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2020-07-22秦金永马慧萍刘华更
秦金永 马慧萍 刘华更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培育新型人才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技术和教育实现融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迫在眉睫。从分析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信息化教学内容、更新信息化教学设备等方面探讨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现状;问题;改进方案
在当今这个无处不网络的信息时代,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改革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日益成熟的各类互联网技术平台,为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因此,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加快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将网络应用带到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起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改变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
近年来,职业教育资源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教学中心等的广泛建立,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项目管理平台、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专栏和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全库等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上百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改变了从前教学资源的地域限制、时限限制、模式限制等,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中,将线下的短期一次性教学资源搬到线上,不仅教师可以重复利用,学生可以重复学习,增加了本校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交流,而且增强了本校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同时,也让教师提升了教学水平,学生拥有了更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主,包括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依托3D仿真、远程视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以学生为核心的前提下,提升教学环境的多样性、智能化和人性化,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弱化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使教育偏离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看法进行沟通的一种展现形式,教师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告诉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分享构建自己对知识的认知体系。信息化教学如翻转课堂、数字化教学平台等新型教学手段虽然节约了师生的时间,有利于师生對教学资源的自由分配和分享,但却弱化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教师没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手段;学生也无法第一时间向教师传递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困惑。师生间看似无界,实则在教和学之间存在着师生沟通交流的鸿沟,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信息化教学尤其是数字化教学平台等工具的出现确实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前提是教师要熟练使用和操作课堂教学的各种信息化工具。这就要求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不再是简单的鼠标操作,而是要掌握多种资源制作技巧。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足和数字化教学平台使用效率的低下,往往使得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空有其表,未能发挥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三)数字化教学平台利用率低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实际上是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者融为一体开展教学活动(见图1)。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认可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我们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目的是希望这种集知识获取、管理、交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并作为课堂的延伸,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但现实情况是,数字化教学平台是教师展示教学资源的平台、布置作业的平台,却并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并获取知识的第一选择。学生对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运用往往来自于教师的强制性要求,对于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源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之视而不见,或敷衍了事。其中一个原因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及新兴教学手段的层出不穷,衍生出大量的教学资源平台和各类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大多未经过严格的审核及筛选,而学生没有时间一一查阅,真正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被埋没。学生对数字化平台的兴趣降低,很少主动去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资源,这和建设平台的初衷相违背,因而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作用。
(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认可度低
相对于初等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形式而言,高等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学生往往没办法在短期内转变思维,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亟待提高。
虽然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校生仍然处于对社会和学校发生的新鲜事物有较强接受力的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然而网络技术的发达,学生的选择有很多,获取知识的平台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因此,学生对资源平台的接受程度是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所运用的信息化工具还很有限,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展示的资源以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等,有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学生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所以,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教学平台的使用价值不大。这就造成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现状。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改进方案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综合能力
1、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教师对所教专业知识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完成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要具备好的教学设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提升,让教师时时掌握新的专业动向,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和热忱。
2、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只有广大教师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信息化教学才能得以发展。因而,在当前师资现状下,我们应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逐渐使高职院校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他们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
(二)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内容
课堂教学在采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建设后,能以学生为核心,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基础水平、特征,平台资源的可重复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预习、复习和巩固,学生自由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的知识点,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PPT、Word、相关视频、行业网站、动画、论坛发帖、平台讨论、实时签到、直播互动等信息化手段串联知识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果只是课程教材内容的简单叠加,就没有设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了。教师应发挥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优势,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首先,结合教学实际,在软硬件提供支撑的基础上,利用校园网络,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除了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教学模拟软件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发表观点,互相点评。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体系让动态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成为可能,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互动分享,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其次,将数字化教学平台与企业真实平台对接,以企业实际业务为目标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在真實的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技能,通过淘汰制参与企业业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此外与就业网站等对接,可以及时了解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有利于学生的针对性学习。在课堂实训中,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各种设置实现对实训过程的全程监控,把学生学习情况输送到智能监控中,有效地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更新信息化教学技术设备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变化、发展的速度大大提高,不光是知识不断被替换,承载技术的设备也在不停地更新改造,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设备的各种硬件、软件不断更新。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数字化教学平台、直播、网课从一种选择变成了一种必然,对教师、对学生、对教学平台都是新的挑战,因此,先进的技术、不断更新的设备是课堂教学中各种信息化工具发挥作用的保障。
四、结语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加入信息化技术的课堂教学,归根结底都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信息化技术完成课程教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过去的知识和现在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海燕,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
[2]郭远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04).
[3]欧晓霞,乌云娜,张凤杰,王野.关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大学教育变革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05).
[4]王晴.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调查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秦金永(1981-).男,河南开封人,助教,研究方向:园林学。
(责任编辑 马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