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摘要

2020-07-18

新长征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法典法治政治

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法治为了人民,必须落脚到对人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党始终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要地位,着力构建完备的人权保障法治体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更加充分的权利和自由,推动权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同时,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活力得以充分释放,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制度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为了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从根本上保证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实现立法为民;坚持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做到行政为民;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公正司法,落实司法为民。正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维护人民权益的要求,整合制度关系、优化制度功能、强化制度效能,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权保障功能才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焕发出勃勃生机。

——摘自汪习根《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领党的建设的其他方面,这充分印证了增强政治认同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意识形态建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性质、道路和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用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和共同理想来增进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吸引千千万万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事业当中,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摘自杨志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民法典编纂历时五年有余,终于在全面小康决胜之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问世了。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中的全面贯彻落实从规范体系上发挥了统帅作用。从人格权独立成编的民法典编排体例的创新,到居住权等权利的创设;从民法典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的构建,到内在价值体系引领下逻辑严密的外在规范体系的成就,都在更高程度上体现和表达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立法目的的民法典面世,对建设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自马新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推进网络文化惠民,要用类型多样、方便实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服务群众,提振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状态,优化网络生态。在文化类别上,服务内容既涵盖传统电子政务服务,也包括法律、教育、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要通过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积极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大课堂、网上剧场、网上展览、节目直播等公共网络文化栏目,为乡村居民群众提供文化演出、书画展览、主题教育、健康讲座等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在内容层次上,既要丰富多样,又要雅俗共赏。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是追求曲高和寡、孤芳自賞,而是保持泥土芬芳,既要含有高雅的元素,也要挖掘传统的、地方特色、“乡土本色”的文化因子。在提供主体上,政府应当调整传播策略,多用短视频、动漫作品等贴近群众的新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并把网民的点赞、评论、转发、关注等作为研究如何优化文化惠民举措的重要测量指标。同时,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和普通网民也是内容建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式。因此,提高内容建设质量,必须在开放、合作、沟通、互动的基础上,通过多主体的共同努力有序推进。

——摘自谢志强、黄磊《以网络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用好城镇化这个重要抓手,更好发挥城镇化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对此,一方面,需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好释放改革红利,着力建设并完善城镇化制度体系。要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城市生活和发展的成本,解决部分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提供切实保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着力增强城市全方位的吸引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动,加快城市更新和改造;增强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防治“城市病”,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推进绿色城镇化;提升城市人文发展水平,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打造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城市人文空间。

——摘自刘悦《新型城镇化是挖掘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的重要支点》

猜你喜欢

民法典法治政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办公室政治
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
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聚焦民法典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