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7-2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药物化学专业知识育人

徐 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护理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结合,注重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教师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1-2]。药品是一种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药学专业涉及药品生产、检验、流通、合理使用和设计研究等多个领域,这就决定了药学专业人才的责任感、道德感和使命感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

一、课程现状与改革思路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该课程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基础上,主要研究的是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理化性质的关系,揭示药物与生物体作用机制,阐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为药物优化、合理设计新药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阐明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关系,为药物生产、贮存、运输等提供帮助。药学专业的知识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鉴别方法,解释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开展药学服务,指导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3]。该课程的素质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及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主动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并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和意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药物化学”包含的课程内容章节偏多(葛淑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各论包括10章内容,按照药理作用分类,涉及的药物种类近千种,典型药物也上百种,化学结构复杂,理化性质繁琐,药效作用容易混淆。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药学专科,学生文科理科兼有,化学基础普遍薄弱,再受授课时量限制(理论课时54,实验课时10),课程的授课难度偏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存在课程难学、成绩偏低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的渗透较少,没有很好的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因此为实现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

要将思政教育开展的“润物细无声”,就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灌输与渗透相结合,“药物化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以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培养目标,探索能力为重、知识掌握、塑造价值观的教学模式,系统梳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见表1)[4]。

表1 “药物化学”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实践

教学改革是从“药物化学”课程特点出发,挖掘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方式。

(一)充分挖掘课程教育的思政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为有效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和专业自信,第一堂课老师播放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颁奖视频和主题演讲,让学生知晓我国科学家为人类健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详细阐述青蒿素由“青蒿一握”到“拯救2亿人”近半个世纪的伟大变革,让学生感悟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潜心研究的拼搏精神,让学生意识到人的价值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安危紧密结合起来才是无价的,让学生领会到屠呦呦追求真理、讲求奉献的博大胸怀[5]。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课下学习中医古书《肘后备急方》,了解其内容对现代医学的启发,让学生再次感受中医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为更好的弘扬中医中药文化,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药物来源-中药”主题,自选中药种类,手绘简报,希望学生们通过团结协作感悟到中药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课程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中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因成瘾性、毒性等特殊药理作用属于管制类药品,因此其原料、生产、销售、使用等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讲解吗啡类镇痛药和精神类药品时,课堂上引用图片、视频、案例等方式介绍吸毒贩毒的不良后果,启发学生思考、交流,自觉产生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为强化学生实习和工作时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医院、药店精神类药品的管理制度,也通过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为特殊疾病患者慎言守密,不断增强职业道德。

为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的科研精神,向学生介绍“普萘洛尔与西咪替丁之父”詹姆斯·布莱克的药物研发历程;为宣扬科学家实事求是、以身试药的无畏精神,向学生介绍巴里·马歇尔不畏强权、坚持真理、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开创消化性溃疡治疗革命的经典故事;为提倡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政策,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编制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萘普生等典型药物的绿色合成路线,让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于原料、催化剂、溶剂、反应条件始终;为增强学生敬畏生命、敬畏职责的职业精神,播放记录片《人间世-往事只能回味》介绍我国阿尔兹海默症的现状,用身边的病患信息感染学生,认识到药学人研制高效廉价新药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性。

药物合成中先导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筛选要借助动物实验,在第九章抗肿瘤药物中,对表观遗传学的知识适当扩充,借助“基因编辑婴儿”这一典型案例向学生普及科学研究规范,让学生意识到动物实验要遵循的基本伦理规范和道德。为增强学生实事求是、坚守职责的职业素养,在讲解药物贮存方法时,向学生介绍长春长生假疫苗事件,教育学生不能唯利是图,要坚守初心和责任感,要意识到药品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线。

(二)不断革新课程教学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阿司匹林为例,学生通过前七个章节常见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积累和课前预习,已经对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上假设情景,让学生变成车间工人,设置各种由浅入深、符合逻辑的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药物的作用机制、化学性质、危险因素、保存方法等展开讨论,组织学生发言、补充、总结,不断引导他们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学习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实事求是、勤于归纳的好习惯。同时,设置思考题,组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总结阿司匹林这一明星分子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热情,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将知识延伸到书本外。

PBL教学方法即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课程中磺胺类药物、消化性溃疡药物、抗痛风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均是通过这种方法开展教学,课堂反馈性好。在此以抗高血压药物为例介绍,首先与学生一起学习机体血压升高的机理,设置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总结降血压药的作用靶点。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基本上能够概括出常用抗高血压药的靶点,此时引导学生观察药物通用名,总结后缀、便于记忆。其次设置第二阶段的学习目标:总结更安全、有效的作用靶点。学生通过比较不同靶点与降血压效应的关系,对不同靶点的优劣有所认识,此时教师再引入不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强化记忆。最后设置第三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引入临床常见高血压病例,例如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等,以练促学,以练促进,启发学生合理用药。

(三)不断完善课程评价的标准,反馈教学效果。

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案,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药物化学”原有的考核模式偏终结性评价,即在学期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最终结果进行评价,将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放在期末,忽略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的表现,更不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考核模式容易出现学生养成突击考试、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改革中将考核方式逐渐向形成性评价倾斜,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增设课堂表现分值,通过复习提问、随机提问、课堂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考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都分解在日常学习中,缓解学生期末突击复习、成绩偏低的现象。

除了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改革后的教学评价内容增加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一方面是在理论考核中,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核学生在特殊场景中展示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在课程内容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主观题,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念、职业涵养。另一方面是在实验操作中,注重考核学生认真操作、实事求是、爱护环境、团队合作等素质。总之,多维度、多方面、多角度的构建考核体系,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小组合作、科研活动等多方面,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运用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

课程思政不等同于道德说教,它既是一种理论研究,更是一场实践探索,对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要身正为范,补齐思政教育短板

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教师是主力军,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效,因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教师培养目标,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才能更好的感染和鼓舞学生。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时政知识,系统的掌握思政教育的内容,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引导学生认清事物本质,明辨是非,弘扬社会正能量。其次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当好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用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去感化学生学生,为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做好铺垫[6]。再次,专业课教师要注重与思政教师的沟通交流,针对教育的经验和不足取长补短,让课程和课程之间协同,让教师和教师之间合力,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最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和技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夯实理论教学,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实习、实训,完善思政教育的体系和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思政教育的融入要恰到好处,避免生硬

课程思政教育不等同于思政课程教育,也不是简单的将思政教育进行简单的重复和延伸,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的如果太生硬则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专业课程在进行思政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两者在结合时要重注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对学生的影响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明确各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对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深入挖局专业知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查阅文献资料,丰富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用心组织教学流程,注重思政元素的渗透。最重要的一点,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因此要处理好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万不可为了迎合观念而“思政”,本末倒置,思政元素的融合在精不在多,在巧不在硬。

(三)专业课程间的思政教育要协同一致

不仅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不同专业课程之间也要协同一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更要做好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7]。根据知识和德育的育人要求确定体系,对课程内容分群,明确各类课程群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例如药学专业,设立“药学人文与职业素质”课程群,通过4~5门课程引领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敬畏生命、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甘于奉献。

(四)学校要完善思政教育长效工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也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需要稳步推进,强化教育实效,因此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和方向,完善思政教育机制和制度尤为重要。高校有必要成立思政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全校的教学开展工作,制定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结合细则、指导原则、考核标准。上海部分高校制定了“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的总体要求,以目标任务的形式落实教师育人细则、课程育人内容、教学开展模式,按照初步推进、深化推进、全面实施等阶段逐步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明确实施主体、保障部门、考核部门的职责,全员联动、齐抓共管、协同运行。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思政教育也不应该只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思政教育只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避免大而空的说教窘境,专业知识有了思政元素的支撑才能精准的传递育人理念。“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层面做出尝试,一定层面上对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有所提升,更深层次、更全模式和更新路径的探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希望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能够为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领域培养一批批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完备职业道德和扎实专业知识的药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五年制大专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初探
药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翻转课堂在大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