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拘禁球囊技术(JBT)和拘禁导丝技术(JWT)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疗效差异
2020-07-20朱华
朱 华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经皮冠脉介入(PCI)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技术,研究发现,其治疗病例中,10%~20%均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尤其分叉病变需要极为精细的操作,且边支保护难度较大,因此,边支丢失风险较高,可能引起患者心肌梗塞,或需要术后靶血管重建治疗。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拘禁导丝技术(JWT)进行边支保护,但效果不够理想。拘禁球囊技术(JBT)是一种全新的边支保护技术,可减少边支血管急性闭塞情况发生。本文将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分别应用两种技术,并对比其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4~72岁,平均(58.83±9.74)岁。对照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6~73岁,平均(58.99±9.8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等药物,术中使用肝素钠,将活化凝血时间维持在250 s~350 s。对照组患者应用JWT技术,在分叉病变主支、边支置入PCI导丝,进行主支球囊预扩张,置入支架,撤出支架球囊,行冠脉造影,若血流良好,则撤出主支边支导丝,结束治疗。若发现边支血管有夹层或闭塞,则使用保护导丝,再次进入边支远端,行补救性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观察组患者应用JBT技术,在分叉病变主支、边支置入导丝,首先使用普通球囊对病变进行预处理,随后在主支送入合适的支架,在边支送入合适的球囊,以小于6 atm的压力,进行边支球囊扩张,随后以6~8 atm的压力,扩张主支支架,退出边支球囊,边支导丝保持原位,确保支架球囊不移位;以12~14 atm的压力,使主支支架球囊膨胀,术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若处理效果良好,则将主支及边支导丝撤出;若存在夹层或边支闭塞,则需要再次进行补救处理。术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处理。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主支及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主支血管残余狭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s)
组别 n 主支血管残余狭窄率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观察组 15 9.96±4.36 21.22±5.56对照组 15 10.43±5.78 32.39±7.07 x² -- -0.279 -4.724 P-- >0.05 <0.05
3 讨 论
在PCI治疗病例中,冠脉分叉病变占比约为10%~20%,在置入主支架的过程中,由于血管脊、主支的斑块会向边支移动,容易造成边支血管狭窄、闭塞或夹层,因此,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边支血管极为重要[1]。JWT技术是传统的单支架策略,通过置入保护导丝,可支撑边支角度,减少主支支架对边支的挤压,预防边支闭塞,且一旦出现边支闭塞或夹层,保护支架可起到路径标志指引作用,从而可采取补救性球囊扩张、置入支架等措施[2]。但由于其物理空间较小,且受斑块、血管脊等阻挡,可能增加补救导丝进入的难度,甚至可能穿破血管斑块,形成假腔,诱发心肌梗死。由此可见,JWT技术尚无法满足边支保护的全部需求。
JBT是一种新型边支保护技术,可通过预留小球囊、低压扩张,达到边支血管保护效果。与JWT技术相比,其物理空间更大,可预防血管脊、斑块移位,减少边支急性闭塞发生。同时,当出现闭塞或夹层时,更容易采取补救措施。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主支血管残余狭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JBT技术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应用JBT技术可降低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与JWT相比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