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加州鲈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2020-07-21赵俊胜张茂友周建忠

科学养鱼 2020年6期
关键词:养殖面积苏州市苗种

赵俊胜 张茂友 周建忠

(1.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苏州 215006;2.苏州市吴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苏州 215200)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故又名加州鲈,因其肉质鲜美、生长迅速、适温广等特点,近年来在全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而且其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利润空间而受养殖户喜爱。

苏州作为渔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已形成以河蟹、青虾、加州鲈为主导,多品种协同发展的渔业生产格局。其中加州鲈的养殖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后起之秀,力压鳜鱼、白鱼、黄颡鱼等名优品种,成为苏州第一大鱼类养殖品种,2019年全市养殖面积3.48万亩,年产3.1万吨。

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加州鲈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希望对当前渔业转型升级起到借鉴作用。

一、苏州加州鲈产业发展历史

加州鲈在苏州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引进试验阶段(1987-2000年):自1987年吴江县水产养殖场和苏州市水产研究所从广东南海水产研究所引进规格3厘米以上的加州鲈苗种试养开始,我市科技人员不断试验、攻关,先后完成引种试养、人工繁育、网箱养殖等技术难题(表1)。但由于气温、技术和价格等因素,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州鲈苗种以引种居多,养殖以网箱为主,到2000年全市养殖面积池塘3000多亩、网箱22万余米2,总产3150吨,池塘亩效益2000元以上,网箱每平方米效益100元以上。

表1 苏州市加州鲈早期技术研究成果

跨越发展阶段(2000-2015年):2000年后,吴江加州鲈外荡网箱养殖面积稳定在20万~30万米2(2004年受强台风影响只有3.85万米2),池塘养殖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成为我市池塘养殖面积仅次于河蟹和青虾的第三大品种。2011年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鲈1号”新品种率先在苏州地区开始试点推广,2015年推广面积1.8万亩,良种覆盖率60%;2014年吴江外荡网箱全部拆除,加州鲈全部转为池塘主养模式;2014年我市技术人员创新了加州鲈春季规模化提早繁育技术,苗种开始本地化供应。此阶段,池塘养殖面积由3000多亩发展到3万余亩,规模扩大近10倍。

转型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从2016年开始,加州鲈全部为池塘主养,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颗粒饲料投喂开始推广,加州鲈“优鲈1号”全面推广,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不断完善。2017年,我市在国内首创加州鲈秋季繁育技术;2019年苗种生产企业可以做到订单式生产、全季节供应,为全市加州鲈产业的发展完全打通了苗种瓶颈关,做到产业发展、苗种先行。

二、加州鲈产业发展现状

苏州市加州鲈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具有4个显著特点。

1.产业规模集中

近3年,苏州市加州鲈养殖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表2),总产值近10亿元。养殖面积主要集中在吴江区八坼、平望、黎里、同里及其周边区域,其他区、市仅有少量养殖。

表2 2015-2019年苏州市加州鲈养殖面积与产量

2.苗种本地供应

2019年全市持证加州鲈苗种生产企业9家,其中吴江区5家、相城区3家、吴中区1家,年水花生产能力30亿尾。苗种生产企业做到全季节繁育,按单生产,常年供苗。全市加州鲈良种全覆盖,其中加州鲈“优鲈1号”良种覆盖率95%以上,2020年我市有3家企业获得授权生产“优鲈3号”苗种。

3.养殖技术成熟

加州鲈“优鲈一号”

经过多年的攻关、实践、探索、积累和沉淀,加州鲈主要养殖技术:全季节繁育技术,苗种培育驯化技术,池塘主养、套养、混养技术,病害综合防治与水质调控技术,颗粒饲料养殖技术等都已成熟。尤其是2013年我市率先开展的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熟化,养成的商品品质更高。

4.产销配套完善

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饲料、渔药等渔需在主养区都有完整的供应链,足不出镇,甚至在村头塘口都能就近采备齐全。商品销售渠道畅通,商品鱼销往全国各地。

三、加州鲈产业发展面临问题

1.绿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2019年1月11日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渔业要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这就要求渔业生产必须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推动渔业绿色发展。

我市加州鲈养殖的绿色发展还任重道远:养殖池塘不标准、老旧池塘改造难;本地养殖户热衷于卖“热水鱼”,延长了养殖周期,养殖密度偏高;养殖尾水处理利用率低;烂身病、诺卡氏菌病缺乏有效疗法;池塘租赁周期短、一次性投入大,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推广难;水产养殖面积逐年缩减等。

2.发展无“组织”、无品牌

苏州地区加州鲈养殖主要是村民承包集体池塘、个体化生产,随意性大,抗风险能力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占比低,缺乏统一组织和有效监管。这就导致有产业规模,却没有叫得出的商标、打得响的品牌;商品鱼销售随行就市,没有主动定价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从业人员老龄化,核心人才缺乏

渔业是个艰苦行业,从事加州鲈养殖的渔民,年龄结构层次偏大,“靠经验”养殖,对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接受能力不强。同时,渔技服务核心人才缺乏,尤其是一些乡镇,甚至没有专职渔业技术人员。

4.三产融合不足,产业延伸不够

目前苏州地区加州鲈产业主要集中在养殖业,与文化旅游结合度低,与餐饮业缺乏有效联系,具体表现就是加州鲈的本地消费量低,没有形成消费习惯;由于生产层级低,缺少深加工企业,没有周边产品,导致产业链条深度不够,抗风险能力不足。

四、加州鲈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优美生态引领绿色发展

结合本地区正在进行的高标准池塘生态化改造和“三高一美”示范基地建设,老旧鱼池从池塘结构、功能布局、尾水处理利用上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从外部环境上打造渔业优美生态,建成可以周末去休闲、早上去健身、饭后去散步的公园式渔业生产场所。

在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上加强培训、宣传,转变从业者思想观念,降低放养密度,采用颗粒饲料投喂,加强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利用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生产,转变追求高产的养殖方式,向高质量、高生态效益的方向发展,营造适渔的优质水域内环境,生产被市场接受、受人民欢迎、走入百姓家的优质水产品。

2.组织合作,创建地方品牌

利用水产养殖池塘多为村集体所有的有效抓手,从源头上组建合作组织,对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做到集体监督、有效管理,产品有质有量,为注册商标、品牌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3.智慧生产,吸引青年才俊

任何行业的发展人都是决定性因素。之所以没有年轻人愿意直接从事鲈鱼一线养殖,除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因为水产养殖行业尤其是鱼类养殖是人们眼中的“脏、苦、累、烦”的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渔业科技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现在我们要努力打造生产机械化、管理智能化、环境生态化、质量优质化的智慧美丽渔业,未来从事渔业必将是一份“体面”“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渔业也将成为青年才俊汇聚的行业。

4.三产融合,产业深度发展

加州鲈蛋白质、不饱和脂肪含量高,富含17种氨基酸,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值基本符合人体所需,且无肌间刺、老少咸宜,适合进一步开发餐饮市场和进行深加工。加州鲈贪吃,易垂钓,是一种世界性游钓品种,适合进行游钓开发;再加上苏州市吴江区自古就有鲈乡的美誉,享有浓厚的鲈鱼文化,具有文化旅游开发的先天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条件、完美的产业规模、特有的品种优势为加州鲈一产与文化旅游、休闲垂钓、餐饮服务、食品加工有机融合提供了难得机遇。在政策指引、社会资金参与下,苏州加州鲈产业的三产融合、深度发展,必将成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惠民富农的典范。

2019年,在水产养殖品种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加州鲈一枝独秀,丰产丰收,加州鲈养殖将在全国大面积推开,希望各地在引进时能定位高、起点高,整体规划,做到生态、优质、高效、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面积苏州市苗种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32万多亩养殖面积,产量全国第二!600多人共谋广西南美白对虾业的变革,这场盛会不简单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35元/尾却还是一苗难求!台山养殖面积锐减80%,这个品种还有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