都有提及,被堪称金庸小说中最高深者的扫地僧称誉为“天下第一掌法”。“降龙十八掌”共有十八招,“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等,均取名自《周易》,每招都挟带“龙吟虎啸之势”,威力巨大。擅长降龙十八掌的均为一等一的高手,包括乔峰、洪七公、郭靖等人。龙象般若功,《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使用的一门神功,是密宗的护法神功,堪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相抗衡。擒龙功,《天龙八部》中,萧峰因为天赋异禀而练成的一门失传已久的绝技,可以隔空取物、隔空攻击,与“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并称丐帮三大绝技。龙爪手,《倚天屠龙记》中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在光明顶一战中,少林空性大师以三十六招龙爪手和张无忌切磋,张无忌坦言须得同样用龙爪手与其对招,否则实在无法占得上风。倚天屠龙功,《倚天屠龙记》中,武当祖师张三丰创出的一门武功。张三丰将其传给了张翠山,在王盘山岛,张翠山以其对战少林三僧,让武功盖世的谢逊敬佩不已,后失传。攀云乘龙,《碧血剑》中一门上乘的轻功,木桑道长所使,与武当梯云纵轻功不相上下。龙爪擒拿手,《雪山飞狐》中,丐帮范帮主的拿手绝技。金龙鞭法,《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侠”之一韩宝驹的武功,小说中出现了四次,郭靖曾习得并两次使用。八卦游龙掌,《鹿鼎记》中,假太后毛东珠教给康熙的武当派武功,威力不小。这九门带有“龙”字的武功,未有浪得虚名之属,皆威力巨大,其中“降龙十八掌”“龙象般若功”等更是威震武林的绝技,可见金庸在给这些神功取名时寄寓其中的用意。

(四)思想内涵中的“龙”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书名、人物角色名和武功名中有很多带有“龙”字,除去如书名之类部分简单地攀扯关系外,大部分都寄寓着以“龙”文化为表征的中国传统文化。金庸小说不仅蕴含着他渊博深厚的学识,巧妙独运的匠心,也包含着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将儒、道、佛等多种思想文化进行阐释、融合。他使用“龙”这一传统意象,内里蕴含着多种思想文化,这本身也表明了“龙”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与积淀的多重内蕴。如,其《天龙八部》中表现出的各民族相互联系、融合的“华夷交融”思想,展示了他宽广的民族视野以及进步的民族观。《天龙八部》这部小说中,涉及民族众多,宋、大理、辽、西夏……金庸在庞大复杂的故事发展的安排架构以及众多人物角色的命运书写中,始终内蕴着“众生平等”“民族大同”的思想。书中三位主人公,段誉是大理国的王子,其生父段延庆是大理白族人,其母刀白凤是云南摆夷族酋长的女儿;萧峰是生在辽国长于大宋的契丹人;虚竹是汉人,成了西夏公主的驸马。这三位主角就已牵连起多个民族,而在三人闯荡江湖的过程中,更是展示了众多民族的风土民情。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这三位异族的结义兄弟在少林寺联手御敌,笔者认为这一情节可视为金庸“民族大融合”思想的表现。此外,书中萧峰虽为契丹人,却为了辽与宋两国的和平及天下百姓的安危而牺牲,是金庸书中真正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在这里,“国”与“民”都不再是狭隘的意义,这也蕴含着其民族观。这样的大统一、大融合、交流与共通、团结与和谐的民族观,也内蕴着中华传统文化中“龙”的精神。

三、“龙”文化之再思考

“龙”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变,丰富意蕴已为人所熟知,而这些意蕴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此,简要论述“龙”文化的意蕴并探讨“龙”文化的传承问题。

(一)“龙”文化的意蕴之思

“龙”文化存在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十二生肖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中就有“龙”的一席之地,十二生肖是古代纪年的方法,一直传承至今,其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五位,为“辰龙”,代表着祥瑞和吉利、幸运和成功。再如,成语中有很多与“龙”相关,龙腾虎跃,卧虎藏龙,生龙活虎,乘龙快婿,龙凤呈祥,龙马精神,望子成龙,龙章凤姿……谚语、歇后语、谜语、惯用语、对联等等传统文化中也都不乏“龙”的存在。还有,民俗文化中与“龙”有关的节日及习俗很多,如农历二月初二是春龙节,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如农历春节,“舞龙”很常见,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很多地方都有“赛龙舟”的习俗,等等。再如,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龙”,《柳毅传》《西游记》《聊斋志异》……艺术中更是颇多以“龙”为主题的作品。可见,“龙”在中华文化中体现为方面广博、影响深入、传承久远的,可以说,“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那么,“龙”文化内涵的意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独立与进取——儒。首先,“龙”文化虽融合了许多文化,却始终保持相对独立性,未被政治或是某一种宗教而同化,没有归属性,这是“龙”文化对精神的体现,是自成一格的。其次,“龙”身上的诸如可飞可潜、可行云布雨、可兆瑞避祸等神通,都寄托着自古至今人民的开拓与探索自然的欲望,彰显着劳动人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自古以来,“龙”都是杰出人物的象征,他们昂扬进取、奋发向上、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于自尊、自強、自信的追求和坚持。这种进取精神是一往无前、无所畏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是儒家的“自强不息”,这正是“龙”文化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2.团结与和谐——道。“龙”是许多物种及自然现象的融合体,不同要素在“龙”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正体现着团结与和谐的理念。中国包容着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由相互碰撞走向团结,中华民族由分裂走向大融合,这样一种大团结、大和谐也能通过“龙”的形象体现出来。而“龙”上可通天,下可入海,沟通着天与地,也进而沟通着天与人,它作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是一种代表人与人、物与物、人与天、人与万物的和谐形象,这样的多元融合与统一其实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有着内在的联系。

3.包容与创新——佛。“龙”的形象也是佛家“胸怀万物”的体现,且不仅是简单地包容与融合,更历经着不断地创新。“龙”形象的“三停九似”说就是不断完善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优秀艺术元素,不断使其变得更为完美。正是这样一种广收博取、融合创新精神,才形成了独特的经久不衰的中国“龙”形象。因此,“龙”文化也包含着包容创新的内涵。

(二)“龙”文化的传承之思

“龙”文化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日益深入地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深处的烙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以及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的力量源泉。对于炎黄子孙来说,“龙”文化不仅是他们血肉相连的民族集体记忆,不仅是促进和维系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情感纽带,更是激励每一个中国人自强不息、为民族奋进做贡献的精神动力,尤其是在今天,“龙”文化的精神内核正在不断鞭策和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此外,“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坚实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得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精神之基。身为“龙的传人”,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传播我们中华文化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保护、继承、发扬“龙”文化的精神,更要促进“龙”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四、结语

中国的“龙”文化产生之初,源自于先民的动物崇拜和神话传说,而随着数千年历史长河的不断流淌,已然融汇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与灵魂深处,已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一部分。金庸的武侠小说从多方面体现出的“龙”文化,正是一个鲜明的例证。金庸的小说使用“龙”这一传统意象,内里蕴含着儒、道、佛等多种思想文化,也证明了“龙”文化的丰富内蕴,大致包括:独立与进取——儒家“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与和谐——道家“天人合一”理念;包容与创新——佛家“胸怀万物”思想。当下,“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龙的传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保护、继承、发扬“龙”文化的精神,且为促进“龙”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志强.试论中国古代文化在金庸小说中的表现[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2]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汉]郑玄,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方韬,译注.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汤可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6][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M].王志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华书局,2017.

[9]徐菁.论中国人对龙文化的崇拜[J].才智,2018,(8).

[10]金庸.金庸全集(三联修订版)[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屈海燕〕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