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7-18许琪
许琪
摘 要促进学生持续、全面、长远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规律、思维特点有全面的了解,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065-01
思维能力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这既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同时又是小学数学的一项教学任务。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却更加倾向于形象思维,所以在一些数学概念、定义的理解上存在困难。老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来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多媒体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是,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氛围,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最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能够同时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吨的认识》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理解“吨”这一重量单位,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曹冲称象》的故事,大象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大象体积庞大,体重很重,无论是克还是千克都不太适合用来表示大象的重量。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只知道大象很重,但并不太理解到底有多重,到底重到哪种程度。但是,通过“曹冲称象”的视频,学生对“吨”这个单位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这就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通过“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与多媒体技术一样,数形结合同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实现了代数知识(函数、不等式)和几何知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数轴)的相互结合,更利于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与“角”有关的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带角的物品,比如五角星、剪刀等,让学生用量角器、三角尺去测量角,通过这种方式,对“角”的概念进行最形象的认知。还可以引入小游戏,游戏道具是两根细木条(一端带孔)与一枚钉子,用钉子把两根木条钉在一起,根据老师的指令旋转成钝角、锐角、直角等各个角度。
三、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习源自思考,而思考则源自疑惑。问题是开启智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钥匙。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设计一个具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产生很好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和热情,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新一轮的学习,真正以课堂小主人的身份探索新知。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活跃程度是最强烈的,最能够彰显学生的个人能力,释放潜力,为数学思维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老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思维特点等因素,设计趣味性、开放性,同時又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且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太简单的问题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太难的问题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年、月、日”知识点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问学生“你今年几岁?过了几个生日了?”这种常识性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几岁”和“几个生日”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提出问题:一位60岁的爷爷,为什么这是他过的第15个生日?有关“生日”的问题,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相互冲突,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答案的热情。
四、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活生产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数学知识只有重新回归到生活中,为生活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价值。所以,老师应有意无意的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得并内化数学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定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剪裁好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卡片,课堂上,鼓励学生用现有的数学知识来求得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有的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各角的角度后再相加,得出180°的答案;也有学生剪下三角形的内角重新拼凑,再用量角器测量其角度是180°。在激烈的课堂讨论和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更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绝非朝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作为支撑。身为老师,应尽可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通过游戏、多媒体、问题的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逐步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飞.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数学交流策略的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8):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