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化引领医疗装备新“时尚”

2020-07-20石菲

中国信息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远程时尚医疗

石菲

尽管医疗装备的智能化与无人化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远程医疗和各种医疗机器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温吞状态。而受到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各种无人化应用的启发,医疗装备的智能化与无人化有望迎来应用爆发期。

无人医疗室进入企业与社区

很多学校、企业都设有医务室,但传统医务室一般只能提供一些常备药,并不能解决所有医疗问题。未来,备有智能检测仪器、轻便可穿戴设备和可视终端的无人医疗室会代替传统医务室进入企业、学校和社区,有望解决包括突发性疾病和慢性病人的诊疗康复等大部分医疗问题,并将融合居家养老模式,开创医养结合的创新应用。

具体而言,无人医疗室可以自助测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会将数据传导至相关联的医生手中,如果指标异常可以呼叫医生,医生可以和患者进行远程交流、诊断、开具处方。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如果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设置自助医疗设施,让大家可以很便利地检测健康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健康状况恶化。医生也可以监测患者的数据,及时调整用药或治疗方案。

同时,这样的无人医疗室也可以对贫困人口启动远程健康监测、疾病风险评估以及预警机制,从疾病发展初期就开始介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

早在几年前,很多企业医院就开始试点无人医疗室。比如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开设的“云医务室”和上海邮电医院在邮电企业开设的远程咨询点等。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海邮电医院的远程医疗已经实现了集“咨询、检查、治疗、配药”的一体化服务,并在2020年再次优化了远程医疗模式,与专业的物流公司合作,由物流公司完成药物配送。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无人医疗室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据广州日报报道,5月15日,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宣布将和4个商会1800多家企业合作推出“云医务室”,以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为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健康管理、便捷就医、家庭医生及高端定制健康管理服务。

远程医疗借助5G驶入快车道

2020年在5G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远程医疗有望在公立医院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借助这一波浪潮迎来进一步的应用爆发,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缩小分级诊疗差距,进而培养用户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习惯,逐步完善市场环境。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远程医疗一直在稳步发展,互联网医院的数量也日渐增多,但与“摩肩接踵”的门诊相比,远程医疗似乎有些“叫好不叫座”。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主任张梅奎教授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与解放军总医院联网的1300多家医院中,一年下来只有1.2万例远程会诊案例。这意味着,这些医院平均每家每年的远程会诊例数不到10例。

究其原因,远程医疗还不具备完善的盈利模式,只能依靠政府补贴。此外,远程医疗技术本身也还存在着诊断精准性不够、资源共享不充分、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看病的方式漸渐从线下转为线上咨询,远程医疗成为了医疗服务新常态。远程门诊和远程手术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接受并试行,在加上日益成熟的5G技术,各种远程应用在公立医院的快速发展有望带动远程医疗整体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我国,人们就医的首要选择是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目前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环境好、收费贵,尽管有三甲医院的主任级医师坐诊,但手术设备和能力依然欠缺。因此,如果有公立医院在远程医疗的应用端发力,会大大加快远程医疗的发展落地速度。同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缩小分级诊疗差距,不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更缓解了大型医院的医疗压力。

比如在帕金森治疗中,脑起搏器植入人体后,往往需要医生利用程控设备多次对植入患者体内的脑起搏器进行参数设置。不久前,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帕金森病诊疗与脑起搏器术后程控在苏州成功完成。位于上海瑞金医院的功能神经外科专家李殿友主任通过电信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远程对身处苏州的患者进行了运动肢体情况的评估和诊疗后对植入患者体内的脑起搏器进行了参数调整,完成了术后程控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远程医疗的运用可解决部分医疗问题,但相比于医生与病人面对面的沟通诊断,远程医疗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不能完全代替医生亲自检查病人。因此,比起首诊,远程医疗更适用于复诊。此外,除进一步出台政策扶持并尽快出台相关医疗、收费标准外,尽快将远程医疗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制定远程医疗筹资、收费与合理补偿方案,将有效推动远程医疗的普及应用。

医疗机器人迎来规模化应用

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四大类。其中,手术机器人科技含量较高,成本高昂,我国起步较晚,且面临缺乏标准等市场发展短板。在老龄化的加速推进下,预计未来我国将在康复机器人与医疗服务机器人领域快速成长,形成规模化应用。

近几年,医疗机器人在我国发展迅速。2019年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由之前的上海、广东、天津三个地区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并对试点目标各方面的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正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可以让患者的手术创口更小,降低术后感染可能性的同时,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期。对医生来说,手术机器人代替肉眼感知并提高了医生操作的灵活度和精准度,从而提升手术整体质量。

但对于国内市场来说,2014年我国开始引入外科手术机器人,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整体而言,医疗机器人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导入阶段,无论是机器人本身的技术还是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都存在提升空间。与国外成熟的市场体系相比,国内的手术机器人发展较晚,且面临缺乏标准等市场发展短板,大规模落地应用时机还不成熟。

而今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影响,医疗机器人大量深入前线抗“疫”,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机器人的市场热度。

目前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医疗康复机器人由于应用范围及政策利好等因素已成为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医疗机器人品类。而随着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伴随老龄化趋势将会出现大量慢性疾病,社会将面临老年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与老年医疗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在此机遇下,医疗服务机器人将会迎来从b端真正走入c端应用的爆发增长点。

无人化装备让急救治疗关口前移

在5G技术低时延,高带宽的特性下,医疗急救车可以成为远程医疗的急救室,将治疗关口进一步前移,为患者争取更大生机。同时,医疗无人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患者急需的药品送到事故地点或偏远地区,让医疗救治更具时效性。

5G网络的特性可实现同步传输大量高清视频以及医疗影像等数据,保证了动态、超高清的医疗设备影像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4G时代的画面卡顿、延时或丢失现象。因此,在急救车上安装摄像机、超声仪、心电图机、生命监护仪、除颤监护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并利用5G网络将车上影像实时无损地回传至医院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医生可根据如心电图、超声图像、血压、心率等数据实时监测获取急救车内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院内专家与急救车上的医生可实时互动、紧密配合,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远程诊断和抢救指导,同时做好手术准备,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联动,缩短抢救响应时间。

另一方面,近来医疗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对治疗关口前移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对于医疗行业来说,最关键一点在于对治疗时机要求严格,尤其是在急救时,一旦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无人机能够最大化节约救治的黄金时间。

比如在遇到胸痛心梗症状病人时,赶在病人送達医院之前,利用无人机运送疾病待检标本,提前准确诊断病情,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在资源不充足、交通不方便、对时间依赖性比较强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急救用品、器材、血液标本的集中配送,以及特殊的大型活动急救医疗保障方面,无人机都将体现出独特优势。

但是医疗无人机的载重水平、续航能力还不够强大,不能够完全满足实际情况中的医疗运输需求。希望随着相关监管法规、行业规范的持续完善,以及市场应用的日趋成熟,医疗无人机市场能够得到快速成长。

猜你喜欢

远程时尚医疗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河南远程医疗将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
远程访问
环保很时尚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