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AC理论的海南热带雨林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容量研究

2020-07-21唐泓凯许先升陈有锦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容量园区

唐泓凯,许先升,陈有锦,侯 艺

(海南大学 林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自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国家公园的旅游容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一百多年以来,众多学者都在研究国家公园旅游容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8年[1],其主要被应用于人口研究和移民研究,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环境容量研究的高峰期,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国家公园的饱和力和承载力进行了相关研究[2].60—70年代,韦格[3]、里蒙和麦宁[4]对旅游容量进行了深入研究.80年代,史迪克提出了旅游容量的三大原则[5],之后美国国家林业局出版了《荒野地规划中的可接受改变理论》,书中提出了LAC理论的相关框架结构[6].在国内,保继刚[7]提出了旅游容量的概念,此后,许多学者分对黄山、庐山和武夷山等不同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8-11],推进了国内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管理及容量调控的发展.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旅游容量相关概念是由崔凤军[12]提出的:旅游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现状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现在以及未来人有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所能够承载的游客人数,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满足管理目标的情况下,对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强度以及旅游开发强度的极限值进行科学的计算.目前在国内有关LAC理论的相关研究较少,目前保护地体系的旅游容量研究普遍采用了环境承载力理论来研究研究地所能够承受的旅游人数的最大极限值,但是单纯的人数研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原因是旅游地的环境受到游客活动的影响,即使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旅游活动类型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而应用LAC理论后,它使得旅游容量的计算从一个简单的数据控制变为多变量多指标的一个综合考量,而且其通过建立九大步骤和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弥补了单纯以旅游人数作为旅游容量参考的片面性.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家公园的规划和管理中心,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国家公园在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七仙岭森林公园,中央第六次深改委会议通过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同年四月挂牌成立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海南省中部地区成立了总面积4 400 km2的国家试点公园,其中就包含了AAAA级景区的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海南省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省保亭县,距离县城约9 km,总面积22 km2,最高处海拔1 126 m,景观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岛内仅有几处保存较好的热带原始雨林.自1998年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批准其为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有关方面不断地进行旅游开发,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游憩活动基础,但是由于长期过度的人为开发和落后的管理方式,导致了园区内的原始自然景观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游憩体验也相对较差.旅游产业开发是国家公园开发的重要环节,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是挂牌AAAA级的景区,同时也位于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版图范围内,因此,如何处理好国家公园内的资源,并在其最大可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开发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1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总平面图

2 研究方法

2.1 LAC理论LAC理论的英文全称为“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中文可翻译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是从游客环境容量概念发展而来的,可将其用于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2].LAC理论的概念与传统旅游容量的概念不同,传统旅游容量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认为人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而LAC理论的研究对象为环境,它通过研究环境可接受的极限值来对旅游容量进行系统研究.美国通过LAC理论制定了VERP和VIM技术方法,加拿大也通过该理论建立了VAMP技术方法,澳大利亚则建立了TOMM模型,在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的矛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建立LAC的框架有九个基本的步骤:(1)确定划选的区域及其内的关注对象和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2)确定并描述旅游活动的类型;(3)选择相关的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并确定相应的监测指标;(4)针对(3)所确定的监测指标进行现状调查,并在空间上对其进行标注;(5)为每一种旅游活动类型的研究对象确定标准;(6)根据(1)和(4)获得的信息定制旅游活动类型的替选方案;(7)为每一个方案进行行动代价分析并制定管理计划;(8)对方案进行评价并选出一个最优方案;(9)实施相应的计划并且监测(3)的指标.

2.2 Delphi法专家权重的确立Delphi法,也称专家调查法,该方法通过匿名函询的方式对所需要预测的问题向专家征询,对结果进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专家,再集中征询意见,直至获得专家的一致意见.建立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中筛选出的指标赋予权重.第一步,根据研究的指标体系编绘旅游容量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第二步,向国家公园、旅游规划和风景园林等领域的专家(15人)发出问卷,并对每一级指标按重要性进行打分,然后收回有效问卷15份.第三步,计算专家给出指标的权重均值、标准差和专家意见协调指数.第四步,将差异性较大的指标分值返回给专家,对其进行再次判断和确认,然后对数据进行二次统计,直至各项指标权重趋于一致,最后对最终结果进行计算,以确定最终指标体系的各项权重值.

3 研究分析

3.1 确定容量评价指标旅游环境容量是在旅游研究中争议最多和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在研究和应用上的难点既涉及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解释,又涉及如何建立一系列可靠的经验值,以用于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实际操作[13].旅游容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从生态、经济、文化等要素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指标选取上要具有权威性、代表性、规范性、有效性、简洁性和便利性.在《旅游规划通则》中,将旅游环境容量分为生态环境容量、空间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容量,并将它们作为一级指标,然后结合研究对象的旅游发展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并向相关专家寻求意见,接着针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对指标进行进一步调整,将其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最后通过实地调研来确定指标,并进行验证和调整,最终筛选出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最后将它们作为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的指标.

3.2 权重结果分析根据现场实际调研和相关工具软件建立评价表,公式为:

Cr=(Ca+Cs)/2,

式中,Ca为判断系数,取值为[0.4,1],数值与影响程度成正比,Cs为熟悉度系数,取值为[0.1,1],数值与熟悉度成正比,为专家权威程度.本次受访专家各项系数为:Ca=0.79,Cs=0.83,得出Cr大于0.7,故专家咨询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另外,通过公式C.V=SD/MN*100%来计算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其中,C.V为变异系数,SD为标准差,MN为方差,系数与专家协调程度成反比.当变异系数小于15%时,指标权重值便具有有效性;当最终测得的权重变异系数均小于15%时,则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良好.对专家打分的最终结果进行计算,确定最终指标体系的各项权重值,见表1.

3.3 确定容量指标的评价标准通过现场调研及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9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 GB/T51046—2014》、《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规范LYT 2933—2018》、《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GB.T 51046—2014)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进行综合概括后,再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水质标准》(DZ/T 0290—2015)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等相关条例设置初步评价标准,最后,在向专家咨询所选取的指标后,再针对园区的现状对选取的指标向专家咨询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确定评价标准,见表2.

4 结 果

4.1 生态容量根据地下水检测报告,未出现超标情况,地表末梢水监测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园区内仅有一处景观娱乐用水, 位于主入口游客中心处,水质要求达不到C类标准,不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的要求.根据2019年3~9月份保亭县的环境质量月报,七仙岭测量点的监测显示,AQI指数为14~43;PM10月平均值为14 μg/m3;PM2.5月平均值为8 μg/m3.有效测量天数为214天,所有指标均达到优级,七仙岭站点空气负离子小时浓度均值为1 685~7 457 个/cm3,月小时浓度均值为5 381个/cm3.由于大气环境的净化是依靠园区内植被的自身调节能力,所以大气环境容量指标与绿化覆盖率有直接的关系.植被覆盖率公式为: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式中: Aveg为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植物覆盖度为78.52%.噪声评级指标主要是在景点、园区一级游览路线(石板路)、次级游览路线(木栈道)取点测量,平均值为28 db,园区情人树处平均值为68 db,噪声指标超标,但总体感觉安静.园区内建设用地为19 270 m2,园区总面积为22 km2,见表3.

表1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容量的指标权重

表2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容量指标评价表

续表2

表3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容量指标评分表

4.2 空间容量对园区内自然景观资源的完整性进行基础资料整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原始自然景观依然保持原状,面积并未减少,景观保存较为完好,且后期没有新的自然景观被开发,其中有瀑布一处,在去年年底时发现其水位较低,但在清淤工作完成之后恢复原有水位.其中自然景点9处,人工建设景点8处,人工建设景观面积约为600 m2,景区内人为建设的干扰非常小.本研究采用了面积估算法来计算空间容量,以此来评价主要景点—瀑布观景台,计算公式为Ci=Xi*ZiCa(人),C=minCi,式中:Xi为景点游览空间总面积,Zi为景点的日周转率,Yi为不影响旅游质量的情况下,游客在景点中的人均面积(m2/人).日周转率的公式为Zi=(T+Tio+To)/Tio,式中,T为景点日开放时间,To为景点平均游玩时间,Tio为第i个景点的平均游玩时间,得出minZ=20,C=minC=320人.选取所有游客必去的天潭瀑布景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空间容量指数=接待游客数量/空间容量,近5年平均入园人数约为106 000人次,淡季单日入园人数约为30人次,旺季单日入园人数约为400人次,日峰值入园时间为早上7:30~9:30,大约80%的游客选择在这个时间入园且在12:30前出园.算得年空间容量指数=0.908;淡季单日空间容量指数=0.094;旺季日空间容量指数=1.25;日峰值空间容量指数=2.014,见表4.

表4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容量指标评分表

4.3 基础设施容量根据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统计园区内共有垃圾桶160个,全为分类垃圾桶,服务半径均值为200 m,休息点13个,平均服务半径约为500 m,卫生间7个,平均服务半径约为700 m.园区内海拔600 m以下的区域已实现三大通讯网络覆盖及宽带覆盖,园区内仅游客中心覆盖了无线网络.目前仍然在使用地表水,且园区内没有雨/污水分流系统,园区内有污水处理点1个,旺季日均污水产量6 t,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量最大值为8 t,由于园区仅有位于游客中心的公厕有供水系统,其余公厕和休息点没有供水系统,公厕采用铝袋回收厕所排污,满足目前的需求.目前园区没有垃圾转运站,但有垃圾转运车一天一次前来转运当日内所产生的垃圾,旺季期间园区内无存量垃圾.

园区内共有两级步行道路,园区内有完整的步行交通路线,一级道路(石板路)2.3 km,二级道路(木栈道)0.6 km,全程需步行3.5小时,园区入口处有人/车分流规划;园内无无障碍通道以及缆车,且仅三分之一的线路形成环形浏览路线;园区内仅有外部道路至入口的摆渡班车,淡季平均30分钟一班,旺季平均15分钟一班,路程时间为5分钟.

园区外部仅有一条三亚—保亭城际1号线的公交线路,平均发车时间为30分钟,且目前仅有一条公路直达园区.园区内有停车场3处,停车场车位数为260个,停车场总面积为6 000 m2,淡季的使用率不足20%,但在旺季时停车场为超载状态,园区周边的道路都会停满车辆(表5).

表5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停车情况

园区内酒店和餐厅因经营不善,于5年前关门.园区内商铺及小卖部有3家(表6),园区内商业设施可以满足大部分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但是园区内的商业产品比较大众化,缺少地方特色.在经济投入指标方面,园区的经济收入仅仅依靠门票收入和停车场收入以及商铺租金收入.园区2018年总收入为577万,投入园区的维护费用为700万元人民币,园区的维护投入占园区总收入的121.31%(表7),其中,维护自然资源的投入资金占18%,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占50%,投入服务设施的资金占4%,员工工资支出占28%(图2).

表6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业铺面的情况

表7 七仙岭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容量指标评分表

图2 园区支出比例

4.4 社会容量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游客对园区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和对园区的总体满意度见图3,选取了游客必去的三个景点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游客对景点可达性的心理感知,并回收问卷,统计显示:游客对可达性的满意程度为90%,除了峰顶之外,所有景点间的直线距离都在300 m以内,步行时间在5 min以内.利用视觉评估法,采用Photoshop,以游客数量日峰值最大的景区—天潭瀑布观景平台作为背景绘制模拟图,对游客视觉拥挤感指标进行评估,场地面积约为100 m2,分别选取3人、5人、10人、17人作为模拟人数并进行评选,30名受访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一致选择10人模拟图为最佳结果显示,认为最佳的人数为5人,最多容纳10人,故该景点的理想人均面积为20 m2,最小人均面积为10 m2,但此景区长期停留人数超过20人(表8).

图3 园区满意度调查结果

表8 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社会容量指标评分表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 论依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对旅游容量综合评分的相关规范,整理出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容量综合评价标准:弱载(9~10分)、轻微弱载(7~8分)、适载(5~6分)、轻微过载(3~4分)、过载(1~2分).根据数据结果分析,生态环境容量分值为8.195分,整体处于轻微弱载状态,但其中景观娱乐用水和噪声评级两项指标的评分较低.园内景观娱乐用水的质量急需提升,同时园区内的噪音指标超标,这是因为园区的环形道路过于密集,且集散空间的面积较小,人流密集,集散效果不佳,希望能从园区的规划入手,改善此类问题.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质量的评分较高,应当继续做好相关的保持工作.

园区的整体空间容量评分为7.647分,为轻微弱载的状态,但其日峰值的指标处于过载状态,早上7:30~12:30为园区的早高峰期,因此如何正确地限流以及分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园区整体的经济容量指标为5.018分,处于适载状态,园区内的住宿和商业急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也要针对园区的餐饮特点与游客需求,合理地规划餐饮,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投入应继续加大力度,此外,还要研究总体的投入与产出,解决目前出现的经营问题,并且尽快完善三大电信网络的建设.

园区内整体社会容量指标为4.842分,处于轻微过载的状态,其中,园区内的集散空间数量较少,各个景点的总体容量较小,其余问题与噪声指标的原因相同.同时急需对园区的服务质量进行整体的提升,并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加快完善园区的服务体系.

5.2.1 明确规划重点和建立容量调控保障体系国家公园对于保护、保存、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或景观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明确规划重点,将生态放在第一位.虽然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生态问题上要坚守底线原则,坚决不能以任何经济利益为原由,触碰生态的底线,包括后期的管理体系也要以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素;同时要以LAC的理论框架建立容量调控保障体系,从园区内的矛盾点和棘手点入手,解决目前直观能够感受的容量问题.此外,还要根据这些问题和所监测的指标现状,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方案,并针对每一个方案进行分析.旅游容量的调控是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14],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容量调控的重要前提,因此应根据园区容量评价体系,评价旅游活动的现状,并完善国家公园的管理手段和决策过程.首先,要明确国家公园的第一要素是生态保护,因此,一切都要以此为核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唯有如此,才可能有助于实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做好园区的科学调控与改造,要在对生态环境造成最小影响的情况下对园区进行优化规划,在进行内部交通的优化时要进行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将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在改善景观用水的水质情况方面,在对新的景观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也要对已开发的景点做好保护工作.在不同所在区域应进行主题型的空间建设,以形成一系列的吸引物集聚空间,并通过完善吸引物及拓展其空间范围,增加游客在园区的空间活动范围,实现空间容量上限的拓展[15].加强对游客的科学分流和指引,做好科学限流,将早高峰的流量分流至下午时段,丰富内部交通浏览路线,扩大内部交通环形路线的建设,做好降噪工作并解决目前园区拥挤的现状.

5.2.2 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淡旺季,淡季的旅游容量处于弱载状态,而旺季时的旅游容量趋向于过载,园区的主要收入以门票收入为主要来源,为了加强对旺季的游客控制和分流,应该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解决园区在淡季出现的资金问题,解决旅游开发过程中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同时,应该推进“一园一规”,推进园区的管理条例和开发规划,防止出现因生态保护而对园区的开发问题采取“一刀切”的情况,此外,要完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使园区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园区内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维护方面.丰富园区内的商业产品,将具本土特色的产品融入商业产品中,以原创的形式向大众呈现,做好商业产品的规划,以避免目前旅游活动区出现的旅游商品雷同化的问题;同时也要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将目前园区单一的观光旅游推向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5.2.3 构建合理的针对游客的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并实施指标动态监测机制管理机构是环境容量调控保障体系的主体[14],同时也是LAC理论的核心.目前,中国大部分国家公园试点区域以及自然风景区的游客管理都采用简单的人数控制作为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不客观性.应该从LAC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关注点放在环境的可以接受的极限改变,建立指标监测体系,对生态环境容量指标,资源空间环境容量指标、设施容量指标和社会心理环境容量指标进长期的动态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科学地调整指标及评价标准.

5.2.4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加强国家公园与社会的关系衔接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公众参与可以在旅游容量体系指标调控的过程中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在评选方案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让游客和附近居民对具体的评选方案进行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方案的评选.容量的调控应该考虑到周边生活的民众和访问游客的意见,旅游活动的利用与开发与国家公园周边的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也与游客体验相关.管理者应当制定合理的公众参与体系,建立公众监督的机制,促进国家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受访游客对国家公园概念不够清晰,对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较低,在园区内应该增加与生态教育相关的旅游活动类型,建立户外环境体验实践基地,把旅游作为国家公园科普宣传的窗口,加大国家公园核心价值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完善景区的服务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服务培训和国家公园相关知识培训,也要定期对游客进行相关科普,让员工服务于游客,员工与游客一同服务于自然并保护自然.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容量园区
森林公园历险记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水瓶的容量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小桶装水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