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原矿 感悟紫砂文化
2020-07-20陈晓雷
江南文脉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宜兴紫砂技艺正是从江南民间的生活实践和江南地域的风土人情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紫砂匠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充分利用上天赐予的神奇“五色土”,把紫砂这门艺术演绎得五彩缤纷、流传至今。
一次机缘巧合,我来到宜兴丁蜀这座紫砂小镇,从紫砂的泥料入手,到自己成熟的创作设计作品,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我也从中得到了许多的经验和感悟。对于一般的紫砂爱好者来说,紫砂泥料中蕴含着巨大的学问,也值得我们穷尽一生来寻找好的泥料,并逐步摸透各种泥料的习性等。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紫砂的透气性和保健性,带给我们最好的饮茶体验,是我一直关注和不断研究的课题。紫砂原矿主要由石英、黏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等组成,所以我的一些作品采用了还原烧的工艺,就是当窑内达到一定的温度之后,人为地、有技巧地减少窑内的氧气,让窑处于缺氧状态,火会继续燃烧剩余的氧气。由于窑内的炭灰残留物累积,在局部不能充分氧化燃烧形成还原气氛,在这种混合气氛下,坯体被完全还原,让紫砂壶的良好特性最自然的保留下来,从而更能体现紫砂壶的艺术魅力。
作品《小笑樱》壶就是采用了黄龙山原矿龙血砂还原烧工艺精制而成。笑樱壶在紫砂器型之中可谓经典,经过许多名家和大师的演绎,我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运用这种还原烧的方式呈现出来,别有一番风格。此壶线条与比例搭配得恰到好处,壶身呈椭圆形,上下合一,体现出圆、稳、匀、正的特点,简约而又婉约。我在制作过程中特别注意细节的处理,圆形压盖紧密无间,子母线吻合颇见功力,壶钮微微露尖更显神气;弯流口上翘,“飞把线条优美流畅,让整器在端庄之中又增添了些许娇俏。据说笑樱壶出自“婴宁一笑千愁解”的历史典故,观此壶,似乎能感受到壶之笑意,可解忧愁,美哉乐哉。此壶的亮点就在于通体采用还原烧的工艺,里外完全一致,最大限度体现出了泥料的透气性,如果用水浇淋,壶体宛如云蒸霞蔚,呈现出点点汗滴,蔚为壮观。
另一件作品《慕古莲子》壶,壶身丰满圆润,壶盖隆起和壶身融为一体,严密性极佳;圆润的壶钮点缀其上,更显得整器身姿俊美。相较于传统的莲子壶型,我这一件设计得更加简洁大方,因为考虑到和它的泥料搭配,所以精挑细选,采用了原矿本山金桂砂泥料,此泥料特点十分突出,色泽素净、泥质细腻、铺着均匀,很是有那种老式的味道,用来制作慕古莲子壶非常贴切,简直可谓相得益彰。观赏其壶,可以把泥料的颗粒感和饱满度充分得体现出来,给人一种细致入微、古香古色之韵味。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此壶具有明显的吸铁性,经过此壶冲泡的水会改变水质,呈现出明显的弱碱性,长期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妙手生花处,紫泥蕴深情。作为江南宜兴的传统工艺,紫砂艺术迄今为止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无数的紫砂艺人创作了许许多多经典的紫砂器型,也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紫砂文化,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领悟。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我与紫砂结缘如命中注定一般,在来到宜兴的这些年,我把这里已经当作了故乡,这些泥料经过水与火的淬炼后,焕发出璀璨夺目的艺术之光,紫砂成就了我,也感动了我。我用真诚倾注壶艺,也希望紫砂能感动大家。
陈晓雷简介:
陈晓雷,工艺美术师。学校毕业后来到陶都宜兴,耳濡目染紫砂的独特魅力,在紫砂的海洋里尽情徜徉,与紫砂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2004年,跟随紫砂艺术实力派名家潘建明老师学习传统纯手工制壶技法,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练就了扎实的紫砂技艺基本功。后又师从宜兴实力派制壶名人朱孟根老师,更为深入学习和领悟紫砂艺术的精髓之所在。作品融传统艺术与现代理念为一体,风格独特、技艺精湛、以秀为美、精气神俱全,多次在国内外工艺品展览会上荣获大奖,深受广大壶友和藏家的喜爱。2010年4月,作品《松果壶》获山东省首届中国紫砂精品博览会金獎;2015年10月,作品《情韵壶》获中国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银奖;2020年2月,作品《乳鼎壶》被山东威达学生装博物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