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7-20戴俊
摘 要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与过去单一的环境污染问题相比,当前的污染问题更加的多样和复杂,各种新型的污染物其污染威力更大且污染的持续性更长,这种情况下大大增加了环境治理的工作难度。因此,本文从环境监测技术入手,对环境监测技术类型、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当前环境监测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当前问题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建议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我国自身面临的问题,全球各个国家已经加入到环境治理的群体当中,逐渐将环境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外交侧重点,我国“十一五”开展期间环保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大构建环境监管及应急预警系统的构建力度、不断优化环境管理体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不仅能够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更能够优化环境管理的效果,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目的是能够掌握环境质量实际情况并分析导致环境变化的具体原因,除此之外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控,为环境保护工作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相关人员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基础上能够制定保护生态环境、防控污染的有效措施。我国虽然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环境保护的途径,但是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来看,在投入成本、队伍素质、监管体制、监测水平、配套技术及管理标准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导致目前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落后、先进科学水平应用缺乏普遍性、环境污染事故出现频率较高等现象,想要获得理想的环境保护效果,就必须找到工作开展的关键,从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效率和效果出发,从根本上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1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技术类型及应用价值
1.1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实际状况
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过经过多年的开发和推广,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环境分析工作,转变为包含生态监测、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卫星监测及遥感等多样化的工作,其监测频率也由间断性监测提升为不间断自动监测方式。最初的监测工作仅仅是监测某一范围内的环境情况,现在已经发展整体区域、某一城市甚至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监控工作,并且在进一步优化后形成了在环境分析基础上,发挥物理监测的主导作用,生态监测和生物监测为辅助作用的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此同时还能够制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研究方式、质量标准系统和相关报告体制。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收获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同当前国家可持续发展及环保工作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为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大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研究力度,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价值[1]。
1.2 当前主要应用的环境监测技术类型
现阶段我国主要应用的环境监测技术有四种,第一是3S技术,该技术有效结合了地理信息技术、GPS技术以及遥感技术,其具备的优势包括获取信息能力强、处理信息速度快、运用信息能力强、精度高等等,因此在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3S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不仅能够对水资源信息的调查、收集和监测。更能够为水资源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具体可以完成水资源分析、流域水文模拟、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等工作;第二是生物技术,这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一项监测技术,其包含了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等方面的内容,其工作原理是把生物技术同计算机、环境工程及化学等方面的技术有效结合,使学科的内涵更加丰富,这对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环境监测中较为常用的生物技术有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和PCR技术,大分子标记物监测技术的预警性更高且实用性强,对于生态问题的分析效果较好,可以把握环境与生物之间存在的联系。PCR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监测速度快且监测准确率高,所以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第三是信息技术,我国环境監测中应用广泛的包括PLC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PLC技术滋生具有抗震、耐热防尘等特点,所以适用于恶劣环境中的监测工作,可以进行雨水远程监控,为农作物的防洪抗旱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还能监控河流的水位、流速和水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作用是向处理中心传送收集到的数据,以便监测人员对中心数据进行访问或者将指令发送到基站;第四是物理化学技术,在高分子化学以及物力科学的快速发展下,该技术已经能够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常用的技术有动态膜压法监测和DOAS技术,前者是为了分析和监测受污染水体的微表层,后者是对大气中存在的各类气体浓度进行监测[2]。
1.3 环境监测工作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对污染严重企业进行检查能够监测其排放物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实现对排污企业的有效监督,并通过暗查的方式控制违法排污企业,这些能够在城市环境规划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其次,环境监测在社会商品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能够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方面衡量社会商品的相关指标,如家用电器噪音、机动车有害气体排放等等;再次,随着核电站运行和核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液和废气,为了控制放射性废物的排放,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为了推进核技术应用的发展,必须进行环境放射性的监测;最后,环境监测还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这大大推动可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为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推动力[3]。
2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依据,并对人们生产生活中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利的因素加以约束。虽然人们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却忽略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环境监测工作,因此直到现在也没有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标准和条例,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就会造成环境监测工作效果和质量无法保证,工作性质、价值和地位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不仅阻碍了人们对环境监测工作作用的认识,更让相关的监管工作无从下手[4]。
2.2 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的分块管理方法是过去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管理方式,这种传统、老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单丝目前很多环境监测体系中仍然沿用该方法,因此地区政府充当“保护伞”的情况依然存在,为能够维护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考核及反馈环保工作质量及环保工作业绩时,没有实事求是,这违背了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的最初目标[5]。
2.3 资源配置与监测任务存在差异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更加严重,所以环境监测工作的难度不断提升,且任务量也大大增加。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地区存在统一布置监测工作、平均分配监测任务的情况,这让环境监测人员无法把握各个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别,不能按照污染程度高低对地区进行主次有序的监测工作,不仅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完成工作,还大大降低了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环境监测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最大程度的将自身监督效果发挥出来,所以不但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会更加严重。以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首先监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性较差,在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发挥主力作用的就是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但是目前这些方面都比较落后,再加上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所以在设备采购和应用方面缺乏科学性,这也是造成工作开展过程中问题频发的原因,这对我国监测技术的提升造成巨大阻碍;其次目前的人才资源储备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环境监测技术体制当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这一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方面是人才的数量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是现有人才在技术水平方面无法满足发展需求,这对监测技术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很多先进设备的使用率较低、操作不当甚至出现闲置等情况也普遍存在,这不仅降低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更造成了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监测队伍,提高先进设备使用率是满足环境监控工作需求的根本。
2.4 缺乏硬件条件
想要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必须要保证硬件条件能够对其提供支持,我国在这一方面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目前环境监工作的实验室环境和硬件设施比较差,所以增加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难度,很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很多实验室与资质认定评审标准中的要求相差较大,所以环境监测技术的作用也受到了影响;二是当前的技术设备配置存在问题,很多长期使用的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所以故障频繁发生,而且很多监测设施的零部件很长时间才进行更新,所以其应用过程中很难找出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监测工作的准确性。
2.5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想要促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快速发展,长效、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条件,所以說足够的自己供给是保障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基础。但是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工作管理方式落后,而且对资源配置、仪器引进方面缺乏合理性,及时配备了仪器也没有得到有效使用,这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同时增加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压力。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所以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投入成本有限,这也是阻碍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原因之一。
2.6 环境监测因子范围有限
环境监测技术水平通过环境监测因子能够对外体现出来,现阶段工业发达国家监测因素的类型高达1000多想,其中包括地表水、土壤、大气、恶臭、电磁波、地面沉降、噪音、放射性物质以及固体废料等各种污染物、优先监测控制项目和有机污染物等等。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环境监测因子的范围十分有效,只有500种左右,所以很多因子无法监测出来,导致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下降。
2.7 监测技术体系亟须完善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体系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也就是说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合理性、科学性能够直接影响我国监测工作发展速度。在对部分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体系进行研究之后,我国也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出符合我国监测工作需求的监测技术系统。但是由于其起步较晚,所以仍让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监测家属体系的基础较为薄弱,而且监测效果较好的网络监测方法也需要深入研究,整体结构还缺乏稳定性。想要使监测技术水平、运行机制符合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就必须提升监测技术体系有效性、科学性。
3优化我国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相关建议
3.1 扩大监测因子的包含范围
想要保证制定的监测因子更加合理,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地区之间污染源和有害物质种类及浓度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将出现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危害程度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的重点,并不断剔除处于标准数值之内或者长时间没有监测出的因子类型,尽可能把综合性的控制指标转换为单项和特征性控制指标,并且不断扩大监测因子的范围,以此强化分析污染物形态的工作效果,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能够将监测地的环境客观反映出来。
3.2 保证评价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获取、收集大量的真实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基础,在得到数据之后后期的分析和深加工工作更为关键,在数据的分析环节中,要重点研究数据的存在背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不断提升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技术水平,从一点出发,分析全面,不仅能够实现对趋势、规律和现状的分析,更能够保证分析分析结果的综合性、预见性、整体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其监测工作中不仅要包含监测数据,更要有分析结果、评价内容及有效建议。
3.3 加大国际化环境标准的研究力度
我国目前环境标准与国际化标准差距还比较大,这是导致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国又不能将国际标准直接生搬硬套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在国际标准定制方面的参与性也有限,仅仅能够提供一些建议,而且在将我国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方面的工作投入力度不足,所以无法构建对我国监测技术有利的保护,必须要加大国际化环境标准的研究力度。
3.4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健全性
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一步就是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手册进行研究和编写,这个过程中要将侧重点放在空气、地表水、废气、噪声、污水等方面的环境监测QMQC手册部分,除此之外,研究新监测技术领域QMQC的力度也要逐步加强,包括应急监测、流动监测以及联系自动监测等内容。
3.5 推行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
想要使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够顺利开展,并获得理想的工作成果,必须有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作为其开展依据,正是因为没有健全和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所以我国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存在使用随意、数据准确性低等诸多问题,不仅无法为后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且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和监管作用也无法发挥。所以说对环境监测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不仅能够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更能够监督监测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要注意制定条款的实用性、详细性和明确性,使其能够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并且为环境监测工作的优化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促使环境监测法和环境保护法愈发完善和具体,进而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制定法律法规只是约束环境监测工作的第一步,相关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推广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可以说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质量好坏。与此同时,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越高、工作力度越大,其对监测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在推行相关法律法规后还要构建有有效性强的环境监测方式和环境监测工作标准,使监测人员能够将其作为依据,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工作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在构建环境监测体系与环境监测计划时,可以参考西方先进国家在以上方面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丰富的经验不断优化和盖梁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和制度,使环境监测技术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更强,统一、融合各种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优势。环境监测部门开展工作时首先要将符合相关标准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不断优化和创新工作环节及内容,推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能够更快地进入成熟阶段,工作系统性、规范性更强,这也是让监测方法和体系得到完善和优化的有效措施。
3.6 合理区分应急监测工作侧重点
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要在其发展初期及时对污染物的类型和污染范围进行确定,在了解其情况后再来分析其污染物的具体来源,因此这一环节必须要要求其分析工作的迅速性,尽可能缩短分析结果所需要的时间,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尽可能降低事故影响范围和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当事故处理结束后,必须要通过各種有效方法对现场进行取证,并明确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这一环节就不再要求分析速度,而更侧重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把所有调查信息形成报告并留存,为以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3.7 重视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研究工作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不仅能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更能够对化学污染、核污染、环境应急情况和反恐应急情况进行监测,所以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如今复杂多变的新时代下,更多新的状况或者突发情况层出不穷,所以这对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怎样能够将事前预防工作做到位、事中快速采取应对措施、事后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和监测是我国目前相关行业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所以必须要重视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让该系统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促进新时代下的当代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提升和优化。
3.8 研究和推广便携式监测仪器设施与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应用
在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可以将28类在不间断自动监测仪器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线上不间断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作为重点,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体系、机动车排气激光光谱不间断自动分析体系、移动式放射性自动监测体系和其他特征污染物的自动不间断监控设施,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能够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提供动力,使环境监测工作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9 组建高素质监测队伍
监测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构建高素质工作队伍的重要性,发挥带头作用提升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专业技能培训方案的手段,对监测行业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工作和重点知识领域的培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培养全国范围内环境监测行业人才,使其能够符合现代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并且通过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现代化的技术促进环境监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也可以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或者将我国的技术骨干定期送往环境监测经验丰富的国家进行,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使我国监测工作技术水平和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10 制定完善的监测技术体制
虽然我国目前执行的监测技术制度已经结合了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在全面性和完善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弊端,特别是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监测效果还不够理想,所以要在近阶段将网络监控作为工作重点,加强网络监控对土壤、空气、生物、水资源等要素包括在内的环境监控力度。网络监控还能够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的工作任务,实现监控信息传输、数据报告等目的,让我国监测技术更加靠近西方先进的环境预警体系。
4结束语
自经济快速发展以来,全世界各个国家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研究。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逐步开展环境工作的研究和创新,并通过多年的探索获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与过去相比,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工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从十八大召开后,已经确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会坚持环境保护科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优化工作质量才能符合我国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也是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潘利飞.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4):170-171.
[2] 沙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建材·装饰,2019(19):187,190.
[3] 张学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9(27):198.
[4] 李连伟.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9(3):269.
[5] 海米提·米吉提,伊布提哈尔·加帕尔.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40.
作者简介
戴俊(1985-),男,湖南衡阳人;学历:硕士,职称:工程师,现就职单位:海装驻葫芦岛地区军事代表室,研究方向:核动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