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对大学生德育提出的挑战
2020-07-20路岩牛俊美
路岩 牛俊美
摘 要:伴随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化时代使世界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集体,但是,全球化时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方面的危机。本文主要探讨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因此,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全球时代具有必要性,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德育的含义及必要性、文化全球化的含义及其特征、大学生德育受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加强大学生德育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文化全球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个性化凸显,外加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给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大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新时代,针对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特点,探讨大学生德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德育的含义及必要性
(一)大学生德育的含义
谈及德育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仁”是其主要的核心思想,孔子教导我们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人性论的角度,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他们均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西方也有不少学者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观点,首先洛克对教育极其重视,提出“绅士教育”,并指出德育、智育和体育要协同发展。杜威指出“道德即教育”的著名论断。本文认为“德”主要是指道德,道德表示人性的提高,“育”主要是指教育,即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大学生德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塑造健康的人格。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规定:“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他体现教育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是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1]在新时代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从宏观层面说,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微观层面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
(二)大学生德育的必要性
1.德育是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意识形态的工作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注意,并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当作是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教授知识、传递正能量和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立德树人。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目标,高等学校是培育新人的重要场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共同的目标,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是高等学校的目标,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2.德育工作是与时俱进的时代需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是大数据的时代,人们之间交流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信息交流平台日趋多样化,人们彼此之间是透明的存在。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拥有极强接受能力而又毫无敏锐判断力的大学生群体,极容易遭受精神上的伤害,甚至从此误入歧途,同时,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思想极其活跃,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新时代对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说“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的呼唤,新时代呼唤新内容,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内容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新观念,使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引导大学生自主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觉选择的基础上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德育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引领,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指引的灯塔,是打开成功大门的导火索,在实现理想的努力奋斗中不断汲取知识、增强本领,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超越;最后,德育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总之,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远大的理想的确立、健康人格的塑造都是大学生自身不可缺少的法宝。
二、文化全球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文化全球化的含义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它主要指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密切合作,相互依赖。而文化全球化,是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各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它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人类活动越来越高度社会化。
(二)文化全球化的特征
1.繁杂多样的流行文化盛行
全球化在文化方面的表现第一大特征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融,蓬勃发展,成为当下的流行文化,这也反映了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之间的碰撞必不可少,但是流行文化不等于全部正确的文化,拜金主義、功利主义等恶俗的流行文化通过各种传播载体在校园中盛行,这使得文化辨识能力并不成熟的学生深受影响,这是文化全球化的一大特征。
2.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
全球化时代,国外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冲击,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但在它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传统文化否定论、崇洋媚外等不良现象,“圣诞节”“白色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相比较于“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更受学生喜爱,这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能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不利于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对大学生德育提出了挑战。
3.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
全球化时代带来的不只是蓬勃发展的各种文化,文化传播的途径也在蓬勃发展。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多样的文化传播方式使得文化能够更快地被人所熟知,一方面,在各种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可以使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充分表现其主体性和个体性,但在另一方面不良文化也能够通过这些载体快速传播,侵蚀大学生的心灵,污染学校阵地,这是文化全球化的产物。
文化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在打开人们眼界的同时,也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在接受学校系统的德育教育之前,大学生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已经受到了其他价值观念的影响,价值观一旦形成,无论正确与否,都很难改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毫无益处的,为此,如何正视这些价值观念的挑战,如何防范和避免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
三、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德育提出的挑战
(一)繁杂多样的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冲击
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蓬勃发展,充分展示其活力。但在这些流行文化当中,不乏恶俗文化,对大学生的未来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非主流文化”“娘炮文化”“追星文化”等,这些文化大都蕴含着不劳而获、自私自利等精神特征,并使得文化辨识能力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沉迷其中。2018年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带来的“娘炮争议”一時间成为网络热词,“娘炮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是更少的阳刚之气和更多的不良习惯。然而不仅仅是“娘炮文化”,一时间还有许多类似的不良文化成为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二)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汇对大学生德育的冲击
全球化势必造成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学校都开始采取聘请外籍教师等方式进行跨文化教育,以便减少文化交融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然而大量的外教课和外来文化学习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否定论、崇洋媚外等不良德育状况。“哈韩”“精日”等不良风气盛行。2018年4月网名为“洁洁良”的网友在微博上使用侮辱性词汇发表言论,然而她的真实身份竟是厦门大学在读博士生田××。“洁洁良”事件展现了在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部分文化辨识能力不成熟的大学生不能坚守社会主义本心,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崇洋媚外的不良德育状况。
这些思潮的传播和蔓延,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上的冲突,这同样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培育时期,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若无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也难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因此,科学地分析不同的社会思潮,提高认识社会和鉴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这就需要高校老师的正确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三)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冲击
全球化时代,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欢乐,但是在此背后,我们思考新媒体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有正能量,其中的负面消息会让人从此堕落。厦门大学田××事件,由于在微博发表辱华言论,使得该生被开除党纪、退学。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辱华言论反映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确实有待提高,由于新媒体的公开性、复杂性的特点,一方面它可以使大学生广交朋友、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对于自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新媒体的复杂性,稍不留意,就会被集体围攻,新媒体本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宣泄道德情感、表达道德观念的载体,但是有一部分人,利用新媒体的公开性,对其进行攻击,使得新媒体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宅人”,已经渐渐地忘记“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也渐渐忘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长此以往,新媒体对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挑战。
综上,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不良观念已经严重侵蚀大学生的思想,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加强对其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
四、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潮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多个春秋,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在新时代下,文化领域中的矛盾不断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并逐渐呈现多元化。为了应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不良社会思潮,我们首先要抓住学校这个主阵地,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思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复杂的多元社会思潮,这是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知识的讲述,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之逐渐成为学生们自觉的意识,时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大学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互相包容,尊重差异,由于信仰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也由于人的差异性,对不同的社会思潮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允许差异存在,求同存异,但是在多样的文化差异背后,唯一不变的,也是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思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思想共识,成为奋发向上的精神指引。
(二)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涂尔干曾最早提出“内化”的概念。他认为,“内化是外部物质动作向内部精神(即心理)动作转化的过程。内化是价值观、社会道德观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道德是一个命令的体系而个人良心只不过是这些集体命令内化的结果,内化的基本过程是从‘纪律发展到‘民主的过程。”[2]要想使道德深入人心,就必须依靠外力即老师的正确引导。各个高校均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塑造健康的人格,一方面是人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人格的塑造。老師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思想政治课老师尤其要注重同学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在课堂上,一方面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注意引导学生紧跟课堂节奏,另一方面,老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方式,由灌输式课堂向互动式课堂转变,在互动式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逐步提升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重要的一环。
(三)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新兴网络媒体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网络的运用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网络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高校中,智能手机因其便于携带性成为学生目前使用最多的交流工具,高校可以借助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微博等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学生无时无刻都接受社会主义的熏陶。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对于网络暴力现象,要严格抵制,对于网络中传播的多元文化,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我们对待文化多样化的态度就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胃液唾液和肠液,把它分解成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3]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使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潮流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并且以其多样的传播方式向大学生渗透,给大学生德育带来了挑战,在新时代下,应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潮,同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后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交流阵地,在平等开放的环境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纲(试行)[J].中国高等教育,1996(2):4.
[2]胡守芬.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319.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4]刘晶.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于茜.全球化传播中“受众同质化现象初探”[J].传媒国际评论,2011(1).
[6]胡翼青,柴菊.发展传播学批判:传播学本土化的再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