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一期切除在治疗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20-07-22刁翔
刁 翔
(海城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海城 114200)
肠梗阻属于临床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临床研究证明肠痉挛、肠内异物堵塞等均会导致肠梗阻,恶心呕吐、腹痛、排便排气停止等均为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险、病势变化快等特点;若治疗措施不及时或经久不愈,则会导致患者不适症状加剧,进而出现毒血症、休克、死亡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治疗措施至关重要[1]。目前临床治疗结肠癌导致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为最佳治疗措施;通过手术,可有效避免肿瘤加速扩散;但研究发现不同手术实际对患者临床疗效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一期手术和分期手术带给患者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就手术来说,临床尚未有统一定论。本文旨在研究对结肠癌导致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一期切除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内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5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内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5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26):男∶女为14∶12,年龄55~87岁,平均(71.56±10.13)岁。病程1~6 h,平均病程(3.56±1.26)h。对照组(n=29):男∶女为15∶14,年龄56~87岁,平均(71.00±10.15)岁。病程2~7 h,平均病程(4.15±1.15)h。对比分析55例患者基线资料,P>0.05。
诊断标准:①粘连性肠梗阻:实验室指标:X线辅助立位腹平片检查显示腹平片可见胀气肠袢和多数气液平面。如立位腹平片同一固定位置出现咖啡豆样积气影。②绞窄性肠梗阻:实验室指标: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液浓缩。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辅助检查 X线示立位腹平片为固定咖啡豆状肠襻。纳入标准:①55例经诊断,均符合临床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②此次为首次发病。③年龄≤80岁。④病情稳定,意识清楚,配合度较好者。⑤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并经过本院伦理组委会上会研究并批准。排除标准:①室颤、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者。②恶性肿瘤、艾滋病感染者。③心脏、肝脏、肾脏存在重大疾病或严重衰竭者。④颅内、全身感染者。⑤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语言障碍较严重者。⑥癫痫病史、配合度较差者。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免疫功能异常者、结缔组织病者。
1.2 方法。观察组:实施一期切除:充分考虑结肠癌部位后于右下腹做切口,严格根据肿瘤大小确定切口长度,若患者肿瘤及周边组织严重浸润和粘连,则实施回肠末端横结肠侧行吻合术。患者若为低位肠梗阻,则先游离左半结肠肠段系膜,若患者肿瘤在直肠上段,则距肿瘤5 cm左右做切口。夹住病灶部位待切除段实施切除,通过腹部切口移出肠管,置减压袋中减压,挤出肠内容物,确保切口干净,清理污物。继续切除阑尾,导入气囊导尿管,缝合荷包,固定导尿管,于导尿管注入1.2 L生理盐水导出脓液,直至液体清亮。注0.5%的0.6 L甲硝唑灌肠,抽导尿管,缝合阑尾残端。于肛管加入生理盐水灌洗肠内容物,注0.5%的100 mL甲硝唑+0.1%的100 mL新洁儿灭灌洗,吻合后负压引流管引流并留置肛管[2]。对照组实施分期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分析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情况[3];②对比两种术式下治疗前后患者实验室指标(HCO2、血清 K+、CRP、D-D)情况;③对比两种术式下治疗后并发症(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4];④对比两种术式下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EORTC-QLQ-C30)量表,每项分值为0-100评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2.2 对比两种术式下治疗前后患者实验室指标情况:观察组治疗后实验室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见表2。
表2 两种术式下治疗前后患者实验室指标对比(±s)
表2 两种术式下治疗前后患者实验室指标对比(±s)
2.3 对比并发症:观察组7.6%,对照组31.0%;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种模式下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表4 两种模式下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3 讨论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加之饮食结构也明显发生变化,所以就导致结肠癌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急性肠梗阻则是晚期结肠癌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5-6]。临床治疗结肠癌所致的急性肠梗阻,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就手术方式、治疗时机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争论的焦点问题,部分医师认为对未发生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避免手术对身体带来的损伤,可以有效避免肿瘤加速扩散;而另一部分医师认为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手术包括分期与一期手术,其中分期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且患者术后感染现象较多,因此会导致患者恢复较慢,加之充分考虑导右半结肠管腔径明显大于左半结肠,并且又处于结肠起始端,所以一期手术成为治疗该类疾病患者的首选术式[7-8]。此研究旨在分析对结肠癌导致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一期切除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55例患者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一期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手术时间(166.33±2.56)min,术中出血量(155.26±6.2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6±0.25)d,临床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实验室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7.6%,对照组31.0%;P<0.05。由此可见对患者实施一期手术治疗优势明显较分期治疗显著,并且此研究所的结论与前人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切除手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