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2020-07-23胡微民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小学语文

胡微民

摘要:小学语文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是“以人为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要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贯彻人文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6-0069-01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情感,重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探讨的是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

1.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在学校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长辈,很多小学生都很尊敬和喜爱自己的教师,把教师的一言一行当做权威看待。因此,教师的行为和语言是对小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或在日常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都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学生,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影響学生。在教学当中,更要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对学生关心和爱护,而不是学生犯了错误就加以责怪。教师如果自身做的优秀,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示范性,如果教师自己不以身作则,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语文,就是语言文学的艺术,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语文所蕴含的感情。让他们从语文学习中树立人文精神,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阅读能带给人更美好的体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许多句子都说明了我们要勤于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项环节,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贯彻人文教育[1]。阅读不等同于浏览,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多进行几遍阅读,用心体会文章当中蕴含的感情和传达的道理,感受到阅读当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只有广泛阅读,用心阅读,才能体会当中的人文精神,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读完这篇课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位父亲坚持要找到自己的儿子?”“究竟什么才是‘总会和你在一起?”等。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之后,才能够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信心。那句“总会和你在一起”,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管儿子是不是还活着,他都要找到自己的儿子,履行他的承诺,跟他在一起。这样,学生在阅读当中自然就感受到了课文背后的感情,知道了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充满希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自然也认识到了人文精神。

3.在词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不仅是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渗透人文教育,在词语教学中也一样可以渗透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一些情绪饱满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含义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之一。如“悲愤”、“伤感”、“兴高采烈”、“心急如焚”等都可以很好地表达感情。教师在教学词语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人文价值,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还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从一些词语中也能够感受到做人的道理,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启迪和教育。

比如,在学习《尊严》这一课时,学生一开始可能无法理解到底什么是“尊严”,为什么“尊严”让人如此看重呢?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这篇课文之后自己说说答案。学生通过学习才会明白“尊严”一词的含义,明白“尊严”对人的重要性,明白为什么这个年轻人坚持要干完活才接受那些吃的食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才能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尊严”,在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中才会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或者与同学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周围有没有像这个年轻人一样的人,他的身上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等[2]。这样通过多方面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

4.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感悟

语文,语言文学的艺术,而艺术则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在教学时也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用语文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并把自己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观察生活也能够让学生开拓眼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能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学生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才能更好地树立起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一课时,课文讲述了蒲公英、蚂蚁、雪花等各种声音,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声音。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照着课文说说,自己在平时有没有观察过大自然中的生物,有没有听见过他们的声音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所说的记录下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这样,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当中感受生活,自然而然就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提升了他们的人为素养。还让他们发现了生活的美好,养成了观察生活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次,可以在阅读和词语教学中通过分析和体会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和体会。教师要用合适的方法,切实推动语文教育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袁冬梅.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9,(28):204.

[2]魏利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读写算,2018,(14):76.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小学语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