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2020-07-23江宗星王晓燕
江宗星,王晓燕,王 平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0.4%[1],糖尿病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研究显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效果[2-6]。合肥市从 2017年开始实施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政策。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井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制定糖尿病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包,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偿签约管理模式,观察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管理效果,为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蜀山区经开区井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诊断标准[7];②至少1年病程;③年龄≤75岁;④有自主行为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等;②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③排出恶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晚期。
选取档案号尾数为双号,其中,未有偿签约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有偿签约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管理组。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照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管理,每季度管理一次,记录患者体重、血糖、用药等相关信息,干预周期为一年。
1.2.2 管理组干预方法
管理组按照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管理,干预周期为一年,两组患者由同一个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管理。见表1。
表1 管理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
1.2.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糖尿病知识认知评估,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糖尿病相关知识。基线调查前和干预一年后都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检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及调查糖尿病相关知识。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以调查对象自填问卷的方式完成调查;部分无力自填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调查完成。
1.2.4 效果评价指标
糖尿病知识采用每题10分,满分100分进行计算。统计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和管理组每个人合计所得分数[6]。各项指标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7]标准:①空腹血糖(GLU):GLU<7.0为控制良好,GLU≥7.0为控制不佳;②餐后血糖(2hPG):2hPG<10为控制良好,2hPG≥10为控制不佳;③血压(BP):BP<140/80为控制良好,BP≥140/80为控制不佳;④总胆固醇(TCH):TCH<4.5为控制良好,TCH≥4.5为控制不佳;⑤甘油三酯(TG):TG<1.7为控制良好,TG≥1.7为控制不佳;⑥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7.0为控制良好,HbA1c≥7.0为控制良好;⑦体质指数(BMI):BMI<24为控制良好,BMI≥24为控制不佳。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Epi Data 3.1进行数据输入,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因各种原因失访9人,全程共管理201人。管理组106人,其中男性53人,女性53人;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0.74±7.75)岁。对照组105人,其中男性49人,女性56人;年龄最小37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1.06±7.83)岁。两组在性别(χ2=0.235,P=0.628)和年龄(t=0.299,P=0.765)比较差异均无差异性。
2.2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比较
管理组在干预后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也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管理组干预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管理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得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得分比较()
images/BZ_77_248_421_372_470.pngimages/BZ_77_372_421_497_470.pngimages/BZ_77_497_421_736_470.pngimages/BZ_77_736_421_956_470.pngimages/BZ_77_956_421_1079_470.png images/BZ_77_1079_421_1196_470.png对照组 105 66.10±10.963 67.05±9.398 1.553 0.123images/BZ_77_248_523_372_576.pngt 1.230 6.897images/BZ_77_372_523_497_576.pngimages/BZ_77_497_525_736_575.pngimages/BZ_77_736_525_956_575.pngimages/BZ_77_956_523_1079_576.pngimages/BZ_77_1079_523_1196_576.pngimages/BZ_77_248_630_372_683.png images/BZ_77_372_630_497_683.pngimages/BZ_77_497_630_736_683.pngimages/BZ_77_736_630_956_683.pngimages/BZ_77_956_631_1079_681.pngimages/BZ_77_1079_630_1196_683.png
表3 管理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表3 管理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images/BZ_77_248_786_435_835.pngimages/BZ_77_435_786_631_835.pngimages/BZ_77_631_786_827_835.pngimages/BZ_77_827_786_1011_835.png images/BZ_77_1011_786_1196_835.pngGLU 07.16±1.13 06.78±1.14 4.257 0.000images/BZ_77_248_888_435_941.pngHbAc1 07.30±1.12 06.93±1.17 5.280 0.000images/BZ_77_435_889_631_939.pngimages/BZ_77_631_888_827_941.pngimages/BZ_77_827_889_1011_939.pngimages/BZ_77_1011_888_1196_941.pngimages/BZ_77_248_994_435_1047.pngTG 01.86±1.12 01.63±1.19 5.796 0.000images/BZ_77_435_996_631_1046.pngimages/BZ_77_631_994_827_1047.pngimages/BZ_77_827_994_1011_1047.pngimages/BZ_77_1011_994_1196_1047.pngimages/BZ_77_248_1101_435_1154.png收缩压 129.83±13.48 127.02±12.64 3.632 0.000images/BZ_77_435_1102_631_1152.pngimages/BZ_77_631_1101_827_1154.pngimages/BZ_77_827_1101_1011_1154.pngimages/BZ_77_1011_1101_1196_1154.pngimages/BZ_77_248_1207_435_1260.pngimages/BZ_77_435_1207_631_1260.pngimages/BZ_77_631_1207_827_1260.pngimages/BZ_77_827_1207_1011_1260.pngimages/BZ_77_1011_1207_1196_1260.png
2.4 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指标控制情况比较
管理组和对照组干预后GLU、2hPG、HbA1c、TG、BMI、BP各指标控制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干预后管理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指标控制情况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主的终身代谢性疾[8],现阶段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7]。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家庭医生逐渐成为社区慢性病管理主体和“健康守门人”。该项研究通过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以提高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血糖控制良好率。
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干预之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有所提高,认识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性,与相关研究一致[9],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和体会,对控制血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
实施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管理一年来,发现管理组 GLU、2hPG、BP、TCH、TG、BMI等各项指标控制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管理组通过有偿签约服务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促进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管理的配合,使家庭医生对签约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情况和家庭情况更加了解[11],增强了糖尿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的信任,进一步满足了签约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需求[12]。
随着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的推广,既保障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13],又发挥了家庭医生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管理,更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的持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