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下手语识别翻译系统应用策略研究
2020-07-20朱雅轩贾博
朱雅轩 贾博
摘要:聾人与外界交流的问题逐渐受到公众重视。本文从我国手语翻译服务的现实需求出发, 结合现有技术成果,在相关应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的O2O电子商务模式,深入探讨了其商业模式和经营体系。同时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阐述了O2O模式下手语识别翻译系统的具体应用策略,为聋人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O2O模式;手语识别;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910080030)。
引言
我国的听障人士总数占据世界第一位,其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建设”,意味着包括政府在内社会各界都将加大残疾人服务购买力度,为其注入持久动力。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开始施行,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框架。在探索听障人士手语翻译服务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的理念逐渐被认识和接受,O2O模式下手语识别翻译系统应用策略由此产生。
1、听障人士手语翻译服务概况
1.1 听障人士交流困境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有2054万名听障人士,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听障人士也越来越渴望能够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但是,现今在交通、银行、医院、邮政等其他部门的公共服务窗口中没有配备专为听障人士提供的服务,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手语训练。正是因为大多数公共服务行业工作人员与听障人士之间缺乏沟通,从而给后者造成很大困难,使其难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1.2 基于数据的手套记录的手语翻译系统
早在2008年残奥会上,数据手套就已帮助了听障人士与健全人的更好交流。这类系统以数据手套为载体,通过其上的加速度传感器等模块实时跟踪手的动作,并且根据分析处理手势在空间运动的轨迹、时序来获取信息。2016年第三届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上,福州大学杨怀颖凭借手语翻译社交手套获得比赛特等奖。这种数据手套的优点是系统的识别率高,然而由于听障人士需要穿戴复杂的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器,使得其产生身体不适感,并且该设备费用较为昂贵,使得普通民众难以承担。
1.3 基于计算机视觉记录的手语翻译系统
为了摆脱可穿戴式设备电子设备对手势交互的束缚,使得手势交互更加自然,人们将目光投向到视觉设备上。在诸多研究的基础上,河北工业大学的创新团队依托3B+树莓派,利用picamera对手势进行采集,结合OpenCV视觉库、利用python语言、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中实现图像的识别及处理,最终实现了手语识别的语音、文字输出。系统快速、及时、准确率高的优势使其更具推广可行性。本论文基于此手语识别翻译系统展开研究,探究其应用策略。
2、手语识别翻译系统应用市场分析
手语识别翻译系统的目标客户为听障人士,对于此类群体,手语技能作为一种基本生存素养,手语技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刚需。但是,手语交流只能在沟通双方都会手语的前提下进行,因此该系统应用的目的即为架设双方沟通的桥梁。
听障人士与健全人交流的情景下往往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产生,因此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本文将应用市场分为五类,如表1所示。
从手语识别翻译系统应用市场的分布来看,呈现固定、集中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其应用策略定位为线下流量+数字化综合服务,研究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O2O电子商务模式。
3、手语识别翻译系统O2O模式分析
3.1 O2O商业模式的构建
以长远的角度看,O2O模式下的手语识别翻译市场比传统单独售卖市场更具优势,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在这种模式下,可将手语翻译系统的使用权进行最大化的拆分,其频率将大大提高,免除了设备携带不便的缺陷,在提供线下体验时,辅助的线上平台除了管理使用过程外,同时肩负社交、助残的功能,提高客户黏性。
从商业的逻辑角度来看,O2O模式下手语识别翻译系统经营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线上技术支持、线下硬件提供以及合适的手语翻译服务租赁商。其经营体系如图1所示:
3.2 线下翻译系统的设置
线下翻译系统是整个翻译服务的核心,将其摆放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以明显的外观颜色与标志,吸引人群观众;在设备上方,张贴详细的图文操作指南,逐步培养用户操作习惯。在投放时,可以将其关爱聋人的公益宣传相联系,使得应用场所方容易接受。
设备购买费用需要手语翻译服务应用场所承担,但在前期可通过协助聋哑人学校举办公益体验的活动将产品的潜在客户聚集起来,在活动中穿插产品的宣传,并于活动结束后投放部分线下翻译系统作为试用品,初步宣传产品。公司将对每个试用的听障人士进行周期性回访,收集他们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产品本身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产品提供借鉴。
3.3 线上平台的运营
智能手机客户端的软件产品为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摆脱了所占内存大,系统要求高等束缚,兼容性强大。其功能如图2所示。
“手语翻译者页面”主要用于非听障人与听障人进行交流时候提供翻译服务。通过连接线下翻译系统,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打包发送给移动设备端,该微信小程序接收到下位机的数据包后,会进行解析并识别手语姿态,转化为语音。
在附加功能方面,“声活圈”包括最新、热门、好友、同城等模块,帮助使用者发现更多和自己一样的听障人士,促进交流与沟通。在“声边事”的顶部搜索栏之下,设置专栏:手语课堂、手视TV、文娱、政务、公益,手语课堂与手视TV都是以手语方式表达,文娱、政务、公益等则会实时更新一些相关内容。“文件”界面分为全部、音频、文档、导入文件功能键,可将手语翻译存为文件保留。同时,在“我的”界面中,具有账号绑定、消息设置、服务、更新、退出登录等功能项。附加部分功能设置的目的旨在增加用户粘性,不计入盈利。
4、结语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聋人的交流困境不应该再是难题。O2O模式下手语识别翻译系统的提出,期望运用现代电子商务模式服务听障人士翻译事业,寻求到了一种新的思路作为构筑无障碍交流环境的解决方案,为听障人士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创造可能。
参考文献:
[1] 黄磊,黄剑.听障群体在公共空间的无障碍交互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33):60-61.
[2] 肖雨晗,许弘翔.O2O模式线上线下功能探究[J].电子商务,2014(7):64-65.
[3] 杜彩芹,高原.推动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12):25-27.
作者简介:
朱雅轩,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生,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贾博,硕士,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