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2020-07-20张媛媛冀燕丽
张媛媛 冀燕丽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两者之间的结合发展也成为必然。当代大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作为知识技能的主动获得者,如何在智能时代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计算机新技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新的学习与蓬勃发展的智能时代新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质和量的飞跃,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将信息技术引入日常学习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技能。
智能时代的来临,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深入课堂,使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智慧的新型课堂模式,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创新。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新技术熟练掌握,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必要性。随堂练习结果实时分析、理化实验过程数字化呈现、化学元素3D化具象展示、课后训练“私人订制”式推送等等,多种多样的信息化辅助手段为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出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极大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信息技术给大学生学习带来的帮助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智能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学习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需求。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有学习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一部移动电子设备,就相当于一座“数字化图书馆”,学生不用再像传统教学一样,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却得到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以前,网络教学还是以PC端网站的形式为主,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习场景的灵活性。现在,大屏手机的兴起,4G不限流量的高速移动网络,遍布家庭、交通、娱乐环境的高速WIFI,可以更好的结合学生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人工智能教育系统会通过跟学生的互动,不断地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状态,然后来推送下一步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得学生的完成率和学习效果都有大幅度提升。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学习思维的转变。从“人具合一”转变到“人机合一”,比如移动学习、交互式学习、虚拟化学习。我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知识点,掌握所学技能。比如计算机的虚拟装机系统,可以让学生模拟学习硬件装机的整个过程,了解各硬件的具体功能和拆装技巧,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传统的在线教学,静默的视频和PPT播放体验,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吸收汲取专业知识。现在,AR、VR技术的兴起,可以实现立体化虚拟课堂,同时通过摄像头设备关注用户状态,对于疲劳的学生状态,可以提醒或暂停放松,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传统的在线教育,教学互动和教师点评不足,现在,可以利用网络切片技术,进行课堂一对一提问、互动答题,并实时给出课堂成绩。由此可见,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思维,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教学体验。
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大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和快捷化。在线教育包含授课视频,参考书籍,学生可以各取所需,学习资料更齐全。学习群的建立,教师学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教学相长。新的课程规划,学生可以自己规划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新的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相比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计算机技术下的媒体在学习信息的掌握上更加广泛、更加准确、更加快捷。课业笔记存储共享技术的出现,节约课堂纸笔记录的时间,通过计算机将当堂内容记录整理成为电子版本,同时也便于课后的复习存储管理,大大节约收纳及存储空间。同时更加便于资料共享,免去摘抄复印的成本。
二、信息技术给大学生学习带来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转变了学习思维,转换了学习方式,大力提升了大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但另一方面,新技术在提升大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使用新技术展开学习时,大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参差不齐。同一门课程,有的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网络资料,找到优秀的MOOC视频,精通各种多媒体操作,记录电子笔记,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评价,学习过程游刃有余。但有的学生,对新技术掌握程度较低,既找不到合适的网络资源,也对在线学习的方式产生抵触心理,整个学习过程出现各种问题。这类学生把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新知识的获取上,而是放在了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上,不但没有完成既定的学习内容,反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大大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面对大学生新技术操作能力的参差不齐,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计算机新技术的传播,让学生了解、熟悉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要从实际操作及思维能力出发,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后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服务于自己所学的相关课程领域,可以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提供帮助,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海量学习资源,也为学习者带来了困扰。面对各种海量资源,视频、音频、文本、图片…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哪些学习资源是正确的、有用的、最适合的,需要学生自己去辨别。大学生应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客观看待网络资源,要能够从海量教学资源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网站、教学视频、教学工具,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浪费在对其深入的理解上,而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资源的过度寻找上。解决这一问题时,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展开学习,知道要学什么,知道如何去学,积极制定学习计划,学会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评价。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自发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当学生能觉察到学习内容与目的有关时,学习意义便产生了;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应运而生。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人机合作的大规模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各类课程的智能辅助教学算法、跨语言教育的技术支撑环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学习数字档案体系构建方法等,必将为当代大學教育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张媛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基础部计算机教研室
冀燕丽 北京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