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刺绣被误以为是水墨画
2020-07-23
“太美了!根本看不出来是刺绣,还以为是江南水墨画!”这几幅刺绣,气质安静恬淡,一如中国水墨画的风格,正是苏州刺绣世家姚惠芬的作品。
传统的刺绣,审美风格偏向大红大绿,不适合烟雨江南,所以姚慧芬创新了江南水墨绣法。在她手里,针线做了笔墨,织布就是宣纸。
姚慧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自幼学习刺绣,是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从事刺绣行业,我从小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小的时候,姚慧芬的玩具就是针线。但是真正让姚慧芬喜欢上刺绣的,则是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刺绣图。“16岁的时候,跟父亲去苏州吴县刺绣厂,看到一位师傅正在绣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一刻我就心动了,想着要是哪天,我也能绣出这样的作品多好!”这一心动,成就了姚慧芬的刺绣之路。
铅笔简笔画刺绣,是姚慧芬的特色之一。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姚慧芬立刻绣了一组简笔画,声援武汉!
针线这种东西,总感觉很难描绘出自然的曲线,可是你看姚慧芬的针线图,每一根发须,都弯曲得恰到好处。这个绣法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这是姚慧芬独创的“简针绣”刺绣技艺,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姚慧芬最出名的,还有中国古典工笔画刺绣。中国工笔画,讲究“有巧密而精细者”,工笔画刺绣,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7年,姚慧芬凭借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技术,接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邀请,她带去的34 幅当代苏绣作品,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技艺之美。
其中的一幅《骷髅幻戏图》,引起了很多国外友人的驻足。姚淑芬绣了多個版本,展出了四种不同的针法,她这样做就是为了从中寻找更合适的针法,同时也是对传统针法的一种创新和升级。这是中国刺绣第一次参加双年展,姚慧芬也因此奠定了自己刺绣领军人的地位。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美术馆”“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刺绣,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苏州地区的老人都不再传承这门技术了,姚慧芬却接过了这个重任。“在苏州的一次展览中,有一个六十多岁的绣娘,一直围着我的两幅作品看,看了半个多小时还不肯走。我问她是做什么的,她说她也是做刺绣的,但是做了几十年这些针法她都不会做。”这让姚慧芬感受到,她对刺绣不只有热爱,还有一种责任心。“用新的针法,唤醒刺绣古老的生命,让它们再一次活过来,我感觉我要做的应该就是这件事。”
“尽精微而致广大”,这是苏绣的要领,也是姚慧芬想带给世界的一种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