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异同性比较

2020-07-23曲秀钰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综合类理工类汉语言

曲秀钰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培养目标”的研究概述

培养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领域,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重要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进程等。培养目标作为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间接联系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且是学校人才培养检验成果的验证标准,是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指向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应用,以“本科培养目标”为检索关键词,现有1197篇文献,可以发现相关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之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三年关于此类文章共发表294篇,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筛选归纳,可以注意到关于“本科培养目标”大多集中于培养目标定位和反思、一流大学与培养目标的联系、培养模式探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四类角度文献,而本文在此基础之上,从“培养目标比较”的角度进行论述,其中对于“培养目标”概念的界定,内涵关联性较大的则为培养目标定位、一流大学培养目标两类文献,进而细分为目标概念的源流、培养目标意义、大学职能、双一流建设背景四种切入点。

首先,从“目标”概念的源流来看,通过对字义、管理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康德哲学关于“目标”的理解整理,进而得出“教育学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关人才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1],由于教育是围绕“人”进行活动的,因而在教育领域,培养目标既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共性,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教育属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培养目标具有或相同或不同的标准以及差异性的要求,进而可以从中进行比较。

其次,从培养目标的意义界定上来看,“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它为人才培养的定位指明了方向,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学校自身办学实力、特色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的综合体现”[2];由于大学所属性质不同,不同的大学无形中被赋予不同的社会价值意义,进而可能形成不同的培养目标观,一种指向顶级大学、一种指向普通大学,“一类是研究型人才;一类是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是通过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来培养,或者是由那些顶级研究型大学通过本科层次的教育来培养,而其它类型的大学一般将本科生定位于培养成应用型人才”[3]。

再次,从大学职能来看,“一流大学的治理能力=学术生产力+人才培养力+文化创新力+社会服务力”[4];“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上,学术界基本上都达成共识,即人才培养应该是大学的基本职能”[5],人才培养作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具有关键性、不可替代性和多维性。其关键性在于,每一所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高屋建瓴式的指向标作用;不可替代性在于,人才作为一所大学面向社会的重要输出,承载着国家建设新时代的重任;多维性在于,培养目标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考虑个体发展的多维度,如需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强调能力的提升、凸显价值的弘扬。

最后,从双一流建设背景来看,“重视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6];“探析我国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遍特征与差异特征,对于‘双一流’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7]通过对这批文献的研读,本科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本文将对培养目标的论证聚焦于高校本科阶段,而不是研究生阶段。此外,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与世界顶级大学的关联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关联度一是体现在国外一流大学对我国一流大学的借鉴意义,二是体现在我国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向世界一流方向发展,从而衍生出创新的人才发展向度和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双一流’的建设本身就是建设世界的一流大学与学科”[7];“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造就领袖人才、促进研究创新、提升综合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公民五个向度,价值取向表现出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等”[8]。

综上所述,本文提到的“培养目标”具有以下内涵和特点:第一,是有关高校内部人才培养活动的目标,满足个体和社会双重需要;第二,最终培养成一种类型化人才;第三,体现教育活动的方向性,能够落实知识、能力、价值等多维度因素;第四,聚焦政策潮流,符合时代特性。

1.2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培养目标关联度的现有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培养目标的关联度体现在两点关键词:一是“培养目标比较”,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在知网数据库中,将检索主题设置为“培养目标比较”时,文献包含有“人力资源管理”“体育专业”“英语专业”“医学”等不同专业关于其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前提下的培养目标比较,因而,从已有同类文献主题的类比上而言,是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高校本科培养目标比较的。将检索主题设置为“汉语言培养目标”时,文献主题包含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培养方案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设置等等,而现阶段明确指出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尤其是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培养目标比较的文献,暂时还缺少专门性的研究文献,具有充足的可完善空间。

2 我国高校本科培养目标的内容及异同性比较

本文选取以下几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比较对象,包括五所理工类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之所以在理工类高校中选取这五所大学,一是因为此些学校虽然都归属于理工类,但各有优势且有所侧重,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同批次理工高校的相似情况,二是其在发展理工科优势的同时,亦关注学校人文素养和文史素质的培育,三是其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按照教育部规定在学校官网上公布培养计划,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得到保障;包括六所综合类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之所以选取这六所高校,主要原因在于此些学校文化底蕴浓厚,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相对性的优秀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

对于高校本科培养目标内容的研究,首先要对其进行查找和收集,关于文中选取大学的相关信息来源皆为各高校官网,现汇总如下,表2为五所理工类大学培养目标汇总,表3为六所综合类大学培养目标汇总。“大学培养目标的描述主要包括定性与定型两类”[1],从这种观点来看,定性指向人才特性、定型指向人才分类,由此可以呈现延展性思维:特性使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彰显多维度,分类使人才培养的结果突出类型化的指向,使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发生多维度与类型化的综合作用力。

表2 五所理工类大学培养目标汇总

表3 六所综合类大学培养目标汇总

2.1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维度

培养目标是各级高校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即带有教育目的的共性,又带有高校主观性的理念,是共性和特性的结合,因而不同高校之间有差异性亦有同一性。根据上述汇总,通过提取关键词和中心词的方式,各个高校培养目标可以呈现不同维度的分解,并在理工类与综合类大学之间表现有一定的异同性,包括知识、能力、价值。通过对几所样本高校的培养目标的整体把握,知识可细分为专业知识、跨文化知识学习(国际文化视野);能力可细分为专业能力、综合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价值可细分为可持续发展价值、社会需求价值,如表4所示。

表4 人才培养多维度

第一,“专业知识”维度,二者对此展现了相同的重视程度。关键词和中心词指向“文艺理论”“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基础知识”等同内涵词语。通过对两类高校培养目标的观察,可以发现,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是都体现了“专业知识”这一维度,并且是首要表达维度,尤其在理工类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尤为明显。在选取的理工类样本高校中,除却面向留学生的北京邮电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剩余四所大学,在培养目标中的第一句话都可以概述为:“培养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说明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培养专业知识作为第一要务,或者至少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在选取的综合类样本高校中,虽然没有全部开宗明义式地表达出对“专业知识维度”的重点关注度,但依然可见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显著地位,虽然与理工类高校相比,其重视程度稍微降低,但这种微弱差异几乎可以忽视。

第二,“跨文化知识学习”维度,二者对此呈现了同等的弱势点。关键词和中心词指向“国际”“跨文化”“文化视野”“国际视野”,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剧,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也相应地体现了对跨文化的交流学习能力,表现了符合新时代潮流的国际文化视野。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分解,理工类高校中有“同济”“中石油”“北邮”体现了这一维度,综合类高校中则有“北大”“中南大学”,无论是理工类大学,还是综合类大学,在“跨文化知识学习”维度都显现弱势,或者没有在具有指导性的培养目标中提到跨文化知识学习以开阔视野,或者倾向不够明确,如中国石油大学“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南大学提出的“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行业精英人才”,这里“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的提法可以解读为跨文化知识学习、国际视野,也可以解读为关注外语能力。由此,说明我国高校普遍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国际视野需要继续培养。

第三,“专业能力”维度,二者对此存在相同性,都有所涉及。关键词和中心词指向“中文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人文素养”“能在……从事……汉语言文学相关工作”。专业能力是每一所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都应该在其培养目标中所展现的,是联系企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桥梁,高校通过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学校学习并加强专业能力的训练,以此作为就业时的敲门砖。毕业生凭借“专业能力”这块敲门砖进入何种企业,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理工类专业的专业技能的外显性较弱,高校对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的专业能力维度更要明确、具体、细化,关注毕业生对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阅读古文能力等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

第四,“综合发展能力”维度,二者对此存在差异性,相对来说,综合类高校更倾向于人才培养过程的综合发展能力,理工类高校也稍显不足。“综合发展能力”是一个由多角度、网络化、复合型能力层面所组成的能力系统,其关键词和中心词指向“组织力和团队协同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综合批判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多元的社会分工结构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发展能力是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必要能力,各个专业按照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强化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就势必要从源头上进行完善。对于理工类高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并非优势学科与强势专业,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由于经验的缺失,会出现非预期的不完善之处。然而,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都应积极向世界一流高校、一流专业乃至国内一流高校、一流专业借鉴经验,从形式到实质皆进行一次有关人才培养质量挑战。

第五,“创新能力”维度,二者存在相同性,即培养目标对维度关注不足。关键词和中心词指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我国对“创新”“创业”“创造”的关注从未减弱,中国正处于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每一所大学都责无旁贷,培养能够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科技卓越的创新型领军人才,是每一所大学应有的追求,是大局意识的高度呈现。在选定的样本培养目标中,体现“创新能力”维度,理工类的有同济、长春理工,综合类的有吉大、武大、中南,说明我国当前本科人才培养大部分缺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意识。在培养目标的“创新能力”维度下,长春理工大学是优越于同批次大学乃至排名比其靠前的大学,这是对其他有同专业大学敲响警钟,现有的学科优势地位在新时代的学科建设中可能重新洗牌。

第六,“可持续发展价值”维度,二者存在差异性,从表中可见,综合类大学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而理工类则对此有所忽视。关键词和中心词指向“报考研究生”“终身学习”“继续深造”“自主学习”等,此维度是学生对学习的继承、发展、探索、延续的动态过程,本科培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阶段的结束,而是为了能够更充足更完善地填充知识。对于综合类的样本大学,在培养目标中,都蕴涵了“可持续发展价值”维度,其培养过程是相对开放性的,赋予了学生个体更广泛的发展可能性和思维延展性;对于理工类大学,相对缺少这种维度,其培养过程呈现相对封闭状态,不仅不符合高校应有的开阔视野,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七,“社会需求价值”维度,二者都对此具有相同且同等的重视程度。关键词和中心词指向“能在……从事……汉语言文学相关工作”,新时代大学的职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是评价一所大学价值的重要环节,高校社会服务,不仅仅体现在高校科研创新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创收,还应体现在高校人才为社会服务所产生的价值贡献,因此,在培养目标中体现“社会需求价值”维度,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2.2 类型化的人才培养结果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本科生规模逐渐扩展,正在由大众化阶段逐步迈向普及化阶段;2015年提出双一流大学建设以来,政府和高校越来愈由关注人才数量转向人才质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成为各所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人才质量的优劣评价最后也将落实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果指向,这里的人才培养结果指向,指的是本科时期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结果,人才分型分类将成为人才培养结果的必然趋势,培养成为何种符合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类型,将逐渐成为各个高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使命。通过对选取的高校样本对比,可以发现:对于培养目标的结果而言,更多地呈现为人才类型的差异性,如表5所示。

表5 人才类型

综合类大学总体上侧重人才培养结果的专业性,缺少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如南京大学“一专多能”、中国海洋大学“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都鲜明地体现了此类型,而北京大学“学科研究人才”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专业性,但学术研究势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因而也可分析出其培养目标结果存在专业性的目标倾向。在理工类大学的人才培养类型中,也有指向“专门人才”,但是两类学校对“专”的内涵存在有不一致定义的可能性:“学位直接地表征和确证的是人们在某一知识领域所达到的知识专门化、系统化和创造性的程度”[10],如果专门化对应的是“某一知识领域”,那么“专门”就和“复合”产生了冲突性,在综合类大学中,“专”和“复合”的组合模式是常见的,而在综合类大学中,排除中国海洋大学,二者很少组合在一起。

相比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类型整体上则更倾向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关于复合型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性权威性的解读,但是就现有的研究来看,至少可以确认“复合型”是一种至少了解并尽可能掌握和应用两门文化领域或学科入门级知识的培养类型,“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领域中常识知识复合性、一般能力复合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复合性的人才”[11],从这种角度来看,理工类大学在无形的校园文化、理性思维、学术环境的熏陶或有意的课程体系、课堂讲解、学业评价的培养中,对学生进行多学科复合性输入式培养,以同济大学为例,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文理兼容的课程,如必修高等数学,这是同济在课程体系中进行得有目的地安排;同时在课外安排自然知识相关的讲座,发挥校园学习环境的优势影响,以此契合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此外,在理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长春理工大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也有所关注,但其复杂特性易使大学难于把握具体培养过程,至于北京邮电的“国际化”,因为面向留学生,故而可视为特例。

通过对理工类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综合类大学的比较论述,得出培养目标异同性的结论,进而分析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现存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不仅对理工类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活动有借鉴意义,而且对综合类高校改进培养目标、完善人文学科建设有警醒意义。

3 我国高校本科培养目标现存问题与改进路向

3.1 培养目标存在趋同性,加强特色建设

通过对两类学校的对比分析,二者的同质性明显多于二者的差异性,甚至同类高校中,不同批次大学的培养目标也存在相同性的倾向,如理工类的同济大学和综合类的南京大学,有五个培养目标维度是相同的;再如同时理工类的同济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也有四个维度是相同的。而本文培养目标的七个维度,主要来源于十一所选取大学的培养目标,从理想角度来看,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百家争鸣、各显特色、存在稍少的同质性特点,但是现实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呈现的情况是相反的,各所学校并没有针对自身发展现状、融入办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合理设计培养目标。

我国正处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改革之路上,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而人才培养质量又和双一流建设息息相关,所以培养目标问题间接地影响了双一流建设问题。培养目标的特色建设需要先行者,双一流建设,是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想要在双一流建设中保持前排位置,势必要树立竞争意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加强培养目标的特色建设,是其不可忽视的一环。首先,规范并落实大学章程,高校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开展新特色建设工作,“新”意味着机遇与突破,也意味着风险与挑战,这就需要规范化的大学章程作为前提保障,将大学章程由“悬置”状态切实落实于实践工作,在上层建筑的引导下保证培养目标特色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其次,明晰核心办学理念,每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是特有的、隐形的,办学理念正是厚重的校园文化的表现,其随着大学历史的沉淀而不断丰富,将办学理念融入到学科建设中、课堂教学中、课外活动中,进而汇总进培养目标中。

3.2 创新维度突显不足、视野维度支撑面小,突出教学实践指导

我国一直在人才培养的创新维度方面有所欠缺,“只有紧紧抓住了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是真正抓住了现代化的关键,抓住了立国之本”[12],“图赫认为创造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13],普遍认为创新能力是可以被培养的,尽管高校意识到创新性的重要并开始采取相应的实践措施,但是一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高校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举措占有总要原因,其创新意识仍然有待加强,从培养目标上来看,很多大学依旧没有把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纳入培养目标,如果培养计划、教学大纲都没有体现出鲜明的创新导向,教学实践中如何凸显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与国际接轨性加强,政府对教育培养的视野维度投入了越来愈多的关注度,“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14],但高校在实际人才培养活动中,并没有树立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多地还是将眼光局限于自身发展、社会需要和国内现状,没有足够地培养国际人才的决心、雄心和信心。

改善这种培养目标维度缺失现状,最重要的便是教学过程,这是从制度目标落实于人才培养活动实践的核心环节。信息时代的来临促使高校作出顺应时代的教学变革,从实践中找存在,从规章中找标准,培养目标作为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纲领性要求,要突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为避免宏观上的定位模糊,其指导可具体为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微观规范,并充分契合对创新维度、视野维度的培养。“大学教学过程并不只是包含学习的因素,而且还包含着发现的因素”[12],正是这种发现因素,使得高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对创新和视野两个目标维度的培养,首先对于教学方法,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惯性思维,由教师主导转为学生主导,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和思考,现有的基础教育正在作出积极的教学变革,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镇,不仅要作出有效的教学变革,更要起到在教育领域内的示范表率作用;其次对于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设备,连接互联网思维,关注国际教育领域新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翻转课堂、对分课堂、Mooc、微课,透过教学形式掌握教学本质,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合中国教育实际,在尝试与碰撞中产生“星星之火”,对新兴教学观念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会在无形中提升学生对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探索兴趣;再次在教学内容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12],确定性的知识是闭合的,而不确定性的知识是开放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正是创新精神和多元视野的最好成长空间,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授不确定性知识,指导学生对不确定性知识的探索和思考,形成独立建构的知识层次结构,是促使学生对知识领域进行创新开拓的重要途径。

在培养目标中,纳入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一方面对体现了培养目标从抽象到具体,与高校实践对接更为紧密,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传达出对创新精神、视野开阔目标维度的培养方式,更加真实可靠。

3.3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滞后,发挥高校内生性建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发表讲话:“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4]、建议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类型。这三种人才类型已经不再是第一次提出,但是从选取的样本中可以看出,仍旧有一部分大学并没有将此体现在培养目标当中,如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对培养目标重视性不足,至少存在有滞后于新时代新形势的文本表现。如果在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指向上存在滞后,大学教学如何具有超前性与创新性,如何打造世界一流?

我国作为后发外生性国家,政府出面起主导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责任和义务是减少的,相反在中国新时代,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渐让位于高校自主办学,新形势下更应该重视高校的内生性建设作用。作为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是学术重镇、是教育核心、是人才引领地,应当时刻在教育领域走在时代前沿,从国家前沿迈向国际前沿的转变,绝不会是政府的推动力,而是高校自身的内生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实践、探索、创造,特别是要在实践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和路径”[15],无论培养何种人才类型,都不应该是理想化的设计、空洞的文字说明,而应是取决于高校现实情况,师资力量、学科建设、资源设备、生源质量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活动的实施,不同类型、不同批次的高校应该合理结合自身发展,探寻属于自己的内生性建设道路。发挥新时期高校办学力量,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努力营造大学自主自发办学氛围,通过内生性建设制定符合时代发展、契合自身发展的培养目标。

4 结 语

通过选取理工类和综合类两类高校,对我国高校本科培养目标进行异同性比较,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维度和人才培养类型两种角度切入。一方面将人才培养维度细分为专业知识、跨文化学习知识、专业能力、综合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价值、社会需求价值七种,另一方面将专业性和复合型视为两类大学的主要人才培养类型,进而对我国高校本科培养目标进行异同性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发现培养目标的现存问题,探索理想改进路向,不仅对理工类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活动有借鉴意义,而且对综合类高校改进培养目标、完善人文学科建设有警醒意义。

猜你喜欢

综合类理工类汉语言
《医学综述》2009-2020 年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及排名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2009~2013年《医学综述》在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指标与排名情况
2009~2013年《医学综述》在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指标与排名情况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