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

2020-07-21穆晓艳

江苏教育 2020年35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新课标

穆晓艳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听”是理解和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提高听力水平不仅有利于说、读、看、写技能的培养,更有利于进行语言交际活动。[1]35

英语听力水平通常由学生开展听力的动机、对待听力的态度、花在听力练习上的有效时间以及其采用的听力方法和策略来衡量。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最普遍的方式是用听力测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听力水平。但是,高中阶段由于增大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听力测试所用的听力材料也更加复杂,对学生的听力水平要求也相应增大。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水平二”对听力有如下要求:在听的过程中,能抓住熟悉话题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1]48

二、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制约学生听力水平的主要原因

笔者在对本市8 所高中的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一周会和学生做三四份完整的听力训练题。可是听力材料听了不少,训练题做了很多,学生的听力成绩和听力水平依然没有提高。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诸如词汇量不够大,语音语调不地道,语速跟不上,语法、句型语言知识不扎实等等。从核心素养发展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制约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习内容上,学生有文化盲点。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英语语言中包含了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信息。在高中教学中所使用的听力材料以及听力测试材料中涉及的话题比较广泛,一般都会涉及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人文地理、工作学习、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不少高中学生欠缺对这些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给他们在听力理解上增加了重重困难和障碍。

2.在学习方式上,学生有策略缺失。

听力中常用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听力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没有进行听前的思考和预测;有些学生未能够集中注意力抓住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主题句,导致听完一段材料后无法总结出主旨大意;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边听材料边做笔记的习惯,导致漏掉了数字、日期、人名、时间、地点等比较有用的信息;还有些学生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时,往往就表现出焦虑、沮丧、丧失听力兴趣等行为。很多学生未能掌握恰当的听力策略和技巧,导致在听完一段听力材料后一脸茫然。

3.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有训练误区。

(1)听力教学与说、读、看、写等教学环节脱节。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听力教学往往都偏重于听的技能训练,很少会让学生复述所听到的内容,更不会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去读、去看、去写。听的环节与说、读、看、写等教学环节之间没有特别多的关联,导致教学呈碎片化的现象,听力训练缺少延伸和扩展的内容。

(2)教师采用的听力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部分教师把听力教学等同于听力试题模拟训练,往往忽略了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教师普遍采用“放听力—做选择题—对答案—讲评”的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听力教学活动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以单选题为主,表现出较为单一、机械的模式化现象。这种单调又老套的听力课堂模式使得听力学习丧失了应有的语言交际功能,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低下。

三、英语听力教学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1.听力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原则。

新课标指出,听力不是一项孤立的技能。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中,要将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避免孤立的单项技能训练。[1]40教师可遵循此原则,设计多样化的听后活动,将听的技能和说、读、看、写等综合技能整合起来。

2. 课内精听和课外泛听相结合原则。

新课标指出,听、说、读、看、写等技能的发展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还要借助课外的泛听、泛读、自由会话、自主探究等活动来实现。[1]40精听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力求听懂听力材料中的每个单词、句子。泛听是指从整体上理解听力材料,把握其主旨大意。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各类英语学习APP、TED 英文演讲、经典影视作品等音视频材料开展课外泛听活动。

3.趣味性原则。

如果把听力练习简单的过程化处理也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但是要将听的练习设计成较为真实的活动,就会产生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取得良好的效果。[2]目前单一又老套的听力教学课堂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多元化的英语听力环境,让听力课堂活动丰富多样,让听力学习变得生动形象。

4.用评价反拨的原则。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促学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全面发展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英语教学形成积极的反拨作用。[1]81基于此,教师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投入英语听力学习中,并激励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听力训练。

5.多样化活动的原则。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误解了听力教学的真正含义,把大量的听力模拟试题测试当成了听力教学。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听前如何进行导入、如何吸引学生兴趣、听后如何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何提高听力教学效率等。

四、提升高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关于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大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54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背景知识贯穿于语言交流中。比如,基督教国家有自己的宗教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受难节等,这对于不熟悉西方宗教节日的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听力材料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英语口语中惯用的俚语,如cost an arm and a leg,in the black,over the moon,have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 等等。而学生受到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往往会错误理解这些俚语。此外,在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有些词汇,在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表达不同,也会造成学生听力上的误解。

【例1】M:Excuse me,but where can I find the restroom?

W:Go downstairs and turn to the left. It’s next to the lift.

M:Thank you.

W:That’s all right.

Q: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To use the toilet. B. To have a rest.

C. To ask for a lift.(答案:A)

这道题学生错误率很高。在美国文化中,美国人一般把家中的卫生间称为bathroom,公共卫生间则称为restroom。在英国文化中,直接用toilet 表示公共卫生间。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普遍把公共厕所称为WC、toilet 或washroom。学生因为文化背景障碍,很多都误选成了B 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帮助他们了解更多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等知识,理解跨文化含义,从而为他们扫除英语听力中的文化差异障碍。

以江苏省高中使用的译林版教材《牛津高中英语》为例,很多单元都涉及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如M8U1(第八模块第一单元的简称,体例下同)的话题是“The written word”,介绍了英国作家Dickens 的作品以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Robert Burns、John Keats、William Wordsworth以及他们的代表作;M8U2 话题是“The universal language”,介绍了意大利著名歌剧Turandot 以及Mozart、Tchaikovsky 等国际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还介绍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提到了the blues、jazz、R&B、rock and roll、country music、pop music 等多种音乐形式;M9U1 介绍了“枫叶之国”加拿大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著名城市及有趣的历史知识;M9U4 的话题是“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介绍了很多圣经习语故事的由来;等等。可见,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开发教材资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2.加强听前、听中和听后策略与答题技巧指导。

新课标指出,听力技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48因此,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牢牢掌握听前、听中和听后的策略与答题技巧。

(1)听前做预测。预测是十分有效的技巧,能够帮助学生积极调动大脑,参与听力理解的过程,从而成为主动的、有准备的听者。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在做听力测试题前,抓紧时间快速浏览听力题干和选项,尤其是前5 题。此外,根据选项关键词预测对话内容,如果听力问题中疑问词是who,那么一定要注意听力材料中有关人的内容;如果疑问词是when 或where,则要注意听有关时间或者地点的内容。

(2)听中做笔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记不住听到的每个词,但他们能够记住意义。[3]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材料过程中,不能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词、每一句上,而是要将注意力放在听力材料中的主题句和关键词,从而抓住其主旨大意。同时,要学会使用认知策略,在听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并根据说话人的语调或用词,推断其态度和意图。[1]42此外,听到有关日期、时间、人名、地点、职业等重要信息时,一定要边听边用首字母、数字、符号等做速记。

【例2】M:Sorry I’m late.

W:What happened?

M:I had desperately waited for the bus for half an hour before it finally arrived at the stop.Actually you know it was a quarter late.

Q:How long was the man supposed to wait for the bus?(答案:C)

A. 30 minutes B. 45 minutes C. 15 minutes

这里half an hour 可直接简写为30min,a quarter 可简写为15min,再根据句意,通过简单运算,最终得出答案。反之,假如学生不做简单的记录,听完对话后就可能完全混淆具体时间。

(3)听后做巩固。听后阶段是学生进行回忆、分析和总结的阶段。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句型及文化背景进行汇总,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新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朗读听力原文,尤其是错题的原文要反复朗读,直到学生完全理解为止。

3.听后活动加强拓展,将听与说、读、写整合起来。

新课标指出: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种语言技能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因此,在设计听、说、读、看、写等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要关注具体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技能的综合运用,可以设计听、说、读、写等综合性语言运用活动。[1]39教师可以在听力训练中穿插问答、听后齐读、听后复述、讨论、填写句子、话题简述等说、读、写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听说、听读、听写互动的机会,从而将听与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整合起来。

【例3】M6U2 Reading 板块“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教师可以播放Line 20-37 的听力录音,在PPT 上呈现听力任务,要求学生听后完成表格内容(斜体部分为学生所填)。

Name Sang Lan Birth year 1981 Birth Place Ningbo,China Best event the vault Personality energetic,happy and hard-working Experiences She began to learn gymnastics in 1987....

听的过程既是信息记忆的过程,更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边听边填表,在学生完成后,要求学生齐读表格中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请不同小组的学生回答,将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和呈现。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Happiness in my eyes”为题写一篇120 词的英语作文。这样,教师将听和说、读、写环节有效地整合起来,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加强多样化的听力教学活动,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

新课标指出,根据选择性必修课程对课外视听活动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确保每周的课外视听活动不少于40 分钟。[1]55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网络资源成为教学中非常方便获取资料的辅助工具。因此,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做好课内听力训练之外,还要善于扩展听力教学材料,拓宽思维,跳出单词、课文和试题录音等现有的传统的听力资料的局限,积极开展课外泛听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功能话题,借助网络、电子期刊、各种英语学习的APP 等多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听力材料展开专项训练。如,网络上有BBC、VOA、CNN 等大量的听力资源,还有可可英语、沪江英语、天学网百朗听力、人人听力等一些专业的网站可以练习听力,更有VOA 慢速英语、扇贝听力、朗易思听、每日英语听力等深受学生喜爱的英语听力学习APP。

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听力材料,如英文歌曲、英美影视剧、网站中的国际新闻、英文演讲等音视频资料开展泛听。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寻梦环游记》《死亡诗社》《当幸福来敲门》等经典电影和美剧,以及TED 英文演讲视频等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盛宴和视听资源,帮助他们接触生活中真实的听力场景。“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to get.”“ There is something inside that they can’t get to,and that is hope.”这些经典的台词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更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后使用英语趣配音、英语魔方秀、英语流利说等配音软件,给自己感兴趣的英文电影、动画片片段进行配音。教师还可以模仿“声临其境”节目,在班级开展“趣配音PK”大赛,让学生投票选出班级的“英语配音达人”。通过这些比赛,帮助学生矫正语音,增强语感,间接提升其听力理解的信息提取能力,让听力学习过程富有趣味性,增加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听力居于五项语言技能之首,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听力,真正理解高考改革的积极作用和目的。高中英语听力现状的改变,要求一线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新课标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