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
2020-07-20王小平卢惠璋
王小平 卢惠璋
摘 要: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本文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哲学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思想二者之间在哲学方法论上的联系。研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从哲学方法论角度讲,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哲学精神的传承与具体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蕴含着“以人民为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精神,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人生当中一大理論发现,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鲜明的一个特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全新政治哲学。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集中体现在他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憧憬上。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人民”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坚持“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施政理念,取得了扶贫事业的伟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本文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为思想线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作为研究对象,揭示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在哲学方法论上的传承联系。
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人民为历史主体的一种全新的政治哲学
马克思(1818.5—1883.3),人类伟大的思想家,其一生刚好在那个最肮脏、最不完善的资本主义时代度过,这样的一个时代也成就了他的伟大,因为他创立了一种全新政治哲学,这种政治哲学甚至在其辉煌时期影响了世界上17个国家、四分之一领土、三分之一人口。那么,这种全新的政治哲学是什么?它与其他政治哲学有何不同呢?
简言之,马克思政治哲学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强调人民的主体性。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非英雄或少数精英。执政者必须秉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以及发展要为人民共享”的理念。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个人的发展不会构成他人发展的障碍,每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切入点,他的唯物史观立场最终落脚点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诸多文献中谈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我们仅以两篇重要文献为例,一篇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1846年,这篇文献第一次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成熟,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另一篇是《共产党宣言》,写于1848年,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这篇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篇文献里,马克思形象地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85在这里,马克思实质是通过消灭旧式分工的方式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因为他认为旧式分工是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禁锢,旧式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城乡差别等种种弊端。他批评旧式分工导致劳动者“职业痴呆”[1]84,成为整个身体的“片面的器官”[2]376,并带来城乡之间二元的对立[1]83。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给人带来“异化”“城乡对立”等结果的现实考量和理论观照。因此,在标志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诞生的重要文献——《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设想了要用“自由人联合体”去取代阶级之间剧烈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73这既是对未来社会本质的高度概括,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哲学关注人、发展人的集中展现。在理想社会里,人们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解放,而且获得了政治上和精神上的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个性、才能、智慧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宣言》还指出,在未来理想社会里,劳动是“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1]266,而不是被迫用于谋生的手段。
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执政伊始就被外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种高关注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处于重要转型期,需要一个“魄力与使命感并存、坚毅与睿智兼具的新政治领袖式人物的出现,而习近平适时出现在这样的历史关口。”[3]另一方面也源于其执政理念中坚持的唯物史观。执政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携同其他常委阐明新任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与责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4]5简短讲话中就有19次提到“人民”两字,可见“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重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施政哲学中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充分证明。
构建小康社会,是自古以来中国百姓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它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相传《诗经》作品收自民间的歌谣,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民间百姓心声。随后,西汉的《礼记·礼运》第一次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进行系统阐述,使其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由于古代剥削社会历史的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这并不影响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的传承,不影响它成为普通百姓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进入20世纪,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舞台,这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和政治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结合世界发展趋势,立足中国国情和文化,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概念。早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一词来解释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5]
随后,构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历次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中不断得到重申和加强。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伟大构想,并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纳入“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构想体系中。“中国梦”,也被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作了进一步细化和丰富,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如今,回头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中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又更近了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是“中国梦”战略的近期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这一思想与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哲学精神一脉相承,它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6],“全面坚持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富含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哲学意蕴。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思想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内心深处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与他早期的知青经历有很大关系。“这段经历磨炼了青年习近平同志的意志,让他有充足的时间接近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起做事,培养了他深深的人民情怀。”[7]正是有这种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2012年执政伊始就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2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大家勇担使命,不辜负人民期待,“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4]392013年,刚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又表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40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所说的“全面”,从它的福祉归属群体来看,它不仅仅属于少部分人,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尤其必须包括困难群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农民老乡、少数民族群众、老区人民、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都给予了充分关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同年,在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2017年,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意味深长地谈道,“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所说的“小康”,从它的内涵与内容来讲,它不仅包括经济指标,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生态等内容和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8]由此可见,这样的小康生活,将更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而为了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构想,他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政策实际上是政府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举措。众所周知,市场也有其自身缺陷,也有其行为的边界。残酷的市场竞争必然是优胜劣汰的结局,带来丛林法则的悲剧,如果任由市场经济环境下地区之间的贫富分化发展,势必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大局,也违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不均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策略是有效破解中国减贫事业难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过去五年来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9]中国以每年减贫1 300万人以上的成就,被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为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
三、小结
从19世纪到21世纪,从西方到东方,唯物史观哲学的历程已向世人表明其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全部过程,成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政治依据,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不懈奋斗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坚定政治理念。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取得扶贫事业的伟大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坚持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精神;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诚然,对于今天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而言,由于当前中国处于重大转型期,新时代给予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的挑战肯定会更多,所以这五年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对治国理政规律的学习,不断提高执政党的本领能力建设,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为丰富马克思唯物史观做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贡献。可以预见,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唯物史观将继续影响人类的世界观和统治方式,坚持这一哲学精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也将引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75.
[3]信莲.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EB/OL].[2014-08-19].http://world.chinadaily.com.cn/2014-08/19/content_18445602.html.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6]王小平,曾宇辉.“四个全面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基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视角[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3):25-28.
[7]王纪鹏.延安梁家河知青岁月奠定了习近平同志的执政之基[J].南方论刊,2018(11):33-35.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8.
[9]王政淇,常雪梅.精准扶贫,中国书写最伟大故事——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果[N].人民日报,2017-1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