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文化参与意识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

2020-07-18谢庆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作文教学

谢庆霞

摘要:“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概念出现至今,研究范围、深度和成果都不尽如人意,但考场作文材料的变化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了语言表达密切联系社会生活、重在挖掘文化深意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融入“当代文化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可以尝试利用作文教学作为一个切入点,把作文教学和任务群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任务群丰富写作内容,进行思维训练,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对师生开展教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和任务。

关键词:作文教学 当代文化参与 文化自信

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只要对语文作文教学有所關注,就能很轻而易举地发现近几年考场作文命题趋势的变化。作文选材立意从抽象的哲学高度逐步向具体的社会生活层面过渡,写作主旨从重情感的体会向重文化的感受方向发展,表达从重冷静地分析向重客观地描述改变。简而言之,考场作文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更注重写作者的自我参与,不再要求学生写出“高大上”的见解和认识,更期待学生表现出合乎时代需求的责任和意识。很显然,这与“立德树人”育人总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作文写作内容和形式的改变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落实。同时,《课程标准》中还对学生明确提出要求,要去关注、参与当代文化,通过语言文字提升文化自信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反映时代的要求,要呈现出新时代发展的新成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具有符合时代需求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而在语文各个专题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最快进入这一角色的无疑是作文教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融入当代文化参与意识已经成为客观事实。

2017年到2019年,多地各类考试中出现了同一道作文题,材料是关于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引发的各种讨论。至于如何去写这篇作文,对护理院设立“奖孝金”这一做法是否认同,可以说见仁见智,我们在此不做评论。单从这个作文题目本身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很多作文材料的共性问题:首先作文材料不再是刻意虚构,更多内容来源于我们生活当中,及时关注生活已经成为中学生必须注重的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需求了;其次,材料中提出的核心主旨“孝”是中华传统道德要义,“孝”为人之本,这一思想精髓由古及今都被视为传统道德标准,新时代的青年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财富也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此外,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同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的看法,也正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生活现象的思辨意识,如何全面思考、客观分析、慎重选择、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既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展现了他们的语言综合素养。由此可见,作文材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一、当代文化生活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而数量庞大的素材

以上作文题绝非个例,类似的作文题自2017年以来在各地各级各类考试中频繁出现,而且材料内容在典型性和时效性上尤为突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为作文写作提供了广阔素材。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对“当代文化”的内涵有更加明确的界定。这里的“当代”其实从时间维度和哲学维度的结合中理解,更强调“当下”意味,或者可以更加通俗地理解为“近一年”“近一阶段”。总之,这个时间能够让所有人有印象、有记忆、有态度。“文化”的概念还要抽象得多,一般认为,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优秀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当代文化。文化的范围很广,共同的特点是“优秀的”,能够对人的精神起到引领作用的。由此看来,“文化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它必须是基于社会实践的经验世界,不是预定的形而上的知识概念,更注重发现、理解、分析、评价、传播的过程。所以,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对于“当代文化”的参与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层次:关注,聚焦当代文化;参与,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亲历者;表达,通过语言文字对文化生活现象进行观照。这恰恰也就构成了我们写作过程中的几个要点: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客观剖析现象,揭示问题本质,融入自我体验,严谨表达阐释。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当代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几乎是没有边界的,但作为课程材料、写作材料,它必须是经过挑选、有明确框架和边界、有目标指引和任务指向性的,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即便如此,符合条件的材料也是在不断生成中的,数量是惊人的,而能够引起大众反思、展现写作能力的材料是源源不断的。

二、自觉提炼当代文化为学生思维训练提供最好的机会

无论是写作还是“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都要求学生要学会对当代文化进行审视,这些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往往是最能影响学生成长的。对于扑面而来、数量庞大的文化信息,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自觉提炼,而现实是来自物质层面的干扰会阻挠学生对文化本质的判断,一些肤浅的、快餐式的、碎片式的文化现象也充斥其中。提炼就是一种在众多现象中萃取实质的实践能力,这个过程必须运用归纳、分类、对比、选择等多种思维方式。审视生活现象的过程无疑是学生思维快速运转的过程,逻辑顺序运用到写作中,就有利于形成严密的逻辑顺序,在写作结构的安排上,也便于作者理清思路,有效安排写作内容。而在当下作文材料审题立意不再以正确与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如何能从所选择的生活或文化现象中进行深刻反思,深入探讨,精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就成为立意“高下之分”的关键所在了。一篇作文如果能在立意上深刻明确、结构上思路清晰,应该说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了。

三、文化参与对教师和学生日常思想和行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让学生意识到“当代文化参与”的重要性并不难,考试内容的转变就已足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可是如何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关注文化现象、解读文化意义,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教学现状来看,2017年的课程标准大纲就已经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可目前绝大多数老师愿意参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少有人启动“当代文化参与”的探究,所以对这一任务群教学实践经验和成果严重不足;从教师层面看,当代文化的范围太广,把握有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难以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语文教学中当代文化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就题讲题,碎片化教学大行其道,系统性教学尚未形成,作文教学中自然也难以有相关内容;从学生层面来看,长期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对知识特别是记忆性知识层面的掌握比较适应,实践性教学、发现性学习能力不足,主动获取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个体差异、地域差异都非常明显。在评价标准和实际教学矛盾冲突过程中,想要完全转变学习和教学思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师和学生首先应该转变思想,尝试从作文专题教学中开始,设计活动环节,慢慢将语文教学和任务群学习逐步结合,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文化自信”是一个内涵深、外延大的概念,通过语文教学育人功能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必须正视全面改变的难度,不妨选择作文教学为一个切入点,把“当代文化参与”意识融入其中,开展一些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可能对语文教学改革而言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方波.守正出新,增强自信[J].文教资料,2019(26):67-68.

[2]徐广平.“当代文化参与”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2019(4):35-36.

[3]褚树荣.保持在场:“当代文化参与”[J].语文学习,2018(4):25-29.

[4]蔡可.拓展语文学习领域 丰富语文学习方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9):4-6.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作文教学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