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林县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分析

2020-07-21宋秋旺

山西水利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利部水土保持全县

宋秋旺

(柳林县水利局,山西 柳林 033300)

1 水土流失成因

1.1 地理位置决定水土流失严重

柳林县位于吕梁山西麓,由垣、梁、峁、坡、沟谷、川台各类地貌及黄河河谷的侵蚀堆积阶地所构成,境内梁峁起伏,纵横交错,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处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河龙区间多沙粗沙治理区),年侵蚀模数为0.899 5万t/km2,年输沙量为1 158.63万t,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7%,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大县。

1.2 生产建设项目加剧水土流失

柳林县是资源大县,资源丰富多样,煤炭探明储量54.3亿t,全县有300万t煤矿2座,120万t煤矿14座,90万t煤矿10座,年产煤量达3 000多万t;石灰岩裸露面积50~60 km2,储量203亿t,全县共建有石料厂6座,产量400万t。400万t新型干法水泥厂1座;铝矾土探明储量4 000万t,铝土矿5座,产量230万t。煤层气储量约400多亿m3。由于资源丰富多样,生产建设项目的快速上马,带动了公路、铁路交通设施建设,也加剧了人为水土流失。

2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2.1 一矿一企对口治理一山一沟

柳林县是矿藏资源大县,同时又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大县,随着以煤炭开采为龙头的各类型企业大规模开发建设,公路、铁路建设项目迅速上马,全县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使境内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农工失调。全县经济形成了严重的“二元对峙结构”。

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出台了《关于实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建设双百里绿色长廊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县境内的所有工矿企业,根据煤矿井田面积及企业影响范围,承担一条小流域或一座山的治理任务,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乡镇督促实施,并组织县级有关部门检查验收。

这种机制的运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煤炭企业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为全县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天地。柳林县孟门镇组织各工矿企业集中建成罗家坡流域,建成20 km长、总面积一万余亩的综合治理工程;柳林镇对城区以北田家沟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打深井一孔,建1 500 m3的大蓄水池4个,打坝两座,栽植柏树13万株。根据实施意见全县加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厂矿企业达到69家,规划治理小流域120条,治理总面积0.634万hm2,投资总额达5 500万元。通过实施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使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土流失显著降低。

2.2 撬动民间资金治理“四荒”

鼓励社会力量开发治理“四荒”,是柳林县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又一举措,县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民营企业、个体大户、公司+农户、农民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开发治理四荒,治理水土流失。通过鼓励民间资本治理“四荒”,初步形成了王老婆山水保生态园、柳林县昌盛农场等“四荒”治理典范。

柳林县昌盛农场有限公司是以股份制形式承包县城以东6 km的龙头山,总面积4.3 km2,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凉的土地,一道山脊连着三个小山头,两面山坡有大小七条沟,由于山高、沟深、坡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公司承包这片四荒地以来,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干苦干,搬山填沟,造平原、修梯田、打坝淤地,引水、修路、植树造林,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累计投资7 000余万元,共投义务工2.6万个,机修和人工相结合共动土方800多万方,石方7 000余方,将“四荒”地建成了千亩良田。建有86.67 hm2经济林园区,120 hm2小杂粮基地,140 hm2生态林区,2.67 hm2水面的养鱼坝。

初步形成了五项产业即: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昔日的四荒地,今天变成集高效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教育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园区,2008年9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3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山西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位于柳林县留誉镇,由联盛集团和村民组建的合作社共同组建山西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区内所有的承包地、机动地、四荒地、林地等公共土地统一规划,在产业提升、农民致富的同时,实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沟道内修建淤地坝,增加良田,山头栽植生态林、核桃林,坡耕地机修成整平地,大沟道内修建蓄水池,配套提灌工程。通过实施综合治理,共形成0.2万hm2机修整平地,栽植核桃林、生态林0.27万hm2,沟坝地453.33 hm2,被水利部命名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

2.4 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水土保持监管

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把水土保持工作重心切实转变到监管上来,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总思路和新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有关规定,柳林县政府出台了《柳林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见》,要求全县工矿企业在进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前提下,必须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科学防治。

充分利用水利部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实施建设情况及时、准确、全面掌握,随时跟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进度,要求水保的临时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执行,通过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遏制了因生产建设项目开发而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目前全县26座煤矿全部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并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完成了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防护效益显著提高,水保措施全部通过了验收或报备。

3 结语

近年来柳林县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0.59 km2,造林、种草面积454.66 km2,林草覆盖率达到35.3%。使水土保持生态脆弱环境大大改观,绿地面积明显增加,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成功的经验在于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强主管部门宣传、监督、指导,在水土保持治理资金投入上做到持续不间断,争取治一片成一片,治一处绿一处,达到生态、经济“双赢”。

猜你喜欢

水利部水土保持全县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超八成不能饮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