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0-07-21伏军强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寒地茎秆分蘖

伏军强

(黑龙江省创业农场第二管理区,黑龙江 佳木斯156321)

寒地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倒伏现象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研究清楚属于哪种倒伏,产生的原因,对于具体实施防治措施才会有效。

1 寒地水稻倒伏原因

1.1 明确属于何种倒伏情况

寒地水稻倒伏主要出现在根倒伏和茎倒伏,根倒伏大多发生在蜡熟期后,由于田地土质本身差,长期蓄水后土壤处于稀糊且无养份状态,导致水稻秧苗生长缓慢,发育质量差,造成根系轻而枝叶重的现象,一旦外界风劲稍大就会倒伏;而茎倒伏多发生在抽穗期后,这时如果肥力不够或水稻秧苗密度过小,秧苗势必不粗壮,枝叶纤细,在抽穗后经不住稻穗的重量而使茎秆倒伏。不管何种倒伏现象,对于水稻的产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影响了水稻的品质。

1.2 发生水稻倒伏现象的原因

导致寒地水稻倒伏的因素有很多,如品种的选择、环境因素的影响、肥水管理、病虫害、种植方法等,应该说各种因素也是相互影响。仔细分析,影响较大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品种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寒地水稻品种很多,但质量却是各有不同,而我们在选种子时,大多是听从种子销售商的介绍,对优质稻种的标准并不太了解。经过实践证明,高秆品种比低秆品种的秆茎基部通气组织要发达,在生长后期发展后劲大,不易发生早衰现象。另外,早熟品种的水稻因生长周期短,在生长后期叶子变薄,早熟品种的水稻更容易发生早衰,出现倒伏现象。

②种植的方法。黑龙江垦区采取机械种植,通过机械直播可以有效除低人工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机械化直播插秧,存在着不足,如直播水稻稻秧的基部入水尺寸一致,不会象人工插秧一样根据土层高低而自动调整,另外,水田深灌时间长,养分不充足,导致水稻的根系生长不旺盛,扎根较浅,容易发生倒伏;秧苗若疏密不均,没有及时移动,通风能力差,影响秧苗秆茎的发育,秆茎变细,抵御外界风力的能力差,就会发生倒伏。

③肥料管理与施用。目前,寒地水稻种植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化肥,对于大面积施用农家肥的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水粪与土混合调配不容易掌握,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卫生问题,影响着秧田的质量。施肥大多是施用氮肥,不当就会导致水稻植株在幼苗、抽穗和分蘖等几个关键时期生长过于旺盛,若施用肥料过于单一,水稻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导致水稻的茎秆细胞壁硅质化程度比较差;长时间的水灌使秧苗根部吸氧不畅,秆茎抵抗力较弱。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水稻秧茎产生倒伏现象。

④病虫害的影响。水稻所遭受的病虫害大多发生在水稻植株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在叶鞘上可以导致脱叶变黄,影响生长;若发生在水稻的茎秆上则会使水稻的茎秆变脆或有虫洞,一旦有大风吹就会发生倒伏。病虫害对水稻倒伏所造成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于病虫害的防治,目前来说,我们主要采取的还是化学药剂来防治,但是化学药剂的防治需要注意其时效性和及时性,即发生病虫害就需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虫害刚刚发生就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1.3 寒地水稻倒伏的防治措施

(1) 选用具有抗倒伏的品种。研究抗倒伏性的品种是广大科研单位的重要课题之一,选用具有抗倒伏的品种,是防治寒地水稻倒伏的最关键因素和办法。而选用茎粗、矮秆的品种,其根系相对发达,它能够耐肥、在水下根扎的比较深,抗倒伏能力也行,反之,则弱。

(2)强化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也是造成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虫害能够导致水稻的茎秆生长力变弱,而引发的水稻其他生产能力也降低,对水稻品质都将有一定影响,所以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尽早。针对病虫害研发一些能够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从稻种的本质上加强其抗病能力。二是对在这种环境下所容易产生的病虫害要提前预防和治理,一旦发现,马上处理,不让其漫延,从而达到通过病虫害的治理有效控制因病虫害所造成的倒伏现象。

(3)有效施用肥料。有效施用肥料就是科学合理地施肥,在水稻种植生长过程中,可以按照水稻生长周期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施用,这样可以使其有效吸收各种营养元素,保证其健康成长。在水稻生长的各施肥期,要有效及时地施肥,以保证一次施肥到位,达到施肥效果。施肥时要注意稻田抽穗和分蘖时,要观察其生长状况,是否在穗分化前叶色变黄或出穗时叶色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叶色变化来确定施肥时间。有效施用肥料对提高稻秧的生长能力,预防倒伏具有重要意义。

(4)科学灌溉。根据需水时限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灌溉,目前,黑龙江水稻种植主要灌溉技术就是浅湿干方法,即在水稻插秧前灌水要浅,待水稻秧苗返青后,在水稻分蘖前期时要保持稻田的湿润,在分蘖后期时就要考虑晒田,晒田通过光合作用,使水稻茎秆的空腔缩小,机械组织得以加厚,这样可以排除土壤产生的有毒物质,对水稻的抗逆性、抗倒伏能力都有所增强,晒田可以促进水稻分蘖、拔节、孕穗的作用,在拔节孕穗的后期以及抽穗期都要浅水灌溉,以保证灌浆质量。稻穗结实在收获前的7 至12 天就可以断水,断水过早或过晚对水稻的生长质量都不利,水稻进行科学灌溉,可以保证在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也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改善。

(5)合理密植。就是按照一定标准种植,这个标准就是根据土壤的理化性质、本地气候差异以及所使用品种总结出来更适合水稻生长的条件。合理密植包括封行时间、深耕尺寸以及施肥时间和数量等都有规定,这些因素紧密结合,保证植株生长环境,使其在较优环境下得以单株健康成长。比方说封行过早,就会造成通风透光效果不佳,这样单株水稻秧茎就会较纤细,过密根系不发达也易造成倒伏。

(6)做好田间管理。水稻倒伏与水稻秧苗在耕作层的深浅度也有密切关系。从科学角度来说,稻田应三年一翻,保证土壤耕作层的深度,才能使秧苗根系扎的深,根系发达对地下耕作层依附力增强,不易倒伏;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也可通过抑制水稻植株基部的第1、2 节过度生长,来降低水稻倒伏。抑制办法通过对植株浇洒烯效唑、助壮素等植物生长延缓剂来缩短水稻植株的生长都非常有效。

2 结语

查明寒地水稻倒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治措施,细心做好寒地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稻倒伏现象。

猜你喜欢

寒地茎秆分蘖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基于离散元的柔性作物茎秆振动响应仿真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