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商业银行策略研究
——以宁波地区为例

2020-07-21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7期
关键词:宁波商业银行疫情

疫情常态化防控对宁波经济的影响

(一)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对宁波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宁波作为港口型城市,外向型经济特点显著。2019年,宁波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6.5%。宁波经济更依赖于对外进出口贸易,更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

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宁波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842.2亿元,同比下降10.3%;其中出口总额为1148.1 亿元、同比下降11.8%,进口总额为694.1 亿元、同比下降7.6%。随着三月中下旬后宁波地区多数企业复工复产,生产能力方面的影响已逐步减弱。但随后,疫情步入全球蔓延乃至爆发阶段,且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美国失业救济人数创历史新高,虽然欧美部分国家与地区已强行重启经济,但随之而来的疫情第二波爆发风险恐将使疫情防控变成持久战。在此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大规模下降,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将对宁波外贸企业产生持续不利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宁波经济。

(二)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对宁波民营经济影响。宁波是我国制造业大市,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众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是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

受疫情影响,宁波地区2020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02.2 亿元,同比减少11.8%。其中私营企业由于普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减弱,在疫情之中受影响更为明显,第一季度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为232.3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7.3%,下降幅度仅次于外商投资企业。

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的背景下,由于国际贸易订单减少、国际需求减弱,将使国内外制造业竞争持续加剧,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私营企业,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在可预见的近一两年内将迎来更大挑战。

宁波商业银行业应对建议

随着疫情在国际上的进一步蔓延,实体经济不断受到冲击,尤其是对外贸易、民营企业、旅游等服务业均面临巨大危机,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将面临个人与企业不良率攀升、商业活动减弱导致的利润下降和网点获客能力降低等多方面挑战,另一方面疫情危机终归是短期的,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更要体现大行担当,为优质的外贸企业与民营企业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资金解决方案,与企业、社会实现多赢,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一)构建整体性、普惠性金融服务机制。一是建立“支持、帮扶”两张名单,商业银行应相应国家号召,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缓贷,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小微企业产生的逾期罚息给予减免息优惠或给予一定的宽限期,且不列入征信逾期。同时,制定专门针对疫情的无还本续贷政策,对于疫情前经营正常、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并有望恢复的企业,在贷款到期后给予无还本续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尽责、优先审批、优先发放审核。应适当下放审批权限、优化贷款办理条件、简化审批流程等差异化信贷政策,建立全流程快速服务跟进机制,对各流程环节推出并行作业制度,确保各环节有专人实时在线,保障重点客户高效审贷和放款服务。三是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做好金融产品、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企业知悉服务内容,重点做好存量客户信贷服务衔接,排摸梳理客户新增及周转贷款的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四是找准风险点,关注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企业还款能力显著下降(部分企业的逃废债行为)、大中型企业风险暴露增加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资产质量管理,加快不良贷款处置进度。同时,调整战略方向,大力发展住房租赁、普惠金融、绿色信贷、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从战略高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二)更有针对性地支持中小外贸企业等涉外群体。一是加快存量国际结算资金的处理,疫情将会对外贸企业的信贷业务以及国际结算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敏捷反应,制定应急方案加以应对。疫情期间,企业的现金流将会不断减少,商业银行应尽快处理存量国际结算资金,在合规前提下缩短业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二是针对国际业务中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业银行需根据自身专业特长为涉外企业增加对利率互换、利率远期以及各类衍生品工具的使用,协助企业对冲风险。三是利用现有各类撮合平台,帮助出口企业参加线上国内展会,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大跨境电商支持力度,利用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分行优势,两边“牵线搭桥”,并在融资方便给予便利。

(三)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群体。一是结合宁波经济特点,重点加大制造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群体,在普惠型金融服务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抵押、质押、保证、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保证保险等单一或组合担保形式,满足企业展期、续贷、提高额度、申请新贷款等个性化融资需求,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单列信贷计划,全额满足融资需求。同时,在考核上单列激励费用,引导网点、客户经理加大制造业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的投放。二是加大线上处理业务能力,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加大业务线上审核和办理的比例,在保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探索通过线上模式进行贷款申办核查,以线上贷后管理模式暂时替代贷后现场检查,对线下业务推行“最多补充一次+限时办结”机制。三是要更加关注后疫情时期的消费金融,前期被重点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将会重新释放出来,并将进一步催生升级消费,如旅游、培训、餐饮等传统行业以及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消费领域,给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将信用卡、商户、分期等业务打造消费信贷新的增长极。

(四)强化政银合作,共同解决疫情中、疫情结束后的社会痛点。一是关注政府在“互联网+政务”方面的政策导向,深入了解政府在疫情之中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痛点,强化政银合作模式创新,加大与政府的深度合作,将银行发展与政府发挥职能融合到一起。如积极参与消费券投放、宁波旧城区改造、宁波智能制造、宁波阿里中心建设,助力宁波转型升级。二是积极探索与政府、事业单位等数据合作,为拓展自身数据局限性,商业银行可以探索与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政府、事业单位等机构密切合作,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数据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征信信息、诉讼信息、工商信息、纳税信息、水电信息等多角度、多方位做好客户画像,在自身风险可控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需注意的是,引入外部数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采取严格措施确保客户信息安全。

(五)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投放与推广应用。一是增加用户对银行构建的线上应用场景的粘性,逐步培养和巩固用户使用习惯;主动利用开放(直销)银行技术,采用H5 或API 方式,对接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线上场景,有侧重地输出产品和服务,引导客户开立和使用电子钱包账户,丰富银行线上获客手段,加快场景化线上获客,扩大用户规模,促进流量转化。二是尝试通过大数据和金融科技的手段,在资产管理的前中后期加强对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三是以生物识别技术提升账户开立、线上贷款申请支用、支付结算的安全保障,探索加大生物智能研发,在声波支付、指纹支付、虹膜等方面加快发展步伐,从而在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等方面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银行金融业务线上办理。

猜你喜欢

宁波商业银行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一图读懂宁波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