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四季养生药膳简述

2020-07-20缪茶花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药食同源药膳

缪茶花

【摘要】中药养生有其独特的规律,主要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通过辩证来达到补益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进健康之目的。使未衰老者更健康,使已衰老者延缓老化。一年四季变化不同,中医中药养生应该根据四季二十四节气变化制定相应的药膳以达到调养身体,预防保健的作用。

【关键词】药食同源,药膳养生。

在中药预防保健养生方面,应该选择一些安全有效,几乎没有毒副作用,药食同源的药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药膳,食疗是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饮食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春、夏、秋、冬四季有不同的温、热、凉、寒的气候特点,对人体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人们的养生应该“应天顺时”,在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以达到“天人和谐”。 [2]

春季养生原则: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春季养生,饮食上适宜选择辛、甘、温之品,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3]

春季养生药膳:莲子茯苓菊花大枣枸杞子汤。功效:补脾益肺,清肝明目,疏肝养肝。

做法:山药15克,茯苓30克,大枣3个,枸杞子30克,菊花10克。乌鸡一只。以上药材洗净浸泡20分钟(菊花不用浸泡),乌鸡斩件,洗净,焯水备用。以上材料和乌鸡一起下锅放适量水,大火煲开改小火,煲50分钟熄火,放菊花焖盖5分钟可食用。

夏季养生原则:夏季天气炎热,且湿气较重,脾胃的运化能力下降[4]。中医认为,夏季养生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即:五脏以养心为首;饮食以清淡为宜;进补宜清补为益;冬病夏治以疗旧疾;除湿消暑健脾胃;生津益气养肺肾。

夏季养生药膳:冬瓜薏米白茅根排骨汤。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化滞、降脂降压、通利小便之功效。

做法:冬瓜1000克,薏米30克,白茅根10克,排骨500克。冬瓜洗净后,去皮、去籽、切块;猪排骨洗净,斩块;薏米掏净;白茅根洗净将排骨先用沸水焯水,焯水后洗净血污,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开,撇去浮沫,加黄酒,加盖焖20分钟左右,然后下薏米和冬瓜,煮至排骨,冬瓜熟后,下盐调味即可。

秋季养生原则:立秋之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5]。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入秋之后也到了一年之中的进补时节,此时调养好身体,能为安然过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

秋季养生药膳:沙参百合玉竹汤。功效:滋阴润燥,润肺止咳。

做法:沙参15克,百合30克,玉竹20克,白莲子15克,雪耳10克,猪脊骨500克。以上药材洗净浸泡20分钟,猪脊骨焯水洗净。和浸泡的药材一起入砂锅大火煲开改小火煎煮50分钟,调盐即可。

冬季养生原则:寒冷的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当然进补做好以食补为上。《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静是冬季养生的原则[6]

冬季养生药膳:当归羊肉汤。功效:益气补虚,补肾壮阳。

做法:材料:当归10克,砂仁5克,麦冬10克,生姜5片,红枣6粒

做法:各种搭配食材冲洗干净,备用。羊肉1000克洗干净过冷河焯水过冷河。所有材料同羊肉放入砂锅,放适量水,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5至2小时,调味即可。

参考文献:

[1]吴建坤,于雅婷.本草纲目中药煲汤养生速查全书[C].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2017.4重印)3-4

[2]函月,一年四季说养生·春[C],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03.4-6

[3]翟煦,养脾胃就是养命[C].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2019.4重印)169

[4]翟煦,养脾胃就是养命[C].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2019.4重印)173

[5]翟煦,養脾胃就是养命[C].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2019.4重印)179

[6]翟煦,养脾胃就是养命[C].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2019.4重印)185

猜你喜欢

药食同源药膳
Chinese medicinal food 中国药膳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餐饮中的清补运讲究
药食两相宜的桑科和锦葵科等药用植物
“药食两用”啥意思
同源异义形容词辨析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
蚂蚁药膳食疗三例
药膳飘香益健康
同源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