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曲宣卷,感受水乡的呼吸
2020-07-20雷虎
雷虎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或许,正是有了一些人的执着与坚守,才在这瞬息万变的红尘俗世中,为这里留下了如诗如画的江南味道。
在苏州吴江有个叫南苑书社的社区剧场,这里每周都会有一场公益演出:舞台中央,女人咿咿呀呀说唱;桌子两边,男子摇头晃脑打着节拍;舞台之下,大爷大妈嗑着瓜子。听到插科打诨的桥段,突如其來的哄笑淹没了说唱和伴奏声……
这里,是江南人家的日常生活。把街坊邻居们聚起来的,是一种名为宣卷的曲艺。宣卷是起源于江浙一带的说唱艺术,苏州的宣卷主要来源于同里镇。清同光年间,宣卷即已盛行,以同里为中心,流传于吴江各乡镇,特别是在乡村,婚丧嫁娶、新房上梁、孩子满月都要请宣卷班子助兴。曾经仅在吴江就有20多个宣卷戏班。
随着时代变迁,这种民间曲艺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只有老人愿意来听,年轻一代都觉得宣卷太土。宣卷作为地方曲艺,由于缺少宣传,没有像苏州评弹、昆曲、京剧一般成为一种新时尚。
赵华是宣卷为数不多的新一代传承人,每周她和她先生都在这个社区书场,妇唱夫随表演了18年。
寻:原汁原味水乡的声音
在同里,我们路过南园艺苑,听见宣卷这“咿咿呀呀”声,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这个地方戏曲,把原汁原味的同里人生活,唱成了“中国好声音”。
在南园艺苑听宣卷只是惊鸿一瞥,第一印象这是“下里巴人”版的苏州评弹。
“谁说同里宣卷与苏州评弹相比就是‘下里巴人?宣卷更有群众基础吧!”舞台上唱宣卷的女角儿对我的言论愤愤不平。“要看清同里宣卷的影响力,那就去一趟南苑书社。明天在那儿,我会唱地道的同里宣卷!”女角儿名叫赵华,是同里宣卷的传承人。
南苑书社不在同里,而在吴江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内。约好的时间是下午两点,我们抵达时,赵华已经在台上唱开。
一张两尺长的长桌,铺上红色桌布,桌上放醒木一只、手帕一方、折扇一把;一老一少两位着旗袍的女子站在舞台中央,年老者说,年少者唱;两位着唐装男子,老者怀揣着二胡站在桌子右边,少者敲打着胡琴坐在舞台左则;舞台下有五六十位大爷大妈,他们围五六张大圆桌而坐,桌上放满了瓜子、糖果。
以往街坊邻居们听一下午书,只花两块钱,现在听的人少了,连听书的门票也省了。政府开了这书场,养着宣卷班子,为让这些听着宣卷长大的人老有所乐——同里宣卷从来都不是阳春白雪,它是一门接地气的艺术。
我听不懂台上的吴侬软语,向听剧听得捧腹大笑的老大爷了解剧情。大爷弄明我来意后,向我解释——“咿咿呀呀”的方言,和舞台上一个声调。大爷讲得口若悬河,我听得云里雾里。舞台上的宣卷唱了一个小时后,暂停了。大爷说了一个小时后,还没有停的意思。我不懂装懂地听了一小时后,听懂了一个词——《珍珠塔》。
唱:戏里戏外《珍珠塔》
《珍珠塔》讲的是一出发生在同里的爱情故事。自古以来,爱情故事都是伶家必争之地。一出《珍珠塔》,越、锡、潮、淮剧,苏州评弹都改编成了名剧。而作为古时“同里爱情故事”发生地,同里宣卷自然不能落于人后。赵华唱宣卷的经历,就是一出“同里爱情故事”:
赵华是浙江人,原本学的不是同里宣卷。从戏剧学院学成后,她就到了浙江临安越剧团唱起了越剧,她和同里的缘分就从这时开始。唱越剧,《珍珠塔》是绕不开的曲目,赵华便是从越剧《珍珠塔》第一次听到水乡同里这个地方。但她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现代版“同里爱情故事”的主角——在越剧剧团,有一位名叫金献武的同里人当乐队指挥,因为《珍珠塔》和同里,两人慢慢走到一起。
后来,赵华放弃了越剧团的工作,随金献武回到了同里。同里没有越剧团,越剧不能唱了,但同里宣卷中也有《珍珠塔》啊,而且同里还是《珍珠塔》故事发生的地方。于是赵华便蒙生了改行唱同里宣卷的打算。
“在老家,舅舅金连生就是宣卷艺人,他是我们的启蒙老师。”赵华回忆起自己学宣卷的经历。自己有戏剧基础,舞台表演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语言,唱越剧用的是越方言,而唱同里宣卷用的却是吴方言。
好在自己当了同里的媳妇,学同里话就成为融入同里、做同里好媳妇的标配。再加上要用同里话唱宣卷,仅仅一年,赵华的同里话就像模像样。
2000年,当同里周边大部分宣卷剧班开始解散时,一个全新的宣卷家庭戏班成立了:赵华担任说唱主角,她的母亲章凤英为了支持女儿也改唱宣卷,给赵华当说唱配角;金献武则妇唱夫随给妻子伴奏敲扬琴,哥哥则为了支持弟弟在戏班里拉二胡。
每周,赵华夫妇都要在社区书场不间断表演3小时。每周的这3个小时是老人们最快乐的时光,不管刮风下雨,老人们都会按时来到书场。下午4点演出结束,老人们心满意足地离开。
赵华看着走出剧场步履蹒跚的观众,发出一声叹息。最近十几年,因为看宣卷的人少了,唱宣卷的戏班子也跟着不断萎缩。如今,年过40的赵华竟成了这里最年轻的宣卷传承人。
倒是这些年,随着同里旅游慢慢兴起,宣卷开始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对于表演者来说,听宣卷的游客不能算是宣卷真正的观众。因为宣卷是一门舞台艺术,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演和看那么简单。唱得妙时有喝彩,唱得不好时有嘘声,那才是舞台应有的样子。
所以,夫妻俩很珍惜在这社区剧院表演的机会。因为这些老人,是听宣卷的最后一代人,也是能真正理解宣卷的最后的群体,是宣卷最后的知音。
在结束此地的演出后,夫妻俩收起行头再出发,目的地是20公里外的同里中学。那里还有十几个学生在等着他们上课。
女学生一字排开,一手拿着唱宣卷的角鱼,一手持敲角鱼的木棍。赵华夫妻一站一坐于学生们的两侧。当金献武扬起手臂拉响二胡时,赵华也深吸一口气翘起兰花指,学生们跟着老师们的节奏开唱……
不仅在同里中学,在同里小学和屯村小学,总共有三四十名女学生成为他们的学徒。赵华虽然对她们选择宣卷作为兴趣备感欣慰,但从来不指望她们中间能出现一个宣卷传承人。因为这么小的年纪,就背负一项使命,那宣卷就成了一座大山,让人窒息。这不是宣卷艺人想看到的——而在赵华夫妇眼中,宣卷应该是轻松而愉悦的。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