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信息组织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
2020-07-23吴兆文
吴兆文
(南京图书馆)
信息组织是对文献、信息、数据进行描述、标引、揭示,使之有序化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无序的、分散的数据和信息整理成有序的信息资源,保证用户的有效获取和利用。[1]信息组织方面的问题深刻影响着信息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社会对信息组织专业性提升的现实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组织学科建设及相关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2003年起,国内高校围绕信息组织进行调整与完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改革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且各有特色。
1 文献综述与问题陈述
本文对国内外信息组织类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调查。根据现有资料可以发现,我国信息组织类课程建设相比国外有着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的特征。尤其是在美国知名学府相关信息学运动的影响下,国内信息组织课程建设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呈现出我国信息组织课程独有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
在国外信息组织课程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图书馆及信息管理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设了信息组织类课程,匹兹堡大学图书情报学院联合雪城大学信息研究院与德和雷克赛尔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形成联盟,三所学院率先共享信息,将图书馆学与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进行统筹设计,[2]之后陆续有其他学院加入联盟。国外信息组织理论研究依附于图情档专业,关键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程设计、学科评价及教学模式三类研究。RonaldLLarsen[3]在课程设计层面提出未来信息组织是传统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情报学、档案学及通讯科学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因而,未来单纯的信息课程设计缺乏生命力;BirgittaOlander[4]主张学科标准的设立,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评估高校信息管理类课程体系、信息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情况,从而确保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图情档及相关行业领域更具备职业竞争力;Morrogh Earl[5]对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科教育模式进行讨论。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需要理论灌输,也需要实践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教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国内信息组织课程建设研究进展中,叶继元[6]主张学界要明晰自我信息资源、信息管理程度与水平,如此才能游刃有余的达成良好的信息组织课程研究及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就信息组织课程亦在推进一系列变革,如促进高校MOOC发展等,这些运动大多也同样是基于本校图书馆现有资源开展。受iSchool教育思潮影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教研能力较为出色,其在信息组织课程设计中配套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信息处理、检索技术、数据挖掘等相关课程。
但是,在现有教学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信息组织教学体系所存在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衔接性不足、课程实践技术方向不明朗、知识体系缺乏多元化继承性等问题。由此,本文以国内图情专业所开设的信息组织类课程为切入点,总结国内信息组织主题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深刻分析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图书馆信息组织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 图书馆学信息组织课程教育的价值体现
2.1 信息组织课程是信息管理类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就图书馆学信息属性而言,其信息组织课程面向对象的学科构建有两个维度。其一是面向政府、学校、企事业及相关组织机构的信息咨询,该类咨询是图书馆信息能力专业性、标准性与规范性的权威特征表现,是一种严密的信息组织方案;[7]其二是面向教师、学生、民众等个体的信息需求,此类信息需求体现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服务性、普适性与公益性的一般特征,即一种开放的信息组织策略。[8]为此,信息组织涉及面广,社会实用性强,是信息管理类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极为强调信息组织能力培养,尤其是涉及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会融入信息组织与管理相关的课程设计、聘请校内外图书馆专家进行授课,以延伸信息专业教学能力、拓宽管理学专业实践边界。此类教学理念对教师科研工作、学生个人素养等都非常有帮助,从而也完善了华盛顿大学信息组织专业学科建设。[9]
2.2 信息组织课程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图书馆学信息组织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培养方式不仅仅体现在招生设计与课程设计,还体现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信息组织能力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更多价值与内涵值得高校进行挖掘。可以借助图书馆学服务理论与咨询实践特征,让信息组织课程穿上“科学发展”的外衣,从而使得高校信息组织课程在教育培养上完善课程设计,达成信息组织学科的重点计划与教学任务。同时,以信息组织为核心的图书馆学课程也进一步迎合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目标,即学生掌握信息类课程的基本理论外,还应深刻了解、培养自身未来的从业方向所需的专业能力要求。如,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匹兹堡大学通过本校图书馆信息课程的教学,养成严密性专业素养及一般性的奉献精神,培养了一批如今美国社会顶级的信息建构师、信息工程师、信息决策专员及企业信息分析师,进一步达成了图书馆学嵌入信息组织学科教育及人才培养目标。[10-11]同样,国内一些知名学府也在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尤其是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四川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四川大学进一步整合计算机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中心和数学学院等优势资源成立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近些年取得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12-13]
3 国内信息组织课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国内图书馆学信息组织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即图书馆学信息组织课程设置、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要求以及我国信息组织教育的教学内容。
3.1 图书馆学信息组织课程设置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系列高校信息动向表明,信息组织课程是对图书馆学科知识的提炼、概括,图书馆学课程内容又是信息组织学体系的实践引导,图书馆学与信息组织课程设计应互为核心、共为基础。然而,在设计两类课程上匮乏统筹机理,二者在学科融合上缺乏很好的衔接机制。如,一般重点高校的课程设计仅重视理论衔接,如将图书馆学由《图书分类学》(文献分类学)到《情报语言学》再衍生至《信息组织》《知识组织》课程,此类信息组织课程演化结果缺乏图书馆学实践需要,难以满足信息组织学发展趋势。[14]同时,一些高校重视信息能力的实践应用,如开设了情报检索语言,或是以分类法与高级语言方法课程作为信息课程主修课,其过于追求实践应用而缺乏必要的理论引导,导致学生成为“技术工”,缺乏专业探索与延伸能力的培养。以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例,[15]结合网络可以检索到的课程信息,筛选过后部分高校图书馆学信息组织类课程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信息组织课程情况(部分)
表1为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的信息组织相关课程,教学方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虽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开展,但学生专业素养与社会信息发展需求尚有差距,尤其是碎片化信息采集能力。信息组织课程的内在融合、外在交叉以及理论创新与技术服务在系统性、制度性上仍有修缮空间。
3.2 高校研究生信息组织研究方向与存在问题分析
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教案含有信息组织课程,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图情学专业均有信息组织知识方向和学习要求(见表 2)。
由表2可知,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专业对信息组织能力的考察偏重于信息组织的基础理论,与信息检索、目录学联系紧密。图书馆学、情报学中关于信息组织的研究方向往往与信息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等联系紧密,其更偏重于技术考核。此外同为图书馆学的信息组织研究方向,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之间的课程设计与参考书目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有学科统一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二级学科存在的差异和分科的必要性。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开始从实践设计展开初步探索,在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开设信息组织类课程,提供网上自主学习,同时在慕课网站设置交流专栏,接受社会各界对本校信息课程授课情况的评议与建议。
信息组织研究方向的课程设计存在内在联系,也存有逻辑关系,很多高校也因此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模块课的递进方式授课,以此构建信息组织研究方向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然而,课程方案对授课对象而言显得不够紧凑,课程的授课方式各自独立、缺乏联动,为学习营造的独立思考空间较窄。
表2 部分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向及信息组织与检索参考书目
3.3 信息组织知识体系的演进与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我国有关信息组织的教材是适应图书馆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由一校或多校教师编写。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组织知识体系在不断更新,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与此同时,不同学者在信息组织内容选择上表现出一致性与差异性。从一致性来看,多数教材内容仍以传统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知识为主。从差异性来看,司莉的《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作为信息组织知识体系转变的一部代表性著作,章节框架体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信息组织思想与方法的变化与更新;叶继元的《信息组织》是目前最新出版的一部信息组织专著,虽然也包含了情报检索语言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关于语义网环境下的信息组织的基本语言、工具和方法,其特点是面向网络、内容新,但其内在结构缺乏多元化知识体系的传承。因此,如果在当今大数据环境下继续脱离多元化知识体系传承,必然会造成信息组织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扁平化趋势。
表3 信息组织领域的代表性专著
4 信息组织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4.1 加强信息组织实践教育
信息组织方面的研究有由浅至深、经世致用的特征,因此,信息组织教学应由高校发起,联动社会力量与高校教学相互融合,加强实践教育,实现共同发展。其一,由浅至深是指信息组织起源于传统图书、情报、档案及相关通讯学科,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建立社会联系,从而逐步完善高校信息组织理论与应用体系。同时,信息组织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知识领域,它的研究视域是不断拓展的,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其二,经世致用是指注重用户体验的特征要素,从以资源为中心向兼顾考虑用户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构建拓展。从信息构建的视角审视信息组织,可以丰富和拓展信息组织的作用和定位。一方面,发掘传统信息组织理论、方法的发展潜力,优化信息的序化组织,便于信息利用;另一方面,传统信息组织理论与方法必须汲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注重用户体验,并加以易用性改造以适应网络信息环境的需要。将这些内容及时地反映到信息组织课程中,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信息组织技术方法的发展。
4.2 完善信息组织教学体系
由于高校信息组织课程的授课方式各自独立,为学习营造的独立思考空间较窄,因此在图书馆学思维下,明确信息检索课程方案与运用数据知识库,从而完善信息组织教学体系。① 梳理信息检索与信息组织课程关系。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检索又是信息组织的目的,二者互为因果,共同作用于信息组织课程的教学。为此,在高校课程设计阶段,信息组织设置在前,信息检索设置在后,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即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要先学会“编”再思考“用”;② 运用数据知识库。信息组织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工具,用于服务信息研究、应用等各类活动。如今人们为了商业目的开发了很多信息类工具软件,服务于分析市场信息,而这些统计软件自带很多函数,函数内嵌入知识库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说明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捷方便地使用软件。受信息组织产业应用的启发,信息组织教学课程应当囊括数据知识库的使用方法,从而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边界,从现有教学局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4.3 健全信息组织知识体系
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信息资源规模持续扩张,信息的质量鉴定、实时掌握、内容控制与有效应用等技术方案越来越复杂,针对信息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教材需求越来越强烈。在社会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等影响下,需要能够培养“能说能干”合格信息人才的成体系教材,并以此提升各行各业的信息组织理论水平,增进行业信息发展实践应用价值,进一步健全国内信息组织知识体系建设。通过教育培育更多人才,挖掘不同领域的信息需求情况,从而促使各行各业信息组织能力逐步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虽然目前国内信息组织课程教材较多,教材内容较为完整,教材逻辑性各具特色,但是教材理论偏向于“组”,即注重相关理论的编撰与描述,整体局限在文献组织与观点罗列,缺失“织”的作用,即教材更多阐述的是技术本身而非缺乏信息应用,导致信息组织缺乏管理方面的作用。为此,信息组织课程设计要注重管理方面的应用,以信息管理案例实践作为延伸,健全信息组织知识体系。
5 结语
随着信息组织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组织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为网络时代信息组织提供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勾画出知识组织的未来发展图景。信息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知识领域和活跃的技术领域,将会不断拓展研究边界,成为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和信息管理类专业各层次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