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期“学术振兴会” 的活动及其性质
2020-07-23高佩宇
高佩宇, 吴 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日本“学术振兴会” (在下文中作为一般名词使用, 不再加引号) 成立于1932 年, 作为日本官方资助科学研究的核心机构, 其目的在于振兴日本学术。 学术振兴会的资助对象包括从人文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但20 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协助日本军方升级武器装备, 提升作战能力,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侵略战争, 其侵略性质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学术振兴会建立背景及过程, 剖析其组织运行机构, 有助于揭示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实质。
一、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建立
一战后, 日本国内各行业积蓄已久的不景气开始显现, 尤其是经济领域的矛盾日趋加重。1927 年春, 金融危机爆发,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日本认识到强化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性, 认为振兴科学研究是强化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于是, 进行与提升经济实力为主要目标的科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日本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投资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 成立日本学术振兴会是日本政府加大科学投资力度的重要举措。同时, 一战也使日本逐渐认识到与西方大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 日本参战后, 战争所需的很多合成燃料、 医药品等军需物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一战结束后, 西方停止向日本提供技术支持。 有鉴于此, 日本开始设立一系列研究机构与高等教育机关, 旨在提升自身科技水平。20 世纪30 年代, “科学动员” 作为中心课题被日本政府提上日程。 日本国内开始高度关注科学技术, 重视各大世界强国与科技相关的信息, 并持续派遣人员前往欧美搜集科技情报。
为对日本国内现有的科学研究机构及研究现状进行调查, 日本政府于1927 年5 月设置内阁资源局, 该局是日本政府委托内阁总理大臣对人力、 物力资源进行调查, 并依据调查结果制订解决计划的机构。 资源局受命对相关各试验研究机构进行调查, 其调查结果为日本在科学研究领域面临研究经费不足、 学术性基础研究与技术性研究相混淆、 研究题目选定不当、 研究者与产业界之间缺乏联络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资源局确定的解决方案为加强各机关之间的联络、 调整研究主题、 最有效地活用研究经费, 并把促进研究体制的合理化与近代化作为努力方向。 以资源局的调查结果为基础, 日本政府着手筹划设立高效统一的中央行政机构, 日本学术振兴会便是适应上述要求设立的。
1931 年1 月14 日, 在樱井锭二、 古市公威、 小野塚喜平次三位学界著名专家的提倡下,日本各大学校长、 试验研究机构负责人、 学会会长等百余人在上野公园内的帝国学士院会馆召开会议, 商议关于设立振兴学术研究机构的问题。工商大臣与文部大臣作为来宾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通过 “趣意书”, 明确该机构的设置目标:“向有益的研究与有能力的研究者提供费用, 并提供与研究结果发表相关的援助”, 希望 “因此兴起全面尊重学术的契机, 使伟大发明发现与新研究继续在学界绽放光辉, 在日本国内促进产业兴盛、 经济丰盈、 生活便利、 国防发展, 且面向国外指导世界文化, 构建人类福祉”。 “趣意书”阐明振兴学术的重要性, 认为学术研究的成果有益于国家政治、 经济、 产业、 国防等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 是产业发展的根本。 可见, 振兴学术被提升为基于日本国家发展关键的大事业这一高度。 号召全体国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趣意书” 特别强调所谓“面向国外指导世界文化, 构建人类福祉”, 反映出日本政府试图以科技发达为基础, 进而引领世界文化的远大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 上述三位学界著名专家是历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与理研所长, 担任土木行政、 运输行政要职的古市公威, 学士院长樱井锭二和东京帝国大学校长小野塚喜平次, 三位专家皆是学院派的代表人物, 与当时军国主义、 国粹主义盛行下“科学动员” 的主旨要求存在差距。学院派与军方均对设立振兴学术机构持支持态度, 学院派赞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希望通过设立专门性的学术机构, 促进日本学术发展。 而军方持支持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企图利用学术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侵略战争, 从而提高日本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 总之, 设立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根本目的在于摆脱日本科技落后状况, 谋求国家富强,在这一点上, 学者与军方拥有相同志向, 同时,成立振兴学术研究的机构也必须仰仗学界重量级人物的支持与斡旋, 因此, 尽管与 “科学动员”的主旨要求存在差距, 但是振兴科学研究这一主要任务最终还是落在学院派领袖人物身上。
1931 年2 月13 日, 为缓解日本经济落后的危机, 达到振兴科学研究的目的, 藤泽利喜太郎在贵族院发表演说。 藤泽利喜太郎是由学士院选出的贵族院议员, 与樱井锭二是同事, 并任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长, 是典型的学院派研究人员。藤泽利喜太郎在演说中主张: “作为摆脱国难的途径, 在遇到危急时会成为国家的支柱, 振兴学术研究是有必要的这一点没有人提出异议。” 藤泽称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表现出的科技实力, 并认为与德国相比, 日本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欠缺努力。 资源的匮乏是日本与列强竞争的劣势, 因此, 主张日本应该展开本国独创性的工业。 当时日本的科学研究极其落后, 科学发明与专利数量等与欧美强国相比远为逊色。 藤泽利喜太郎在演说中竭力主张国家对科技加大保护奖励力度, 呼吁推广“纯学术性的根本研究”。 藤泽利喜太郎的演说引发日本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藤泽利喜太郎演说的推动下, 3 月18 日, 贵族院一致通过关于振兴学术研究的建议, 3 月24 日,获众议院全员通过。 在当时议会中党派纷争剧烈的形势下, 贵众两院一致表决通过振兴学术研究建议的现象是十分罕见的, 这反映出振兴学术这一趣旨中包含的 “国家大义名分” 在当时得到了日本社会各界的认同。
围绕设立振兴学术机构的讨论同样在舆论界引发共鸣。 《东京日日新闻》 社论认为, 此协议会是真正应时代要求产生的, “不堪内心之欣喜”, 但同时, 也有人担心这一即将成立的机构是“以金钱为先” 而不是“以人为先” 的机构,持此批评言论的大多为政府官员, 他们认为有很多研究所长没有一点儿研究能力, 这些研究者“令人生厌”, 主张先考虑人的能力问题, 将金钱放在第二位。 这一非难进一步引发在振兴学术机构的委员构成问题上出现分歧。 最后, 东京帝国大学航空研究所长、 男爵兼贵族院议员斯波忠三郎提出的具体方案获得通过, 樱井锭二最终指定了21 名特别委员。
1931 年5 月29 日, 第二次全体协议会通过具体方案, 将成立振兴学术机构的事务全权委任给10 名执行委员。 樱井锭二、 田中馆爱橘、 小野塚喜平次与其他10 名执行委员决定向政府提出由126 名委员署名的 “建议案”。 “建议案”内容包括设立振兴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事项以及“财团法人日本学术振兴会设立趣意书” 等, 努力向政府说明设立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重要性。 在7 月10 日向首相、 文相、 藏相的建议中提出:“学术研究是国家隆盛之基础、 宣扬国威之要素。” “现今思想界、 经济界、 产业界持续出现诸多难题”, 除了振兴学术研究以外别无其他解决之法, 国家应为振兴学术研究采取积极措施,反复向政府当局申明振兴学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时的日本政府由实行财政紧缩政策的浜口内阁掌权, 随着金融危机造成后社会恐慌的持续, 财政紧缩政策不断被强化, 内阁在得悉仅科学现状调查费一项就需三万日元, 由此预料到补助金将要花费更多费用时, 改变了此前支持振兴学术的立场。 加之1931 年上半年因政府官员薪金降低, 官员抗议, 引起政界混乱, 政府在1931 年6 月设置临时行政财政审议会, 提出包括废止与合并省、 官吏减员、 整理学校、 试验所、 研究机构等提案。 于是, 资源局缩小为内局, 废止酿造研究所、 茶业试验场、 园艺试验场, 缩减土木试验所、 陶瓷器试验所、 燃料研究所的人员及规模。 在紧缩财政方针下, 振兴学术这一初衷不仅未获支持, 反而撤废了诸多学术研究机构。 直到浜口内阁倒台后, 因九一八事变爆发导致军事通货膨胀, 开始实行财政扩张政策,设立学术振兴会才重新被提上日程。
1931 年7 月成立的执行委员会向政府提出建议案后, 几乎消失近一年的 “学术振兴” 字眼又再现于报纸上。 1932 年7 月30 日的《东京朝日新闻》 报道了文部省决定在下年度预算中为日本学术振兴会提供100 万日元资金支持的新闻。 该报纸在8 月17 日再次追加报道了宫内大臣听取樱井锭二关于设立振兴学术机构的期望。8 月20 日, 继续报道了日本天皇为日本学术振兴会下赐150 万日元。 同日, 文部省与大藏省联合提出100 万日元预算。 9 月20 日, 文部大臣鸠山一郎正式召集学术研究振兴协议会。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成立在文部省积极介入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9 月21 日, 由小委员会制订具体方案,将该会名称确定为“日本学术振兴会”, 募集基金不低于2000 万日元, 确定发起人以及工作人员名单。 12 月6 日, 在文部大臣召开的第二次协议会上, 最终确定设立趣旨书、 捐赠行为、 主要成员 (总裁为秩父宫、 会长为总理大臣斋藤实) 等事项, 并仿效昭和天皇即位时的敕语,将“戒除模拟, 鼓励创造” 写入设立趣旨书中。12 月16 日, 在首相斋藤的主持下召开创立恳谈会, 12 月28 日, 最终经文部大臣认可并完成登记, 至此, 日本学术振兴会正式成立。
综上所述,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设立是在军国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下, 日本学界、 财界、 政界、 陆海军界一致认为振兴科学研究是日本当务之急, 尽管受到浜口内阁紧缩财政政策的影响,但最终鉴于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国家实力这一根本构想, 促使日本学术振兴会最终成立。 在“趣意书” 中被着重强调的 “鼓励创造” 这一宗旨表明, 日本政府欲通过支持科学研究, 加大科技成果的产出, 以期提高国家科技实力, 促进日本国家总体实力的发展, 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在国际社会日趋孤立, 西方大国进一步加强对日本的科技封锁,因此, 打破他国技术垄断, 建立独立自主的科研体系的紧迫需求也成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得以建立的重要因素。
二、 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组织机构
日本学术振兴会是一个组织机构完整, 职能明确的全国性组织 (见图1), 其建立之初的性质为财团法人, 即汇聚各界捐助的社会组织。 财团法人只能以谋取公益为目的, 在设立时必须经过主管行政部门批准并进行登记。 财团法人设有执行机构如理事会来处理日常事务, 学术振兴会的目标、 活动范围与宗旨均由捐助人的意志决定。
1933 年5 月25 日, 在日本工业俱乐部举行日本学术振兴会 “总裁奉戴仪式”, 由日本皇族、 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担任总裁一职。 由原内阁总理大臣广田弘毅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顾问。 首届会长由内阁总理大臣兼海军大将、 子爵斋藤实担任。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组织机构以及规章制度在《日本学术振兴会捐赠行为》中做出明文规定, 该会推举总裁一名, 顾问一名, 顾问由评议员会推荐, 并向总裁负责。 设置会长一名, 由评议员会推荐产生, 任期三年, 不可连选连任, 会长统辖本会。
图1 日本学术振兴会组织图
由历任会长身份可见 (见表1), 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会长均为日本内阁首相, 且大都身兼要职, 可见日本政界与军界已认识到科学技术水平与国家政治、 军事之间的紧密联系, 并对该团体高度重视。 根据《日本学术振兴会捐赠行为》第19 条规定, 会长任期三年, 不许连选连任,但在1937—1943 年间, 近卫文麿连续六年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会长, 作为日本三届内阁总理大臣, 当选时间集中在1937—1941 年时间段, 在下台之后却能继续连任该会会长, 表明随着当时日本陷入对外侵略战争的泥潭, 学术振兴会已无暇顾及原有的制度设计规则。 虽然1941 年近卫内阁倒台, 但是作为贵族, 其在军政界仍享有一定威望, 下台之后一直参与讨论政府军队制定的政策, 故连选为会长也在情理之中。
表1 日本学术振兴会历任会长变更表(1932—1943 年)
表2 理事名单
日本学术振兴会建立之初的理事会成员共计23 名(见表2), 符合《日本学术振兴会捐赠行为》 第13 条规定理事成员在25 名以内的要求。 理事均由社会各界有影响力者担任, 遍及政界、 军界、 学界、 财界等领域。 其中, 8 名理事为政府官员, 约占总数的34.8%; 来自各大学、研究所的理事共计10 名, 约占总数的43.5%;来自军方的6 名理事占总数的26%; 财界人数最少, 共计4 名约占17.4% (由于理事中出现一人兼任多职的现象, 故各领域人数计算有重复现象)。 相比较而言, 在理事成员中, 来自各大学、研究所的人数最多, 符合日本学术振兴会建立初衷, 学术性质较强, 但是军界与政府所占人数与学术领域相比, 仅相差4 名与2 名, 再加上会长为内阁总理大臣兼海军大将, 因此可以说, 该团体仍处于政府与军方的牢固掌控之下, 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军事性色彩, 因此, 不能单纯将其看作纯粹的学术性团体。
理事会每年除了7 月与8 月以外, 每月召开一次。 理事会议决一切重要会务, 并且在票数相同时, 理事长有权决定资助计划是否实施。 可见, 理事长在总理会务时握有实权。 根据《日本学术振兴会捐赠行为》 第五章第十九条规定, 理事任期三年, 且不可连选连任, 但1932—1943年共计11 年间, 理事长更换仅一次, 并且更换缘由为樱井锭二1939 年逝世, 长冈半太郎接任理事长。 这表明, 原先任期三年并防止连任的制度设计是在日本相对稳定的时期, 随着日本国内政局的动荡和对外侵略战争的进行, 使得之前的制度设计不能适应随后发生的复杂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 需要加强日本学术振兴会政策的延续性与执行力度, 所以在实际执行时部分抛弃了之前的制度设计。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核心行政机构理事会下设总务部、 机动性委员会、 学术部、 常置委员会委员改选权衡委员会等部门。 总务部设置部长一名管理部务, 直接向会长负责, 部长下设主事一名, 主事由理事长推荐并由会长任免, 掌管庶务与会计事务。 其中, 庶务课掌管人事任免及薪资、 保管会印职印、 奖励援助及补助的施行情况、 文书及图书管理、 法令规定的相关事项、 理事会评议员会、 分担没有嘱咐到的其他事项共计七大类。 会计科掌管预算决算、 资产管理、 金钱及物品的出纳、 募集捐赠金共计四大类。
机动性委员会是出现最重要的问题或事项时临时设立的, 进行最重要事项的调查研究。 例如, 成立之初设立“大阪地方灾害考察委员会”与“东北振兴考察委员会”, 关注与日本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1938 年9 月设置 “满洲委员会”, 之后又设置“朝鲜委员会” 等, 均是日本面临最重要问题时临时设立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日本学术振兴会对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提供的学术支持。
学术部是日本学术振兴会理事会的核心部门, 下设常务课、 12 个常置委员会、 常置委员长会议与委员总会。 学术部设置部长一名, 下设常务主任一名, 分担日常事务、 研究试验及其成果应用、 发明研究的产业化、 奖励援助补助相关事项、 委员会、 委员长会议及委员总会相关事务、 保管学术类图书及器具等。 常置委员会是学术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各常置委员会设置委员长一名。 12 个常置委员会基本涵盖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热门的研究方向, 关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在常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下设小委员会对具体事项进行研究, 小委员会进行的研究调查项目与各常置委员会具有关联性。 例如, 第1 常置委员会下设第9小委员会进行明治以后立法史料的收集工作; 第2 常置委员会下设第17 小委员会负责日本古典翻译工作; 第4 常置委员会下设第10 小委员会进行宇宙线的研究等, 将分类研究落实为具体事项, 责任分工明确, 可以对资助的研究项目进行有效监督, 确保研究效率, 减少腐败行为。
为了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或重要事项, 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委员会, 例如在日本学术振兴会成立之初就特设第2 特别委员会, 专门对“满洲” 农业移民问题进行研究, 特设第3 特别委员会进行关于太平洋岛屿地形及海平面变迁测定的研究等。 这充分显露了日本学术振兴会在践行侵华、 对日本妄图称霸太平洋乃至世界等行为提供科技支持。
常置委员会委员权衡改选委员会每年11 月召开一次, 学术部长兼任议长, 由12 个常置委员会委员长和常置委员长会议推荐, 并依照理事会议经由会长推荐的6 名人员组成会员, 干事由学术部常务科主任兼任。 常置委员会委员权衡改选委员会可以有效应对各委员会成员出现的突发状况, 例如, 辞任或者逝世等造成人员的变动与空缺, 保证组织的完整性。 人员的改选或选拔可以提高各委员会的办事效率, 保证办事的廉洁与公正, 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日本学术振兴会捐赠行为》 规定: 设置3名以上5 名以内的监事, 监事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要求召集评议员会。 监事任期三年, 不可连选连任。 监事有义务出席理事会及评议员会, 并陈述其意见。 据表3 显示, 在4 名监事中, 四分之三为政府工作人员, 这表明政府对于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重视, 试图将该团体置于政府的严密掌握中。
表3 监事名单
《日本学术振兴会捐赠行为》 规定: 设置120 名以内评议员, 评议员任期4 年, 不可连选连任。 评议员会由会长召集, 评议员会会长依据评议员互选的方式选出, 评议员会在日本学术振兴会捐赠行为中, 除了特别规定以外, 还拥有受理事业执行状况报告、 决议附议事项、 做相关会务建议的权力[1](P10-11)。 评议员会的职责为决议预算决算与其他附议事项、 与会务相关建议以及将顾问、 会长、 监事的推荐结果递交给理事会。从这个角度看, 评议员会的决议结果是理事会处理会务的重要参考来源, 间接影响日本学术振兴会的事务结果。
日本学术振兴会设立调查机关, 在资助的研究项目执行期间, 依照理事会的决议对各种项目进行调查。 调查机关的设立表明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机构具备完整性与灵活性, 有助于肃清一部分学术腐败现象, 提高项目研究效率和研究结果的实用性, 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例如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日本学术振兴会专门设置了“满洲” 委员会, 加强对 “满洲” 的研究, 试图强化日本对“满洲” 控制。
综上所述, 日本学术振兴会是由日本政府资助, 并借助天皇权威大力宣传, 以财团法人性质建立的, 其主要资金来源是社会各界的捐赠。 作为一个资助日本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学术组织机构, 其组织结构完整, 运行灵活高效。 日本学术振兴会旨在对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充分资金保障, 在促进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 提升日本的国家实力。
三、 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主要活动
日本学术振兴会建立于1932 年12 月28 日,随着机构运行日趋成熟, 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活动日渐丰富。 根据日本学术振兴会每年度进行的项目活动, 并结合20 世纪30 年代与4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 可以大致将该会活动分为资助个人研究项目, 鼓励综合研究活动,设立委托研究项目与他人捐款资助指定研究项目等四种。 此外, 时局紧急研究虽为非常设项目,但随着战争的推进, 越来越发挥作用, 其包含产业与军事相关问题研究、 在陆海军指派下进行的专门研究、 围绕 “满支” 相关问题的研究等三种。 作为振兴学术团体, 学术振兴会还定期举办学术普及活动, 通过讲演会、 培养研究人才与出版物等主要形式向日本民众普及科学研究成果。并指派专项调查团前往美、 英、 德等大国进行科学技术调查研究, 撰写研究成果以供日本国内参考。 鉴于学术振兴会活动涵盖范围广、 领域庞大, 因此, 通过选取相对重要年份对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活动进行分析, 可以揭示出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实质。
以1937 年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活动为例, 学术振兴会援助多项研究项目, 从以常置委员会为核心的常规研究到对应时局变化的研究, 进而在1937 年9 月14 日召开第一次临时评议员会报告当前需解决的难题, 均充分印证了日本学术振兴会组织机构运行的灵活性与实效性。
1937 年,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具体执行方针包括四项内容: 第一, 集中精力解决国家重要问题, 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综合研究与调查,重视与产业相关的综合研究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第二, 无差别对待基于日本学术振兴会自身计划的研究调查与其他申请援助补助事项; 第三, 在进行上述研究调查与援助补助时,特别考虑培养有能力的研究者; 第四, 统一编纂研究摘要并提供出版补助, 或者对研究和与发明设计相关的总览、 要览的编纂和出版进行补助。可见,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具体方针是将重点放在为日本国家解决实际问题上, 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以期取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产业中, 体现出实用性较强的特质。 重视援助补助的公平性和为国家培养专业型人才, 有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在阅读文献时, 摘要、 要览或总览的总结叙述性语言是大部分读者首先选择阅读的部分, 所以重视总结部分的编纂也是明智之举。
1937 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研究的标准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人文领域的资助标准为: 收集法律、 政治、 经济方面与日本独特研究、 立法以及法律解释相关的比较研究资料; 重视当前国家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 人文科学方面的日本独特问题研究、 东洋文化研究, 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 另一方面, 在自然科学及其应用领域, 密切关注纯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在探求深奥学术理论的同时, 强化适应国情的独创性基本应用研究, 进而谋求其实用性; 对于日本的重要产业及国防, 努力使其发明规划实用化。 上述资助标准表明, 不论是人文领域还是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 与国家息息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尤为受到重视。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为应对时局, 促进各方面学术研究, 5 月20 日, 文部省向学术振兴会拨付1937 年度政府补助金80 万日元, 11 月14 日, 天皇向日本学术振兴会下赐5万日元特别鼓励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除了各常置委员会、 特别及小委员会进行的常规研究以外,还设置“紧急事变研究所”, 以应对侵华战争中随时出现的问题, 同时审议从陆海军及工商省方面发送的30 余条议题, 并迅速研究解决办法,并将与之相关的重要事项向政府提出建议[2](P25)。可见, 在日本意图挑起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期间, 日本学术振兴会充分利用自身之便, 竭力帮助政府与军队解决战争中面临的难题, 例如, 针对如何在燃料的基础上研制优良航空燃料、 通过金属耐用性研究使航空机械设计合理化、 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 卢沟桥事变中中小工商业问题等25 项问题开展综合研究。 针对如何实现产业与军需品相关的原材料自给等3 项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案等。 可见, 日本学术振兴会致力于解决陆海军以及工商省提出的各种难题, 利用学术振兴会自身优势对大部分难题开展综合性研究, 并努力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 由于日本学术振兴会经费有限、 缺少研究人员, 故少部分难题由日本学术振兴会整理后, 向政府提出建议案, 由政府资助开展研究。 研究的问题均为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战争提供武器装备等相关技术, 提高日军战斗力, 这充分印证了日本学术振兴会以学术支持的形式间接参与日本对外侵略战争。
除了以振兴科学的名义帮助陆海军及工商省解决难题以外, 日本学术振兴会还通过讲演会的形式向民众进行科技动员和宣传。 例如1937 年9 月14 日, 在水交社召开的临时评议员会上,多田礼吉以 “陆军与科学” 为题, 野田清以“就这次海军行动” 为题进行演讲, 向民众进行广泛动员与号召, 鼓吹战争的 “合理性”, 竭力争取日本民众对侵略战争的同情与支持。 除此之外, 6 月19 日, 由灾害科学研究所主办, 和达清夫在大阪帝国大学医学部大会堂发表以 “大阪地方暴风雨及地震” 为题的演讲, 将科技研究成果向日本民众普及, 提高日本国民对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部分民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为日本学术界发现与培养有能力的研究者提供机会。
日本学术振兴会建立之初在 “趣意书” 中提出旨在“帮助有益的研究” 为研究者提供资金支持和与发表研究成果相关的援助, 并希望借此契机, 在日本兴起全面尊重学术的氛围, 促进“伟大的发明发现” 与“新研究” 在学界绽放光辉, 促进日本国内产业兴盛、 经济丰盈、 生活便利与国防发展。 这一日本学术振兴会建立之初的宗旨表明, 日本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学术发展提升日本在政治、 经济、 国防等各个领域的科技力量, 从而提升日本国家的整体实力。
成立之后的日本学术振兴会如当初所期望的一样, 设立12 个常规委员会, 委员会门类几乎包括全部学术领域, 并且根据实际需要, 又增设特别及小委员会来弥补常规委员会的不足。 可见, 学术振兴会的灵活有效性使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可以得到及时资助。 学术振兴会还通过资助个人研究项目、 综合研究项目、 捐款资助指定研究项目等多种资助方式, 援助大批项目课题, 为其提供丰厚的资助金额与流畅的发表途径。 为学术研究提供 “绿色通道”, 产生出丰硕的研究成果, 例如“东洋文化的研究” “日本古典法律研究” “ 《万叶集》 的英译” 等课题不仅促进日本本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还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独特的文学艺术, 用传播日本文化的方式迈入世界文化的门槛, 提高了日本在全世界的知名度。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设立, 促进了日本各个领域的研究发展, 对大学及已经存在的研究机关提供大量的研究经费, 为各领域学术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足量的资金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近代日本面临的困局, 部分地改变了日本自1927年以来国家萧条的局面, 使日本世界性的产业竞争的优势地位得以保持。 不可忽视的是, 在战争这一时代背景下, 该会基本上处于政府与军方的严密掌控之下, 其宗旨在于为日本国家服务, 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军事性色彩, 不能将其视为单纯的学术性团体。 在日本军国主义盛行的时代,日本学术振兴会通过科技奖励与学术支持的形式, 为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提供各种专门性学术研究成果, 力求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军事战争中, 因此, 其侵略性质也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