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2020-07-20吴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8期
关键词:血脂水平中西医结合高脂血症

吴胜

【摘要】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简称HLP)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57例HLP患者。随机分2组,A组29例,B组28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血脂水平均优于B组(P<0.05)。结论 为HLP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血脂,促进病情好转。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血脂水平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8..02

HLP的病因是体内蓄积大量脂肪,引发病理性表现。人体血浆的脂质成分含量较多,当某种或多种脂质含量异常升高时,便会引发HLP。该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会导致血脂指标升高[1]。临床多通过降血脂治疗改善病情,但单纯治疗的效果一般。为此,本研究选取57例HLP患者,旨在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6年10月~2019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57例HLP患者。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HLP;无研究药物过敏史;可自主配合研究;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疾病;因药物导致血脂异常;存在精神或意识障碍;处在妊娠或是哺乳期。随机分2组,A组29例,男16例,女13例。B组28例,男17例,女11例。比较并无差异(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血脂血清学检测,根据疾病情况指导饮食,告知其低脂与低糖饮食,针对性治疗合并症。

B组行常规治疗,口服辛伐他汀片,剂量为每次20mg,每日1次,于睡前服用,1个疗程为1个月。A组基于B组,加用中药方:丹参、泽泻、生山楂各20 g,何首乌、草决明、菊花、稀莶草各15 g、甘草6 g。加减方为:头晕目眩加钩藤与天麻各10 g;口苦无味加黄岑(10 g);视物不清加枸杞、石决明各10 g。将以上药方用水煎煮,熬至300 mL浓汤,每日1剂,分2次温服,1个疗程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觀察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简称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C)等血脂水平。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疗效:三酰甘油降幅超过40%,或胆固醇降幅超过20%,或HDL-C升幅超过0.26 mmol/L;初见疗效:三酰甘油降幅介于20%~40%,或胆固醇降幅介于10%-20%,或HDL-C升幅介于0.104~0.26 mmol/L;未见疗效:三酰甘油、胆固醇与HDL-C未达到以上标准[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 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表达是“x±s”,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表达是[%],经x2值对比与检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 果

2.1 对比总有效率

A组显著疗效17例,初见疗效10例,未见疗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27/29);B组显著疗效12例,初见疗效8例,未见疗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3%(20/28)(x2=4.626,P=0.032)。

2.2 对比血脂水平

A组的血脂水平均优于B组(P<0.05)。

3 讨 论

HLP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疾病,继发性HLP主要发病于代谢性紊乱性疾病患者,如肥胖、高血压、肝肾疾病与糖尿病等。且与患者年龄、饮酒史、性别、饮食和吸烟等因素相关。原发性HLP的病因是遗传因素,患者多伴有单基因或多基因缺陷,多由脂蛋白转运或载脂蛋白水平异常导致。HLP的症状表现为真皮内沉积过多脂质,导致黄色瘤或是动脉硬化。其中,黄色瘤的发病率较低,而动脉硬化是缓慢且渐进的发病过程。因此,多数患者无典型体征与症状,需要接受血液生化检验,若血浆脂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则可诊断为HLP。该病是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其症状不典型,可能合并糖尿病等代谢紊乱表现。临床多通过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改善血液循环等方案缓解病情,目的是控制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辛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成分主要是土曲霉,可降低胆固醇。经口服用药,药效可迅速吸收,于体内发生水解反应,进而限制胆固醇合成期间的羟基戊二酰辅酶A(简称HMG-CoA)还原酶作用,对其发挥竞争性抑制效用,进而阻断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减少三酰甘油含量。有研究显示,辛伐他汀的药物不良反应偏少,具有较佳的安全性。但其用药周期偏长,会影响代谢与胃肠道系统,导致腹痛腹胀或皮疹等反应,需要联合其他疗法[3]。

中医学将HLP的病机归为血瘀不通、食肥甘厚,使肝郁气滞,久积成瘀。其根本原因是痰阻血瘀、肝脾失调,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与化瘀活血。有研究指出:HLP患者多为血中痰浊,需要祛痰活血和健脾祛湿。中药方中,丹参有通络活血效用;泽泻有泻浊化痰效用;山楂有消食健脾效用;何首乌有润肠排浊效用。诸药合用可缓解肝瘀血滞和痰浊瘀阻等表现。现代药理证实:泽泻可减少类脂于血清中的滞留量,预防其渗透至动脉内壁,进而减少胆固醇的分解、吸收与清除。药物中的脂溶性成分具有降胆固醇、降脂和抗粥样硬化等疗效。生山楂的成分有三萜酸与总黄酮,具有降血脂和降压疗效[4]。并能加快体内代谢,避免脂质堆积,加快胆固醇的清除速度。丹参的成分为丹参素,可于肝细胞内部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有效合成量,且丹参酮具有调节脂质代谢酶活性和阻断脂蛋白氧化等功效,能够增强脂质代谢功能。随症加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药方,体现个体化治疗原则。中药方与西医合用能够加快血液内部的甘油三酯水解速度,减少脂质生成量,具有清除痰浊、疏肝顺脾等疗效,可标本兼治,发挥理想的调脂功效[5]。

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血脂水平均优于B组(P<0.05)。其中,三酰甘油由肝脏与脂肪组织合成,胆固醇由肝脏合成,中药治疗能够抑制二者的生物合成过程,参与到物质合成的多个环节,进而降低两种血脂指标水平。方中的泽泻等药物能够抑制三酰甘油吸收,干扰内源性的胆固醇代谢,加快三酰甘油水解过程,进而改善脂蛋白水平,清除动脉壁部位的胆固醇,使其经由肝脏排泄或代谢,预防血管内皮损伤。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降血脂,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师 帅,胡元会,张丽梅,等.泰脂安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3):3665-3672.

[2] 周 望,胡亚妮.中医验方消栓化粘液对老年高脂血症病人的降脂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2):3631-3633.

[3] 彭秋连,徐梦心,冯倩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年轻化高脂血症的护理干预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9):187-189.

[4] 徐权胜,张智明,缪京翔.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3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8):86-88.

[5] 贾 萌,杨惠民.肥胖与非肥胖高脂血症病人中医证型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1):3285-3287.

猜你喜欢

血脂水平中西医结合高脂血症
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血脂水平的护理改善效果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长爪沙鼠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