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樱花常绽放
2020-07-23赵芮仪
赵芮仪
春至,花开,鸟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人却永远留在了2020年的春天。
还记得春节那段时间,大家都准备赶春运的最早一班车回家,陪家人看春晚、吃年夜饭,共同期盼新年的到来。可世事无常,疫情突然暴发。时间不等人,确诊病例一天接一天地大幅增加,完全没有缓和之势。那时的中国,面临着艰巨且未知的挑战。有的人,自觉就地隔离;有的人,主动为国家捐献物资;还有的人,默默走上了逆行之路。
98抗洪是解放军用身体顶在洪峰前,5·12汶川地震是解放军从4999米高空盲跳拉开生命通道,而今天的疫情防控战,是医护人员用生命和汗水去奋战的。每一次劫难的背后,都是英雄们毫不畏惧的牺牲精神,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千百万人的安全。所以你看,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华夏民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英雄精神是永存的。一灯破暗,百年光明。如同抗击非典时因公殉职的李唯本,距他的离开已有17年之久,但他的精神却延续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清明,旗落,鸣笛。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清明已至,举国哀悼。天安门前国旗半落,小女孩下车向国旗方向敬礼,过往的汽车停下了匆忙的脚步,笛声长鸣。在这默哀的3分钟里,我们带着最崇高的敬意送走了勇敢无畏的英雄们。别忘了为维护居民安全被殴打致死的李灿良,他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要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别忘了最早向外界发出防疫预警却不幸感染的医生李文亮,他告诉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别忘了为保护同事安全,感染后拒绝接受搶救和照看的院长刘智明,他告诉我们要为他人着想,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生命。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盼人间皆安,山河无恙。
疫情发生后,我们总说:“武汉别怕,樱花会开,春天会来。”终于,樱花开了,春天来了,疫情在一位位医护人员前仆后继的努力下,有了显著好转。许多省市病例逐渐清零,人们恢复了日常工作,而一些默默无闻的逆行者,却永远离开了。已故的英雄无法赏已落的樱花,幸存的我们也无法再见已故的英雄。不过,樱花会开到天堂,如同精神会永存人间。
【评点】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对疫情期间光荣牺牲的英雄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由衷的敬意。文章分别以“春至,花开,鸟语”和“清明,旗落,鸣笛”两句划分整体内容,前者领起事件背景,并具体举例,为下文做铺垫;后者以清明节为契机,抒发对中国精神的赞美之情。全篇情感真实而饱满,长短句结合,给人错落有致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