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设计的实践逻辑
2020-07-20李洪刚
方 琼 李洪刚
([1]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云南·昆明 650032;[2]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教学,既保证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又利用网络技术维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和更多的创新实践,丰富了教学实践在互联网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所称“线上教学”特指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因不能到校上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居家教与学的方式。教学设计是最根本、最直接和最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流程、方法步骤作出最佳合理性的计划、安排,其宗旨在于预判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途径,寻找最优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才能,为教学成果的自我评价提供依据。线上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从解决学生“为什么学”入手,利用网络平台将各教学要素进行合理安排、设定,以明确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遵循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逻辑,线上教学设计应实现思维、语言、内容三个转化,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传统教学开拓空间。
1 线上教学设计实践的直接现实性逻辑——思维转化
线上教学设计要体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但又是作为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线上教学本身是一种虚拟实践,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在虚拟空间进行教学活动,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的特点,线上教学实践是“教师”作为人的物质力量,运用物质手段同“学生”这个物质对象发生现实直接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学设计要注重思维转化,把“面对面”的教学转化为“键对键”的教学,突出网络终端操作的直接现实性。
1.1 教学中的现实背景
采取线上教学是此次疫情保证“停课不停学”广泛而普遍的方式,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各类学校纷纷为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撑、资源支撑,线上教学成为疫情实际的反映,是疫情直接现实的实践部分。疫情防控的客观要求,促使教学双方利用电脑终端或手机终端完成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从疫情实际入手,结合学科特点和网上学习特点,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转化思维,开展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广义学习,把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将我国抗击疫情的创造性、举国体制、齐心协力的精神贯穿进去,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1.2 教学主体的网络实践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对网络的运用和熟悉程度不同,线上教学为教学主体提供了直接的实践学习和锻炼。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主动了解学习平台、熟悉网络操作、运用平台功能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如:结合课程特点,适时发起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利用管理功能实现智能化管理等。
教师的教学潜力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经从一种工具变成一种思维、文化、工作和生活状态,网络平台的优势和便捷,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突破线下教学的传统模式,转化思维,培养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和教学,实现师生间的高效互动。(1)缩短沟通距离。“面对面”的教学存在“人在曹营心在汉”的“遥远”距离,“键对键”的教学因为操作的便捷性和教学的公开透明性反而会出现零距离的沟通、互动。(2)去教师中心化。互联网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要准确、全面地分享、展示教学内容,还要利用搜索、交互特点,让学生产生内容。(3)力求简约、极致。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力求简约、极致,内容引导清晰,标题和结构能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
1.3 教学客体的自律实践
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方,对网络的运用和熟悉程度总体优于教师,但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律性要求更高。学生能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跟进教学,能不能实时在线参与上课,决定了教学有没有效果,因此,教学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显性约束,又要体现对学生自律的隐性引导,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开发学生才能的原则,寻求教学的最优途径。(1)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平等、开放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讨论、测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安排时间,记录学习进度,实时跟踪提醒。(2)注重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应用能力。线上教学的知识获取和信息传达具有便捷性,学生的表达愿望和参与愿望比较容易实现,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留出空间,让他们参与学习任务的创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更应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会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判断问题。
2 线上教学设计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逻辑——语言转化
线上教学设计要体现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过程,是由人发动的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特征。教学实践的主客观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关系,线上教学设计既要突出教师的创新性,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中,语言是重要的媒介。教学语言转化历来是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对接,注重语言转化,贴近学生。
2.1 发挥教师的语言能动性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语言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它能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学和情感的吸引力,是教学最具个性化的形式和内容。线上教学的语言转化要善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具有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和语义解释,以及一定的虚拟空间语言规律,如:文字简短、善用表情符号、流行元素多等。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应适当增加网络元素,运用必要的网络语言和符号,缩短师生距离,提高沟通效率。
线上教学的语言有语音和文字两种:(1)使用直播时,语言既要区别于教材语言,又要区别于口头语言;既要有播音的流畅和美感,又要有教学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既要感情充沛富有既视感,又要吐字清晰声声入耳。用声音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不在于音色的优美与否,而在于声音是否能传递教师的情绪,具有穿透屏幕和话筒直达学生内心的张力。这种张力以教师能否悟透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为前提。(2)在用聊天框互动时,文字要简洁、观点要明确、表达要准确,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料的收集。线上教学的文字交流以视觉为主,教师浏览学生留言,尽量做到逐一进行在线的文字回答。在线文字互动具有公开性、永久性、频繁性和二维性的特点,留言互动可后退浏览,便于标记重点,整理学生思路,进行分类、归纳、集中答疑,又能快速、大量留存教学资料。
2.2 创设双向的“课堂感”
线上教学的课堂是虚拟的,习惯于站在三尺讲台、面对一群学生的老师以及没有邻座同学的学生都很容易找不到“课堂感”,容易把线上教学当成单向的“刷流量”,因此,线上教学的大忌是“不在线”,没有互动的录播或自学,老师和学生很可能不在同一个时空,学生很容易流于形式“刷课程”,找不到课堂的感觉,为了“刷屏”“刷进度条”而上课。创设双向的“课堂感”,首先要让师生处于同一个时空,用相互的在线状态证明彼此的存在,适时提问,鼓励学生出镜或语音互动,用点名、抢答等形式把学生拉回课堂。“键对键”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在“云端”靠指尖的敲击、发送来建立联系的,传统的语言、表情、声调变成了文字或符号化的表情,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交互使用,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近年来普遍兴起的教学改革中,真正“以学生为本”实现课堂的“翻转”。
2.3 提高师生关系的认识
《礼记·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线上教学双方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重置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进行再认识。
传统的师生关系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导,学生对教师恭敬从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表面上的“恭敬”其实拉远了师生间的距离,掩盖了学生内心的疑惑。线上教学的空间虚拟性,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在环境、身姿、仪表等方面没有严格的把控,身心更易得到放松,很容易代入师生的日常线上生活习惯,课堂之外的另一面得以展现,对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有积极的意义。教师的线上日常能给学生增加亲切感、真实感和新鲜感,例如语言风格、表情爱好、回复速度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常化、习惯化的网络社交氛围,学生更易与教师产生亦师亦友的交流互动。在网络平台上,网民化的身份带来人们地位的平等性,教学不再是教师说、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和积极参与者,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能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准确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重点、难点,并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深入思考,在可视化的聊天框里留下个人思想的精彩瞬间。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告诉我们,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源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价值和灵魂所在,线上教学有利于建立亦师亦友、平等的师生关系。
表1 线上教学设计
3 线上教学设计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逻辑——内容转化
线上教学设计要体现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近些年来,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多媒体教学普及,网络化运用成为教改趋势,“课程思政”“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此次全国范围的线上教学正是对多年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实施的一次全面检验。在内容转化上,要体现教学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和时代背景、技术条件,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大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保证成功教学的获得。
3.1 鲜活的“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思政”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疫情暴发以来,一场鲜活的“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教育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面前,所有的学科知识传授都应建立在“滴灌生命之魂”的基础上,“停课不停学”是党和国家坚持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部整合了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要因时制宜把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知识传授中去,以“术”“道”合一为核心,落实学科育人、学科育德的核心素养,提升“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培养具有民族之根和爱国之魂的新时代学生,在抗疫的史诗般壮举中,播撒制度优势的种子,夯实“四个自信”的实践根基,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3.2 教育内化首先要内化于教师
俗话说,“经师”易做,“人师”难为。德育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是培育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我们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突出和强调了学生的内化,忽略了教师的内化才是以身作则的基础。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思想性、理论性,需要站在“立德”的高度,通过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来体现。教师能否将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以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行为引导学生、影响学生,向学生播撒知识种子的同时,也播撒做人的良种,这是德育促成学生内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决定了教师能否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1)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性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教师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养成的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理性不仅为其政治性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教师的自我教育提供逻辑起点,教师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只有教育者首先做到“德智融合”,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建立起自己牢不可摧的认知大厦,才能理直气壮、声情并茂地在教学中达到自觉自主的施教状态,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2)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有的放矢,勿需面面俱到、照本宣科,但需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知道学生所需、所惑,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补充营养。客观来讲,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认知规律等的限制,对自己所缺乏的“营养”并不一定完全自知,因此,教学中的灌输必不可少,但纯粹的灌输既不符合学生心智成长的特点,也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学生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爱思考是他们的天性,教育不应该因为学生的“发问”而限制他们的思维,而应遵循教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教学中,凝练和设计具有明确指向的核心问题,适时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自我探索,寻找真知,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3.3 内容设计的20分钟定律
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养成习得行为的心理活动,重在过程性。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起点是注意。课堂学习是一种需要意志力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一般在20~25分钟左右。线上教学由于缺乏面对面的情感牵引,更应尊重学习的心理机制,采取分段学习的方式进行,每段之后有小结、有讨论、有测试,把课程设计精确到分钟。具体为:(1)课前热身仪式。提前15分钟入场,利用网络平台完成打卡、签到,设置集中上课的云端,与学生见面。第一次课还应介绍课程设置情况和线上教学背景,建立起适时的情感联系。(2)三段四结合。线上教学大都是依赖一定的学习平台,有预先准备的网络学习资料,以高校思政课的每大节课3学时120分钟为例,每一学时为一段,每段讲、看、测、论四结合:每段选取一个6、7分钟左右的音视频资料,测验3分钟,讨论10分钟,讲解15-20分钟,交叉进行,形式多样。讨论可以是抢答、看图回答、看图纠错、选人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课堂松弛有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表1所示“笔者线上教学设计的实操案例”)。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线索,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此次线上教学因其全面推广性,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尝试性,因而课前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线上教学设计的实践为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高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内容,在教学对象适应性、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注意力科学性、教学时间精准性、教学效果数据性、教学互动可视性方面加强了实践和认识。同时,网络空间的零距离、趋透明、慧分享、便操作为我们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实践是以一定的教学手段为中介,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中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基本矛盾。师生具有双向的自觉自我行为,教学双方努力寻求主观世界的自我解放、自我突破,当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教与学的任务达到统一时,将揭示教学的本质规律,推动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发展。线上教学设计的实践是教学一般规律的体现,是立足网络技术,顺应客观需要,实现教学双方辩证关系统一的需要,是提高对教育教学改革认识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