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推进公共数据共享的探索实践

2020-07-22郑悠方丹丹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共数据改革

郑悠 方丹丹

摘要:数据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已备受各地重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许多省市纷纷成立大数据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推进大数据的共享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最早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的宁波市为案例,总结分析了宁波市公共数据共享应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宁波市下一步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应用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公共数据;共享应用;信息系统整合;“最多跑一次”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6-0191-02

宁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建设数字中国、数字浙江工作部署,将打破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作为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助推宁波市域治理现代化。

1 宁波公共数据共享现状

1.1 数据共享相关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宁波成立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统筹全市公共数据共享、政府数据化转型等工作。制定并印发《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实现公共数据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印发实施《宁波市政务数据共享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由市大数据局牵头,组建数据共享专班,由13家市级部门共同参与,制定攻坚计划,着力解决数据共享供需矛盾[1]。

1.2 一体化政务云计算中心支撑作用明显

宁波市于2014年开始建设政务云计算中心,目前已入驻政务云中心的单位有97个,正常运行和测试的系统有213个。全大市政务服务网、“最多跑一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均由市政务云计算中心支撑,解决了此前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各部门分散建设数据中心的问题。

1.3 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平台逐步升级完善

市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已建成,并与省平台实现无缝衔接,为部门间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交换共享提供了通道。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建成,共开放医疗卫生、人文居住、交通出行等20类主题数据,为企业和个人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推动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1.4 数据归集与目录梳理取得较快进展

2018年印发了《宁波市公共数据归集方案》,明确了公共数据归集目标、归集方式、任务分工等。2019年宁波市印发《宁波市公共数据共享需求对接及实施工作方案》,采用管理软件方式开展数据共享需求对接及实施工作,形成各部门数据责任清单,并发布2019年版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目录。

2 宁波公共数据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公共数据标准制定亟待加强

一方面,数据供给方对自己部门内部数据不掌握、不了解,数据需求方也提不出自己到底需要哪些数据。另一方面,由于供需部门对数据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表述的共享数据不是同一指向物,数据的语义、数据的颗粒度都不一样,造成共享的数据与实际需求错位。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了数据共享不足。

2.2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亟待加快

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大多数政务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整合力度不足,既导致资源浪费,又形成数据割裂,难以开展大数据应用。相当数量部门业务经由省建系统乃至国建系统开展,业务数据直接传输到省级或者国家系统,数据无法在市级部门落地,造成宁波市政务部门应用困难[2]。

2.3 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滞后

宁波市虽从2014年起建设市政务云计算中心,但投入不多,随着最近几年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宁波市政务云存储计算支撑能力存在明显不足。总体来说,与杭州、深圳、贵州等先进城市相比,宁波市缺少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平台,来提供更为完善的、一体化的公共数据编目、汇聚整合、数据治理、共享开放、业务应用支撑以及工作支撑等服务功能。

2.4 体制机制创新亟待突破

部门对信息化统筹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设置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导致本部门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业务数据难以汇聚整合和统一管理。缺少数据共享考核机制,责任很难落实到位,各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变通拖延做法时有存在。目前有些公共数据应该由哪个权威部门进行维护和更新的责任尚不清晰,难以做到“一数一源”。

3 推进宁波公共数据共享应用的对策建议

3.1 以标准制定为突破,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

标准化是有效实现数据对接,促进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建议成立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市大数据管理局、市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制定数据标准。按照“系统规划、分步制定、应用完善”的思路,先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行政审批、民生服务等办事事项中的数据共享为突破口,梳理出完成办事事项所需要的数据项以及数据串,制定相关的数据标准,后期逐步拓展到部门业务系统。实施标准应用专项试点,加快数据标准推广应用。

3.2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强化应用场景集成创新

緊扣城市经济运行、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治理现代化需求,紧贴百姓生活和企业生产需要,打通提升我市现有的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基层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等具有特色的数字化应用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发挥整体数字化应用效能。统筹各方面城市治理数字化应用需求,加强与知名大数据技术公司合作,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团队,提高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跨层级、跨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谋划和开发建设能力,通过应用系统的不断深化和迭代,创新应用场景,促进城市治理形态变革。

3.3 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统筹引领数字政府建设

市大数据中心平台按照“整体设计、分期实施、适度超前、争当一流”的原则,以城市治理各类数字化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宁波特色的“851”大数据中心架构体系,“8”指“一网、一云、一库、一中台,一图、一脑、一屏、一码”八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应用系统支撑体系,“5”指城市公共数据中心、城市数字智慧治理指挥中心、城市数据共享开放与服务交易中心、城市数据安全监测防护中心、大数据新经济赋能中心五大治理中心,“1”指宁波市大数据中心与宁波市数字智慧大脑一体化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旨在实现“一网办全部”“一脑管全域”“一图叠全面”“一屏览全局”。建议加快启动市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建设应用,推动全市政务数据的采集归集、共享开放、挖掘利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大幅提升宁波城市治理能力水平。

3.4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完善数据共享体制机制

着眼于大数据战略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借鉴北京、上海、贵州等省市有关数据共享的立法经验,加快制定出台宁波大数据条例,形成公共数据的相应法律制度,为政府数据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对区县市、各部门公共数据共享工作的自查及整改工作,并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督查、考核和问责。完善数据管理机制,各市级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快成立内部数据共享工作小组,由部门“一把手”担任组长,加强内部数据整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完整性,不搞二传手,不搞走过场,集中攻关破解关键问题,持续推动数据共享落地。

参考文献

[1] 方丹丹,郑悠,刘良华.加快宁波大数据发展的对策建议[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9(9):19-22.

[2] 王晓萍,杨沛江.数据整合共享:探索政务信息系统发展之路[J].上海信息化,2018(3):25-28.

猜你喜欢

公共数据改革
公共数据商业利用边界研究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探索
论公共数据管控权的规范建构
公共数据开放许可的规范建构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