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显祖与庐山的不解之缘

2020-07-23萧德齐肖奕肖亮

江西画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莲池汤显祖万历

萧德齐 肖奕 肖亮

有人问,汤显祖和庐山有个什么关系?汤显祖笔下所描述的庐山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他创作的“临川四梦”情佛交织?庐山的佛教文化对他的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今天笔者依据徐朔方笺校的《汤显祖全集》在考察庐山后,用一个新视角来为你解读。首先引入汤显祖五首庐山诗文,来理解他从“形”到“神”的写照,回答汤显祖和庐山有什么关系。

汤显祖庐山诗文

1.发小孤,风利,一夕至官塘

(作於万历五年(一五七七)丁丑南归途中。二十八岁。)

晓色飘清江,牵风度蠡阳。初惊绿苹转,载叹白波扬。柁随元气鼓,人凭清御翔。淡淡不可留,泱泱何处望?但见匡庐山,亘绝填穹苍。瀑碎风雷声,炉飘烟雾香。天门同礚礚,碣石并蒋嶈。三山还日耀,五老更云藏。讵映金沙彻?虚牵水碧光。邈矣灵踪袐,快哉风力长。夷犹超信宿,迅刷掩羲暘。垂云马当曲,钓月渔台旁。五两吹无尽,三千击末央。歌风扬激楚,洒酒答沧浪。由来天水便,惟有大舟当。

【解析】汤显祖在庐山市看见的真实庐山:“但见匡庐山,亘绝填穹苍…”也是对庐山自然美的真情描述、雄伟、壮丽;还有,有声有色的重叠象声词,也平增诗中庐山浓郁的气氛。

2.南康一夕至东流

秋风菊浦犹残菊,春雪梅林欲破梅。

星子县前明月动,仙人湖上白云来。

【解析】汤显祖看见的星子与鄱阳湖。

3.思达观

何来不上九江船,船头正绕香炉烟。

第一人从欢喜地,取次身居自在天。

语落君臣迥照后,心消父母未生前。

看花泛月寻常事,怕到春归不直钱。

【解析】这是一首怀念归宗寺主持达观所作的禅诗,诗中体现了对达观弹师的情怀,也表示出归宗寺达观对汤显祖思想的影响,此刻的汤显祖在诗中表露出佛学底蕴深厚,佛理浓郁明代沈际飞评“看花”句云:“得大休歇”,多有禅意,汤显祖的诗中,也记载着他一生和 达观的思想与交往,就是一种长期的情佛交织之中。诗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从诗中可见,多年来对汤显祖佛教思想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禅宗大师达观。

4.水月匡山结腊寄问邢来慈

无生休说未生前,话到无生不偶然。珍重白头吟望尽,万山残雪九江船。

【解析】佛理禅意浓厚。

5.续栖贤莲社求友文

【选摘】:吾弱冠徘徊坠簪池上,因而自念,异日投簪,庶其在此。四纪而馀,因循未果。迩欲奋飞开莲续社,而故林驰传,颇得栖迟。

【选摘】:津梁一处,允惟厥中,则有唐少室山人李公所隐栖贤故基。谷林石淙,雷动车震:桥名三峡,循涯眺听,空寒应心。五老双流,倾其左侧:龙渊鹿洞,趿其近间。真不尽之灵墟,而无为之尽垝也。

【选摘】:冬春间,而栖贤老释乐愚寔来。乐愚曰:虽然,非有同心,安能久处?……“吾愧其言”。

【解析】

文章第一段,叙述坠簪池上来龙去脉。文章第二段,叙述栖贤释乐愚所来之言。文章第三段,吾愧其言,内心惭愧。全文中,汤显袒表达了为情所困的中心,强调了自己从西山云峰寺莲池坠簪开始至栖贤莲社求友,一心向佛、念念不忘云峰寺之约,志在莲社的夙愿。晚年汤显祖生活凄苦,家中又接连遭灾与丧子之痛,好友达观禅师被害狱中。加剧了他内心痛苦。尤其达观曾不断关注并劝说汤皈依佛门。汤显祖遂有强烈的再续栖贤寺结莲社之念。并效庐山慧远,拟启建连社,用以出

世。万历四十二年(公元l614年)年已65岁的汤显祖邀约友人汤嘉宾、岳潜初往庐山栖贤寺隐居共结莲社。“另外汤显祖曾为庐山栖贤寺迎请得长六佛像,“安奉庐岳棲贤”。

庐山情结因缘际会西山云峰寺

笔者再深入讲讲汤显祖和庐山的关系。

汤显祖到庐山的起因是什么呢?真可达观又称紫柏禅师,他于万历二十年曾任庐山归宗寺主持、万历二十三年为搭救憨山大师出狱一事,在京奔波。万历二十七年,时为庐山归宗寺主持的达观禅师从归宗寺出发赴京以弘法救世为已任。万历三十一年(1603),朝廷执政以达观参与“妖书案”为名,在北京将达观禅师逮捕入狱,迫害至死。

湯显祖与达观禅师云峰寺“一遇”可以说是一种佛缘。西山坐落在南昌城西北郊,据清《新建县志》《西山志》,西山是佛道两教圣地之一。隆庆四年秋,汤显祖来南昌参加省试,中举,为拜谢主考官,汤显祖攀山越岭来到云峰寺,并畅游西山。时夕阳西下,秋日的傍晚,晚霞映射,层林尽染,汤显祖走出山谷里的寺门。他在寺庙外莲池边稍事休息,以池水为镜整整衣冠,不料一不留神,头上一枚束发簪失落于寺前池塘中,望着莲池秋水,遂题《莲池坠簪题壁二首》于寺庙壁上,其中有:

搔首向东林,遗簪跃复沉。虽为头上物,终是水云心。

桥影下西夕,遗簪秋水中。或是投簪处,因缘莲叶东。

诗文大意:“向着庐山东林寺的方向,我以池水为镜,整整衣冠,搔搔头,一不留神,头上一枚束发簪失落于寺前莲池中。束发簪由我笃信佛祖、辛辛苦苦将我从小抱大的祖母赠送的,望着发簪在莲池中先跃再迅速沉下,心潮如浪翻腾,虽说束发簪是插在我头上,但终归是落于云峰寺莲花盛开的莲池中。从寺前的桥影中也可见现在是夕阳西下的时侯,我的发簪静静躺在满满的莲池秋水中,为什么别的地方我不会掉簪,而唯独掉簪的地方是在西山 云峰寺莲池,应该是我和佛有因缘”。

倘若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庐山归宗寺高僧达观不游方至此,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达观偏偏游方到此,更是对这两首充满禅意的诗赞叹不已。庐山归宗寺达观是个禅理深的高僧他从诗中解读出年轻人的才气和禅意,认定汤显祖才华出众,内心中潜藏着“归隐”之意,他开始长达二十年对汤显祖的寻找,从此拉开了汤显祖与庐山的情缘。

我们知道净土宗又名莲宗,汤显祖西山云峰寺莲池坠簪,使他从佛理上联想到东晋慧远佛祖开拓的庐山东林寺莲池,汤显祖借莲悟禅,达观游方至此,依据连宗,认定汤显祖“有宿缘,可以度之出世”。

五遇达观,入世出世“窥得宗风”

据达观在追述他与汤显祖的交往过程中说:从游西山云峰寺开始,他和汤显祖有五次相遇。以此为根据,我们一起走进汤显祖和达观的五次相遇。

一遇是庐山归宗寺高僧达观游方至此,见到汤显祖题诗的寺庙壁,认定汤显祖“可以度之出世”。

二遇是万历十八年十二月(15900)在南京的好友、刑部官员邹元标家,汤显祖和达观第一次实遇 南京实遇是达观禅师二十年孜孜不倦寻找的结果。达观当着汤显祖,邹元标面,背诵莲池坠簪题壁二首,汤显祖大为惊讶。

三遇是汤显祖曾冒风雨拜见达观禅师。汤显祖在南京雨花台高座寺欣然礼拜达观为师。达观先后给汤法名“寸虚”“广虚”“海若上”,达观许约:要规劝汤显祖弃官出家,皈依佛门。

四遇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达观来到遂昌踏访汤显祖。汤显祖陪达观游遂昌唐山寺。达观引用了当地佛教传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顶一轮明月映入水面,金鱼以为是食饵,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而月影在鱼的千万次吐纳后化为金丹,鱼吐乔后也得成正果,化为龙”。达观是要借用唐山寺这一传说,真心地希望汤显祖也能像“鱼化为龙”,希望汤显祖皈依佛门。

五遇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二月,达观去临川看望汤显祖。直到第二年万历二十七年(1599)正月十五,汤显祖把达观送至南昌两人惜别。此时的汤显祖在官场遭受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心灰意冷。达观的探访让汤显祖精神一振:“珍重别情长忆否,随时香饭劝加餐”。两人朝夕相处长达一个多月。第五次见面会晤,达观对汤显祖的宗教影响也达到最深”这次相会后,汤显祖出世归隐意向渐浓。“说到无生生便降,偶随船影出章江。西山雨气朝来捲,不是珠廉是法幢”。

庐山是汤显祖魂牵梦绕的地方

五遇后,汤显祖在《南柯梦记》第八出《情著》剧本中,即以“月影”“鱼吞金饵”为意象,在《南柯梦》的戏剧舞台中尽情表现佛理禅趣。在达观的影响下,汤显祖效庐山慧远,续栖贤寺,是从《莲池坠簪题壁诗》思想发展到与庐山的一种必然。归宗寺达观也促成了汤显祖的诗文不停地在“情”与“佛”之间打转,从而创作出举世瞩目的‘临川四梦,剧中情佛交织。

一首西山云峰寺《莲池坠簪题壁诗》,从21岁至65岁,说了44年,说了6次,最后是志在庐山开莲续社的愿望,实属罕见。足见达观禅师对汤显祖的影响。

汤显祖留下近二十篇庐山诗文,近七十篇思念达观的涛文,揭开他强烈的思念庐山情结。庐山是汤显祖四十四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因时空关系,汤显祖晚年未能亲自去庐山栖贤寺完成一生中的重要心愿,隐居庐山,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汤显祖和庐山的核心联系,就是归宗寺达观佛教思想影响汤显祖,并且渗透、贯穿、体现到他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和戏曲文艺创作之中。纵观汤显祖一生,诚如汤显祖所说,从西山云峰寺到庐山栖贤寺,这一真实例子中,探索到戏曲家汤显祖头脑中佛教思想的萌动发展,毫无疑问,明代庐山归宗寺住持达观对汤显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汤显祖创作的“臨川四梦”,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内容也同样受到影响,可谓影响至深。对全面了解汤显祖和庐山的情结提供了佐证。汤显祖人生实践和文学创作都真实的烙下汤显祖和庐山的烙印。

作者:

萧德齐:南昌社科院特聘研究员

肖奕:南昌市二十九中学教师

肖亮:编辑

猜你喜欢

莲池汤显祖万历
我的书法
赏荷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绥宁大园古苗寨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抚州市积极推进汤显祖名篇进教材
汤显祖为戏成痴
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
汤显祖为戏成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