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一桂《二泉八公图》研究
2020-07-20马国云
马国云
邹一桂(1686-1772),字原褒,晚号二知,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曾任湖北巡抚、礼部侍郎、内阁学士等。邹氏出于书画世家,师承“常州画派”恽寿平,擅长花鸟山水,他“尝作百花卷,花题一诗,进上,上深赏之,为题百绝句。”[1]邹一桂流传于世的作品以花鸟画为主,如《春华秋实图》《玉堂富贵图》《五君子图》等,此外著有绘画理论著作《小山画谱》。
图1、《二泉八公图》局部
图2、画卷题首
一、《二泉八公图》内容
无锡博物院所藏《二泉八公图》是邹一桂为华西植贺八十寿辰而作,这件生日礼物后被华氏后裔“民国养蜂大王”华绎之带到台湾,并最终由其子于2013 年捐赠给无锡博物院。
《二泉八公图》卷轴为纸本,由题首、画卷、和诗三部分构成,纵40 厘米,横分别为112 厘米,48 厘米,120 厘米。
画卷题首由寅保书写:香山媲美。起首钤“沈阳唐氏”双龙缘白文印,款识:虎侯寅保,款下钤“臣寅保印”白文方印,“号曰芝圃”朱文方印。按:寅保(1722-1780),字虎侯,号芝圃,号桐封,沈阳人,能文善画。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散馆授编修,改内务府郎中,官杭州织造,任景德镇督陶官,为皇家烧制瓷器,著有《秀钟堂诗钞》。[2]《晚晴簃诗汇》收其《盘山漫兴》《渡扬子江》《半截塔》《立春日作》四首诗歌。
邹一桂《二泉八公图》,淡设色,绘老者八人,童子四人。署款:二泉八公图,壬辰春正月中浣,二知邹一桂写。款下钤白文“臣”,朱文“一桂”,可知此画作于乾隆壬辰年(1772)。
画卷录有邹一桂、张泰开、曹之琰、邹捷、施禹言、顾迁、华西植七首和诗,从书风笔迹可以确定,后六人的诗亦是由邹一桂抄录,最后分别钤上各人印章。七首诗及款识、印章如下:
邹一桂:遥瞻苍翠九龙青,同志烹泉花外扃。黄鹂一声千里集,双凫飞舄跃烟汀。诗尾注:余在都门,朝元贺万寿礼毕,退朝后思烟翁八袠,写《二泉八公图》驰上鸣祝,诸同人盍和之。款识:二知邹一桂。印章依次是起首章朱文“赏心笔砚知己琴书”,“邹一桂”白文方印,“小山”朱文方印。
张泰开:乔松百尺郁青青,林下潜修坐石扃。策仗寻盟真率似,春风沂水乐泉汀。款识:乐泉老人张泰开。印章为:起首章朱文椭圆形“乐泉翁”,“张泰开”白文方印。按:张泰开(1689—1774)字履安,江苏无锡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曾任礼部侍郎、左都御史、授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谥文恪。
曹之琰:大阮亭亭眝眼看,竹林何自聚春扃。今朝同志凭修禊,载酒还期秋水汀。款识:西泾弟曹之琰。钤“之琰”朱文方印,“子通”白文方印。按:曹之琰生平暂不可考。
邹捷:湖水拖蓝岭更青,高人放棹杏花扃。何如结社还泉石,醉月飞觞笠泽汀。款识:逸溪弟邹捷。钤“臣捷之印”白文方印,“畮阳”朱文方印。按:邹捷生平暂不可考。
施禹言:紫府添筹策注清,修髯白发养琼扃。蓬莱载熟蟠桃会,有志遥寻海外汀。款识:纫斋弟施禹言。钤“施禹言印”白文方印,“成允”朱文方印。按:施禹言,字成允,号纫斋,贡生,无锡人。
顾迁:金殿鸣珂散紫青,大才神品写泉扃。同人约赋春觞咏,秋暮西湖霞满汀。款识:揽园弟顾迁。钤“揽园”朱文方印,“臣迁印”白文方印。按:顾迁,字揽园,秀才,无锡人。
华西植:烟波娱老柳初青,放棹亭台松竹扃。得避风尘遣世虑,倚梧西雀每鸣汀。款识:晚香子西植和题,无钤印。按:华西植,字燕鹿,号烟麓,晚号晚香子,无锡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曾任铅山、彭泽、湖口、南康等地知县,治有政声。
图3、题跋(局部)
图4、题跋(局部)
二、邹一桂存世的人物画
邹一桂是清朝乾隆时期重要的词臣画家,是“中国画学史上的无锡六大家”[3]之一,但他的《二泉八公图》深藏馆中,少人知晓。事实上,此图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
邹一桂生活于康乾盛世,自幼受家族艺文风气的濡染,作为帝王的近臣,创作了大量的花鸟画。时至今日,学界对他的研究仍保持着相当的兴趣,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其花鸟、山水画的鉴赏研究 ①,另一类是对《小山画谱》的研究②,二者均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关于他的《二泉八公图》则研究阙如。
众知,中国古代人物画历史悠久,比山水、花鸟画出现要早很多,是绘画领域最早成熟的画科。人物画在唐宋之际到达鼎盛阶段,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的画家和作品,但是宋元之后人物画的辉煌不再,明清之际人物画走向衰落,山水画成为最受欢迎的画科。但是,此时依然有一定数量的人物画的经典之作,如“扬州八怪”的一系列的人物画,或者陈洪绶、闵贞的人物画。无锡博物院藏《二泉八公图》第一个意义就是证明邹一桂人物画的存在和技艺。目前所见,邹一桂存世的人物画数量寥寥,朱光耀先生根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统计的《邹一桂存世作品收藏简表》显示:邹一桂存世画作共79 幅,其中还包括16 幅存疑或伪作。79 幅作品中唯一一幅人物画为《五百罗汉图卷》,现存于北京文物商店。[4]另外,乾隆帝的“邹一桂画题诗”也是寻绎邹一桂画作的一个思路,乾隆御制诗集中共有81 例“题邹一桂画诗”,从这些诗的诗题可知所绘皆为山水花鸟,无一例人物画。朱光耀还列出了藏于无锡博物院的邹一桂的《桃花双鸟图轴》《岁朝图轴》《尧年图轴》三幅作品,但单单遗漏了《二泉八公图》这幅人物画。
《二泉八公图》是邹一桂为好友寿诞而作,“二泉”为“天下第二泉”惠山泉,地处无锡惠山山脚,“八公”为诗卷作诗七人,另一人身份不能确定。画面中古松欹斜,墨竹摇曳,仙鹤引颈,麋鹿翘首,八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或手执书卷,或手摇羽扇,或倚桌而坐,或背手站立,抑或席地而坐,姿态各异,相同的是神态安详,精气矍铄;两边四个童仆或捧蟠桃,或执瓶花。整幅画错落有致,浓淡相宜。虽然邹一桂人物画作罕见,但关于人物画,他认为:“譬如画人,耳、目、口、鼻、须、眉一一俱肖,则神气自出,未有形缺而神全者也。”[5]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面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无论是口鼻,还是眼耳,甚至皱纹、胡须都惟妙惟肖,具有鲜明的写真特点。或许意识到此画的珍贵,华绎之虽然历经兵燹,颠沛他乡,但依然精心保存着祖先的生辰礼物,甚至为了便于携带保存而不得不切掉了天地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画的价值。《二泉八公图》充分证明了邹一桂人物写真的不俗功力,而且体现了其暮年之际创作技艺的纯熟。
三、江南文人雅集的生动再现
明清之际,江南经济发达,崇文重教,滨水湖畔、山林泉寺成为了文人骚客饮酒赋诗、宴饮集社的最佳场所。惠山历史久远,唐陆羽记载:“慧山,古华山也……老子《枕中记》所谓吴西神山是也。”[6]惠山泉、石、峰、涧、寺、祠皆具,自战国时春申君饮马山涧,历朝历代流连惠山从不乏人,关于惠山的诗文更是不可胜计。史籍中记载惠山的诗文从南朝时始,刘宋湛茂之致仕后隐居惠山,并作诗歌《历山草堂应教》;到了李唐时,李绅、陆羽、窦群、张继、皇甫冉等均有诗歌;宋朝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则完全树立起了惠山(包括二泉)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此后惠山具备了文化地标的环境和人文的要素,明清二朝的无锡秦氏家族、顾氏家族、安氏家族等常于惠山宴集,乾隆帝南巡途中亦必至惠山,惠山也因而成了“人因地传,地因人扬”的人地互动关系的典范之地。
明清两朝江南文人结社不仅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更是文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影响巨者如复社、几社、南社。就无锡来说,有真率会、碧山吟社、听社、云门诗社、蓉湖吟社等等。在所有的结社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就是“碧山吟社”。明成化年间,秦观后裔秦旭在惠山疏浚泉池、植竹树林,与陆勉、黄禄、陈公懋、施廉等十人,结社吟诗,称为“碧山吟社”。成化后,正德嘉靖朝、顺治朝、康雍乾朝都有承续前人风雅的“续碧山吟社”。顾建文、邹一桂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续结“碧山吟社”,顾建文《续碧山吟社》诗序详细记载了结社经过及参加的耆老:“碧社以前后十老传,林壑已墟,风流未泯。欲举其废者,前有杜云川太史、布衣邵来九诸君子。比二知宗伯林居既久,今八十有六;张有堂宫傅八十,予告归里,今八十有三。二老提倡风流,慨然复古。爰集曹经历子通之琰年八十有五,邹封翁逸溪捷年八十有四,华大令烟麓西植年七十有九,施大令纫斋禹言年七十有八,华中翰蕡囿(希闳)年七十有六,家广文揽园迁年七十有四,邹太守云城年七十有二,予年六十有二,亦预其末。庚寅之秋,会于慧川园,续碧山吟社,绘《十老图》,因系以诗。”[7]此时邹一桂退居乡间,属年长德高之辈,在顾建文的倡议下,十老雅集,吟诗作赋。他入京贺皇太后八十寿辰后想到好友华西植八十寿辰,也就是《二泉八公图》诗卷中邹一桂诗注所言“余在都门,朝元贺万寿礼毕,退朝后思烟翁八袠”之意,于是邹一桂绘《二泉八公图》并录其余六老之诗于图并钤印。
寅保所题“香山媲美”典出白居易,白居易“尝与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谦漠、卢贞燕集,皆高年不事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8]。几位志趣相投的老人寄情山水,悠游觞咏。白氏此举对后世文人结社雅集有深远影响,寅保所题意为邹氏等人于惠山二泉的雅集足可媲美千年前白香山的风流蕴藉。邹一桂《二泉八公图》是当时文人惠山雅集的一个直观生动的例证,具有那些同样记载惠山雅集的诗歌所无法比拟的意义。邹一桂等人的“续碧山吟社诗”是“碧山吟社”这个风雅社团的绝响,从明成化年间延续至乾隆朝的风流最终消歇,再无后来者续接。虽然后来无锡又有“素心吟社”“肆情社”“寒香社”“范镜堂诗社”“虚白社”这五个目前可考的集社,但是无论是人员影响还是作品流传都不能和“碧山吟社”相埒,从这个角度看,《二泉八公图》无疑具有更大的意义。此外,图卷中赋诗之人几乎皆出无锡望族,如顾氏、邹氏、华氏等,望族成员的雅集酬唱对明清之际江南文化的繁荣、江南文脉的承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对邹一桂研究的意义
目前来看,《二泉八公图》中艺文技艺最盛者当属邹一桂,从研究邹一桂的角度看,此图卷具有如下意义:一是邹一桂的和诗在其他诗集、别集中从未收录,邹一桂存世的诗集《小山诗钞》总计收录诗歌约一千首,经笔者检索,并未发现“遥瞻苍翠九龙青”这首诗的踪影,虽然说清诗数量浩如烟海,且此诗的艺术价值平淡(相当多的雅集诗歌艺术价值都不高),但是诗歌背后的社会现象、创作态度值得关注,而且他的诗歌连同其他几位的诗歌以及《梁溪诗钞》中所载顾建元、华希闳等人的十几首诗歌合力呈现出“续碧山吟社诗”诗文创作的概况,这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确定了邹一桂和寅保的交游,邹一桂曾经身居高位,有着丰富的交游网络,在他近千首诗歌中有许多酬唱之作,但却没有和寅保唱和之作,同样检索寅保的诗集《秀钟堂诗钞》也未发现二人交往的痕迹,但是画卷的“香山媲美”题字恰恰印证了他们之间的交游的存在。值得指出的是,寅保的资料本来就稀缺,此幅墨迹更显珍贵。三是确定了邹一桂去世前的一项重要艺文活动。邹一桂年谱显示:“乾隆三十六年(1771)冬十一月十一日,再到京祝厘……乾隆三十七年(1772)春,邹一桂入京祝皇太后八十圣寿返,由水路启程南归,行至山东汶上县,奄然长逝,时年八十七岁。”[9]邹一桂这年的创作活动记载阙如,《二泉八公图》款识“壬辰春正月中浣”则表明了画卷的创作于该年正月,此时距邹一桂离世只有数月时间,加之《小山诗钞》中也无该年诗歌创作的记录,因此可以确定这幅画卷就是邹一桂的绝笔。
注释:
①如朱良津发表于《收藏家》的《清邹一桂的山水册》,朱敏发表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的《清艳之笔竞美艺林——邹一桂的花卉画创作及艺术思想》。
②如董左发表于《中国美术》的《“活”与“脱”——论<小山画谱>的两字诀》,孔六庆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的《中国第一本花卉画专著<小山画谱>解读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