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乡村支教去

2020-07-22韩璐

快乐语文 2020年16期
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大石特长

文/韩璐

徐本禹来自农村,1999 年考上华中农业大学,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他为人热情、真诚、善良,懂得感恩,在读大学期间就像雷锋一样,默默地做好事。一次大家讨论特长的时候,有人问徐本禹有什么特长,他冒出一句话:“我的特长是热爱劳动!”没想到,这话也就成了别人对他的代表性印象——作为生活委员,他义务地发放整个学院的信件,带着垃圾篓和铁夹子到学校的草坪上捡垃圾,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在食堂端盘子,当计算机房管理员……此外,他还做家教,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将自己挣来的钱捐给更需要的人,自己则省吃俭用,连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他到底做过多少好事,完全没人知道,就像他的大学辅导员说的:“他还为别人献过血,捐过骨髓,他做过的好事,我们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新千年之际,支教活动在中华大地方兴未艾,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本禹看到一篇关于支教的图文报道,读完后热泪盈眶,他的心从此就被牵住了。200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徐本禹、刘圣鹏、向华、陈兴杰等一行四人带着募捐来的衣服、图书去狗吊岩当支教志愿者。二十多天后离开的那天,孩子们簇拥着把他们送到了十几里外,一个个都哭得很伤心,不停地问:“老师,你们还会回来吗?”徐本禹看着孩子们泪流满面,从心底发出一个声音并大声地说了出来:“明年我毕业了一定回来教你们!”次年,徐本禹考上硕士研究生,可他却因为这句承诺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放弃读研的机会,去狗吊岩村为民小学支教。

支教的艰苦生活,绝不是凭一时的激情就能克服的。徐本禹来到这里,首先要克服的是吃饭问题。来贵州前,他从不吃辣椒,到这里后,每天都要吃辣椒,这让他很难受。加上每天都要吃玉米碴子饭,喝酸汤,他的胃很难消化,没过多久就得了胃病。当地根本买不到胃药,他只能硬扛着。他强迫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字:“吃!”他说,只有吃饱了饭,才有体力工作下去。

这里的教学条件自然也极其艰苦。岩洞里的教室非常昏暗,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学生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产生共鸣,十分嘈杂。徐本禹每周要上6 天课,每天上8 小时。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这里的学生基础很差,对外部世界知道得很少,举个例子说,只有4 个人听说过雷锋。因为知识的局限性,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较弱,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讲了十几遍还是理解不了,徐本禹只能耐心地重复讲解。还有,孩子们常常旷课,甚至辍学,为此徐本禹得挨家挨户去动员孩子回到课堂。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徐本禹一个月给家里写一封信,但在信里他只字不提当地条件如何艰苦。由于邮路不畅,收到回信往往是很久之后的事了。支教半年后,他才收到家里寄来的第一封信,他激动地走了18 公里山路,跑到猫场镇去给家里打长途电话。报完平安后,母亲问:“村里在外面打工的人在杂志上看到你了,说你去的那个地方没有电,而且吃的还是玉米面,是不是真的啊?”徐本禹忙说:“没,娘,不用担心我,我都好。”他不敢再和母亲聊下去,一是心疼长途电话费,二是担心母亲知道得越多越担心,就匆匆忙忙把电话挂了。挂完电话,他哭了……从去贵州支教到2004年底,徐本禹一直没有回过家,也一直瞒着家里,不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贵州的具体生活情况。直到后来中央电视台展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时候,家人才知道他的真实情况。

2004 年,徐本禹来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乡大石村,开始了在大石小学的支教生活。当年6 月,华中农业大学彭光芒教授和范敬群老师来到当地看望徐本禹,考察了狗吊岩小学和大石村小学,深感震撼。他们说,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完全想象不出徐本禹的境况。回校之后,彭光芒教授从自己拍的照片中选出100幅,并配上简单的文字,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题上传到了“天涯论坛”上,短短9 天时间,帖子的点击数就超过百万!成千上万的网友因为徐本禹的故事而感动,并积极捐款捐物或投身支教事业。当年,平凡的徐本禹被评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 年度人物”。

如今,徐本禹支教过的地方,已有康胜美等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他们正沿着他的足迹将爱传播下去。

猜你喜欢

华中农业大学大石特长
华中农业大学与西安田本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胆小鬼的长裤子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化学与环境团队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十岁练什么
老板的特长
Puritan Credos’ Influence upon the New England Colonies in the Middle 17th Century
没有特长怎么办
无名石头国
胸口碎大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