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整端丽 古朴自然
2020-07-20祝天文
祝天文
王建业者,余之乡党挚友。
建业先生7岁学书,从楷书入手,以汉碑为基础,兼习魏碑、张迁碑、泰山金刚经等诸家碑帖,师法“二王”、欧体、褚体、柳体、赵孟頻、董其昌、米芾等晋、唐、明、清诸家,真、行、草、隶、篆五体皆通,尤对楷书情有独钟,研练揣摩,浸淫书道三十多年临池不辍,始终追求一种古朴端庄、清秀自然的艺术风格。
建业先生其人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不为名利所动。先生自幼家贫,弱冠之年就放弃学业北上天津,南去合肥、台州等地,以打工、拉黄包车维持生计。期间的酸甜苦辣又有谁人知,然先生始终不忘初心,充分利用闲暇之余,蜗居陋室坚持习书。虽久居闹市数十年,而不知灯红酒绿之所在,秋霜染鬓,仍乐此不疲,真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建业先生不赶时髦,不追流行书风,心追手摹汉隶,欧楷,咬定青山不放松,心无旁骛,其乐融融,胸怀坦荡,我行我素,在当今浮躁的书坛上,此人确乎难觅。
书风有如做人,建业先生为人正直、朴实、谦逊,淡泊名利,生活俭朴,光明磊落,和蔼可亲,出淤泥而不染,从不以书法示人,故得到众名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好评,先生不愧为书坛之怪杰,无愧为“中国书坛百杰”之称号!
建业先生时刻把“满招损,谦受益”作为座右铭,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从古希腊神话到东方寓言;从道家学说到儒家经典,遍观诸子百家,读破二十四史;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从帛书到汉简;从《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到《中秋帖》《伯远帖》《出师颂》;从《九成宫醴泉铭》到《倪宽赞》《胆巴碑》;从《张黑女墓志》《李壁墓志》到《董美人墓志》《高道悦墓志》等,无不涉及,从中探寻书法之真谛。为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先生遍访名山古刹,广交名师书友,先后师从方明、张乃田、朱晓峰、严海南、夏建国、单凌雁、倪进祥等名家,并得其教诲,汲古人之精华,撷众家之所长,触类旁通,书法技艺大进,遂形成自己独特之风格,古朴中透出刚劲,圆润中流露洒脱。
余观其书,不但有欧字、赵字的秀媚之体,流润之笔和飘逸之韵,而且有褚字之秀润、率真的特色,其楷书规整端丽,圆润丰满,又融入隶书笔意,楷中有隶,隶中有楷;不仅整体严谨工整,平正峭劲,而且分间布白,中宫紧密,疏密得当,气势奔放,八面玲珑,气韵生动,点画配合,结构安排,皆恰到好处。分明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左右扩展,重心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字体端庄清秀,古朴沉稳,线条极具生命力和活力,真可谓将《九成宫醴泉铭》碑之古朴、《雁塔圣教序》之浑厚、《胆巴碑》之遒劲、《华山》之华美、《张迁》之雄强、《石门》之纵逸融为一体,古拙而不失灵秀,端庄而不失俊俏,雄健而不失平和,古朴而不失浑厚,清新俊逸,刚健朴实,动静相依,气韵生动。其气、其趣、其骨、其理深得大家意旨,分明有张力却隐于平淡之中;以明雍容却隐于朴素之中;分明恣纵却隐于法度之中,结字无一笔无来历,而又让人不知出处,点划无一笔不以狮子搏象之力写出,而又让人觉得随意,以其有真内美,耐品谓之当属恰当。
总之,王建业先生之书法书新意于法度之中,寓妙理于豪放之外,文理贯通书理,动静结合,规整端丽,飘逸潇洒,雄浑有力,观之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地耕耘,必然得到丰硕的回报。尽管建业先生目前集诸多头衔于一身,书法名声斐然,但其常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这便是其艺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因为艺术之路永远没有驿站!
王建业简介:
王建业,师从方明、张乃田、严海南、朱晓峰、单凌雁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怀远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台州开明画院副院长。
入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西狭颂”全国书法作品大展,首届“沈延毅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大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大展,“丝绸之路”全国书法大展,中国长沙“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大展,“信德杯”全国书法展,“乌海杯”国际书法展、中华龙文化全国书法展,第三、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展。
作品曾获中山“文博园碑”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特等奖,第五、六、七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一等奖,上海市“普陀杯”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华夏之星”全国书画海选“楷书杰出奖”,《書法导报》首届全国手卷展二等奖,《书法导报》创刊三十周年全国书法展二等奖,首届河南省法制书画作品展二等奖,全国法治文化书法作品展二2等奖,“羲皇杯”全国楷书大展三等奖,《《书法导报》杜甫“秋兴八首”报上长卷展三等奖,《中国书画报》创刊三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第三届中国书法中青年百强榜提名奖等。
作品多次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之友》《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台州晚报》《台州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并被各地主办单位展出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