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田雅阁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及排除

2020-07-23龚成平

时代汽车 2020年7期
关键词: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龚成平

摘 要:汽车中的空调系统,是整个汽车组装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汽车的日常行驶中,空调系统是否能够平稳运行,决定着汽车内部的温度和舒适体验。如果在极端天气恰逢空调系统遭遇故障,则会使得汽车运行的舒适感下降,体验感全无。故而在这种情況下,对汽车的空调系统故障进行快速的诊断以及维修是很重要的。本文以本田雅阁为例,就汽车的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及排除,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本田雅阁;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1 引言

要想对汽车空调系统发生故障后的原因进行快速的诊断和排除,首先要对空调系统的含义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所谓的空调系统,其实指的是控制车内干湿程度以及具体温度的系统。它主要由四种功能组成,一是能控制车内的温度,既可以使得温度升高,又可以使得温度下降。二是能够合理的排出车内的湿气,提高人在车中的舒适感,三是能够煽动空气,使得空气流通,四是能对质量不好的空气进行过滤,使得空气的质量得到提升。

2 制冷系统的故障问题

由于空调系统构造复杂,故而出现故障问题的原因也多种多样。空调系统中常见的组成部分有:制冷系统、供暖系统以及通风和控制系统。下面将这些系统中的故障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论述。

2.1 制冷系统故障检测

要对如本田雅阁一般的汽车进行制冷系统的故障设施排查,首先要确定的是零部件是否发生故障。在确定零部件检查无误后,则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制冷系统的压力层面。对压力进行测试的流程如下:将温度的旋转按钮调制最低档位,之后在将所有车门全体打开,然后进行空气循环模式的更改,把风速调至最高速度。倘若在关闭空调后,压力迅速下降,或者对着冷凝器进行冷水浇盖时,窗内并无气泡产生,又或者冷凝器的导管的温度升高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则都预示着制冷系统的排放压力过大。倘若冷凝器的导管温度没有变化,或者对着冷凝器进行冷水浇盖时,车窗内有气泡产生,又或者在压缩机停止运动没多久之后,高压一侧的压力,就同低压一侧的压力相等了,这都是排放压力过小的综合体现。而无论压力大还是小,都不是制冷系统正常工作时应当有的表现,都会对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应当针对这些测试之后产生的现象,运用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

2.2 制冷系统的维护措施

由于制冷系统的压力大小,会影响到整个制冷系统的工作效率,故而应当对排气压力的大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维护。如果排气压力过大,那么在出现关闭空调后,压力迅速下降的现象时应当将制冷系统中的空气全体排空,并且灌注新的制冷剂。因为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制冷系统内部留有空气。倘若进行冷水浇盖后,车内并无气泡产生,这说明制冷剂的注入量过大,应当对系统进行完全排空,再注入适量的制冷剂。倘若冷凝管过热,那么一定是冷凝管内部的空气流通不畅,应当要适时的疏通冷凝管,使得冷凝管内的空气流通。这是对待排气压力过大的现象应当采取的措施,但如果排气压力过小,如冷凝管的气温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制冷剂不足,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措施,则应当是快速的确定制冷剂的泄漏位置,进行迅速的补救,之后还要注入适量的制冷剂作为补充。同样需要进行该项措施,才能完成补救的问题,是车窗内的气泡过多。但压缩机的压力问题,则不是靠注入制冷剂来进行解决的,而是要对故障零件进行更换。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压缩机的密封性遭到了破坏,具体说来,则是压缩机的排放气口或者阀门出现了故障。但不论是排放压力过大还是过小,都会对制冷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故而应当对此来及时的处理和分析。

3 电路工作的故障问题

不论是制暖还是制冷,亦或是通风,都需要空调系统在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来进行。倘若电路不能正常工作,那么整个空调系统也就不起作用了。所以电路一旦出现故障,一定及进行故障排查和抢修。

3.1 电路故障检测

电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都与电磁离合器有关。倘若电磁离合器出现了问题,那么电路便不能进行正常的电力运输。倘若在通电之后,电磁离合器不进行及时的工作,有可能是因为保险丝出现了异常,故而这个时候应当对仪表板后面的保险丝进行及时的检查。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电磁离合器本身的继电器发生了故障,继而导致了电磁离合器出现了故障。又或者,插头的额定电压与本田雅阁车中的额定电压不相同,并不是12V,在这种情况下,电磁离合器也是不会进行工作的。倘若以上检测均显示正常,那么就要检查控制点火开关的插头,其额定电压是否与本田雅阁车中的额定电压一致。随后对继电器的接头的额定电压以及车中发动机电脑的接头的额定电压进行检测,看是否有异常情况。通过这样一层层有条不紊的排查,就能够将问题找出,随后用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

3.2 电路维护措施

前文中,对可能出现故障的关键点进行了一一假设,故而电路的维护措施也应当是与这些关键点一一对应的。倘若电磁离合器出现了问题,应当在第一时间对仪表板背后的保险丝进行检测,看保险丝的情状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异常,就要立即更换保险丝。然后再重新进行电路检测。倘若保险丝没有发生任何异常,就应当继续下一个步骤,检查继电器。如果继电器发生了故障,就应当更换继电器。倘若继电器本身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就应当继续接下来的步骤,进行街头的一一测试,在发现问题的步骤上停下来,找出断路点,进行维修补救。只有这样一层层的筛选和补救,才能够使得整个电路故障的修理和维护在一个有条不紊的氛围中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电路故障缘由,进行及时的维修和补救。

4 风扇运行故障检查

不论是散热风扇还是冷凝风扇,都是控制汽车内温度变化的重要运行环节。倘若风扇运行出现了故障,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整个空调系统的供暖故障以及散热故障,因此风扇运行问题发生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是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诊断、排查和维护。

4.1 风扇运行故障检测

倘若散热风扇和冷凝风扇不进行自主工作了,那么就必须马上进行故障检测。首先如同电路运行一样,要进行保险丝的检查,检查保险丝是否完好。在这之后,再进行的是控制散热扇控制电脑那端插头的检查,检查它的电压是否与丰田雅阁汽车的车内电压相一致。倘若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则继续下一个步骤,检查散热风扇本身插头的电压是否超出了标准范围,之后再对二极管进行检查。这一套检查流程,是层层递进的,调理分明。倘若风扇运行故障是突然发生的,那么有这样一套完备的检测流程,面对故障就不必要太慌张,只需要按照流程检查完毕就好。这不仅是对汽车内空调系统的维修负责,也是对人身安全负责。

4.2 风扇运行维护措施

不论是散热风扇还是冷凝风扇,在进行了故障排查后,不论在哪一步出现了问题,都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如果是保险丝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应当在第一时间更换保险丝。之后再进行对控制插头的电压检查,以及对散热风扇本身插头的检查,如果说检查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应当及时的找出断路点,进行维修和补救。最后在对二极管进行检测时,倘若二极管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应当及时更换二极管,以免继续使用风扇,造成不必要的元件损失。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在对风扇运行的检测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再解决之后,都应当再重新检查一遍,直至整个空调风扇能够正常运作,才能虽是维修得当,诊断成功。不能在诊断出问题,进行维修之后,就想当然的以为不会再出現问题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5 鼓风机运行故障问题

鼓风机也是空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为空气的流通与循环提供动力的重要任务。倘若鼓风机不工作了,那么车内车外的空气交互也就停止了。

5.1 鼓风机运行故障检测

倘若鼓风机的运转速度出现了异常,应当将各个档位的转速都进行细致检测,倘若空调系统处于制冷阶段,就将制热打开,检测鼓风机的运行状况。倘若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状态,就将制冷打开,检测鼓风机的运行状态。倘若均未异常,则应当对鼓风机进行拆开检测,查看插头的各个端口与车身之间的兼容情况,最后再进行电阻器的检查。

5.2 鼓风机运行维护措施

在对鼓风机的故障逐一排查,明确故障缘由后,就应当对鼓风机进行维护。如果鼓风机在各档位检测之时,就已有异常,那么应当拔下插头,检查电阻,倘若电阻显示正常,那么则应当考虑更换电阻器。如果是鼓风机内部风扇开关的插头各端口与车身的兼容性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应当对风扇开关进行更换。然而不论如何,都应当对已发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不能拖沓也不能敷衍了事。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丰田雅阁汽车中空调系统故障的维护和诊断,是一个极其细致又工程量浩大的工作。也正是由于检修困难,汽车使用者在日常的汽车行驶中更应当注意对空调系统的爱护和珍惜,同时也应当避免电力的浪费以及空调系统的无端损耗。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汽车的使用者应当引起格外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汉龙.本田雅阁被水淹后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J].汽车电器,2013(03):45-47.

[2]陈洪燕.本田雅阁空调不制冷[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0(09):62-63.

[3]赵国迁,张德生,王瑛璞.广州本田雅阁空调系统鼓风机的电动机及其电路故障的检修[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05):46-47.

[4]陈立辉,杜彦蕊.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空调系统的检修[J].汽车电器,2004(07):28-31+34.

猜你喜欢

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专利浅析
浅谈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基于EMD和SSAE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暖通工程系统中的节能问题探讨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
基于云的短波发射机机房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在文物保存方面研究
基于变频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分析
对于确定空气调节系统新风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